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鎮

仙台鎮

仙台鎮原為墳台鄉,位於縣域中部偏東,鎮人民政府駐仙台街西南拐,距縣城15公里。東與舞陽縣搭界,總面積84平方公里,耕地6839公頃。轄50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居民以漢族為主,另有滿、回、苗、布依、土家等7個少數民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東