以貌取人[詞語]

以貌取人[詞語]

以貌取人,拼為yǐ mào qǔ rén,指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出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以貌取人(yǐmàoqǔrén)
以貌取人漫畫以貌取人漫畫

解釋:以:根據;貌:外貌,容貌;取:衡量。根據外貌來判別人的品質和才能。
英文解釋:judgingabookbyitscover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用於人。
例句:用人要以人品、能力為取捨依據;不應~。
辨形:取;不能寫作“娶”;貌;不能寫作“藐”。
示例:郭沫若《海濤集·塗家埠四》:“但也只怪我們~,在事前沒有經過一道甄別。”
近義詞:以名取士
反義詞:量才錄用
歇後語:劉備輕看龐統
燈謎:皇帝選美女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成語典故

孔子
孔子孔子
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真是‘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啊!”〖abookbyitscoverjudgepeoplebynaeuralappearance〗

示例

“我想要鞏俐的鼻子,林青霞的下巴”,“我想要劉德華的鼻子,古天樂的下頜”。為十月份開始的求職之路做準備,準大四大學生的醫學整容火了!
就在這個夏天,哈爾濱大三學生為找工作“突擊整容”蔚然成風,許多男生更是成了主力軍,按他們的話說,“單位用人,一個人的內在氣質和學識很重要,但外在形象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之相對,今年年初人事部發布新的公務員體檢標準,4月份以來,山東、江蘇各地紛紛取消公務員考試中的關於身高、容貌的具體規定,變得更加公正,更人性化。
一方面是政府機關努力破除以貌取人的壁壘,另一方面,很多企業依然在“相面”中尋找人才,在品質和才能決定前途的年代裡,相貌的重要性卻一再凸顯出來,頗為值得深思。中國人的以貌取人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歷經千年演變成為一種大眾的行為心理?
古代選官中“以貌取人”最初主要指對容止威儀的重視,也包括對相貌嬌好的偏愛
在常人眼裡,“以貌取人”就是將人的容貌言行等外在的標準作為對人進行評判和選取的標準。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以貌取人已經開始與選官制度相聯繫。
閻步克,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對此問題有著深入的研究,他發現,選官中“以貌取人”最初來源於儒者和先秦貴族對容止和威儀的重視,儒家的禮儀中有專門的“容禮”,儒家經書中還有很多關於君子應該具備的“威儀”的規定;而在先秦“威儀”也被認為是“君子”這個階層的固有屬性和高貴教養。
雖然在戰國選官時,已經存在著“另一種對面貌嬌好的偏愛”,但他指出這種“以貌取人”與貴族和教養沒有必然聯繫,而是來源於人們“愛美”的社會心理。如果這種情況普遍化,就說明君主擁有了絕對的權力,可以完全將個人好惡體現在官員的選拔上,貴族和教養都被拋棄了。
“以貌取人”在不同時期“貌”有不同的標準,並沒有明顯的階層和身份色彩
到了漢代,人們崇尚的是陽剛之美,欣賞的是“體貌豐偉”和“儀容端正”,在選官時,對身體和容貌提出了一些要求,一般是要求身體健康能夠勝任工作,對一些特定的官職有比較詳細的要求,如對謁者(漢代的一種禮儀性的官職)就要求相貌端正,聲音洪亮等。
閻步克指出,漢人是很重視容貌的,出眾的容貌拓展了仕途的例子很多,如西漢的江充就是憑藉相貌出眾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進而得到了重用。而揚雄雖有才氣但因相貌平平,而被當時的人小瞧。
魏晉至南朝時,風氣為之一變,名士欣賞的則是陰柔之美。名士只有長得像個美貌的女子才會被人稱讚,甚至有人認為病態美才是最美的。這一時代的容貌欣賞具有很多的階層和身份特點。
唐代選用官吏提出了以“身、言、書、判”為標準,對身高等等有了比較具體的標準和要求。但“以貌取人”在唐代選官中並不占有太大的比重。
閻步克教授認為,科舉制度的普及,以文取人淡化了對容貌的要求,很多相貌醜陋的人做了高官,有的甚至做了宰相。到宋代,武官一般要求身材魁梧的人擔任(直到明清也是如此)但文職主要看才學,外貌身體條件相對寬鬆,殘疾人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甚至有個右腿瘸、左眼盲的人當了狀元。
從先秦到宋,出於人之常情,長得好看的人在選官時比醜的更受歡迎,這也是官場的一種“潛規則”。但最主要的還是看能力、才學和品行,容貌並不占重要地位。
明清選官中的“以貌取人”被強化,體現了專制制度強化下“主子心理”的加強。
閻步克教授指出,到了明清,容貌在選官時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在官員的考核中,容貌的評價竟占到了六分之一;科舉殿試時還經常以容貌定狀元,有的人甚至因為名字好而當上了狀元。太祖朱元璋自己長得叫人不敢恭維,但對狀元和官員的容貌卻挑三揀四,十分可笑。很多有才華的人因為相貌醜陋而落選。
在明清社會,如果說以前皇帝和選官部門“以貌取人”更多的是一種“愛美”的社會習尚的話,這時,皇帝和選官部門的“主子心理”得到更明顯的體現。對此,閻步克教授分析說:“皇帝和有司有時候會以貌取人,這首先是因為他們未能免俗,屈從於以貌取人的社會習尚了;同時,這習尚升級為一種‘主子心理’:奴才的容貌得讓主子悅目。這時專制者對臣民的予取予奪能力之大,已經到了這個程度:是以要求官員的身材和臉蛋也得讓皇帝養眼開心了。”就像明朝皇帝,挑學生,挑狀元,挑官員時經常以容貌作為標準。
清代選官中有一種“大挑”之法,就是在三科以上會試不中的舉人中挑選一等的3人作知縣,二等的9人作教職,這種選舉6年舉行一次,其標準就是“身”和“言”,大挑時的驗看實際就是以貌取人的。閻步克教授指出,這種以貌取人,具有一層遊戲規則的意義
“社會流動趨於活躍,無數士人奔競鑽營於仕途上,競相推銷自己,這時候就成買方市場了。朝廷是買主,士人的奔競顯示了對官本位的高度認同,這局面本身就是帝國統治的社會文化基礎,所以不能讓士人閒著;但國家的官缺很緊俏,因此又得建立一種遊戲規則,以淘汰一批人,保留一批人,總得想辦法把大多數的人卡下來刷掉。大挑的面試方法就有這個遊戲規則的意義。”
閻步克教授進而指出,士人們面對著考試,在容貌上任由滿清王朝挑來挑去,“就是這個階層進一步喪失自主性,獨立精神和文化尊嚴的表現,進而是皇權強化,官僚政治強化的表現。”他認為,“歷史後期以貌取人的情況,包含著‘主子心理’和‘遊戲規則’的雙重作用。”
傳統的心理慣性依然頑固地存在,內心的警覺和批判不應僅是一時一事
在如今的社會環境裡,雖然政府努力貫徹人員選用時的公平公正原則,企業也以找到才學識兼備的人才為首要目標,可是在千年的文化傳統的薰染之下,加之目前人才供求方面的買方市場,很多人依然有意無意地在“主子心理”“遊戲原則”指導之下,選用人才。這是亟須警惕的。
當我們看到大量青年為工作而整容,當我們聽到依然有很多人因為相貌被排擠在成功的大門之外,我們應該意識到,對不良傳統的分析和批判絕不應該是一天兩天的事。

禮儀知識

什麼決定第一印象
即使在遠古年代,外界已經對我們的祖先提出了要求:迅速判斷面對的是朋友還是敵人。古人能否生存下來,取決於他們對第一印象的準確判斷能力。
媒體策劃專家有一句名言:要給人好印象,你只需要7秒鐘。通過大量的分析,研究者們得以成功描繪出影響第一印象形成的因素。
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內容與外表有關。不僅是一張漂亮的臉蛋就夠了,還包括體態氣質、神情和衣著的細微差異。
第一印象有大約40%的內容與聲音有關。音調、語氣、語速、節奏都將影響第一印象的形成。
第一印象中只有少於10%的內容與言語舉止有關。
試驗顯示,見到一個陌生人時,你頭髮的樣式比面部特徵更能吸引對方的注意。長發暗示著健康和性感,短髮看起來自信而成功,自然、中長、沒有特定款式的髮型,則讓人感覺智慧和真實。此外,握手也能傳遞重要信息。研究發現,那些握手時目光和你直接接觸、手掌乾燥、堅定有力、自然擺動而不是無力、潮濕、試探性的人,不僅能讓你對他感覺良好,還將取得你的信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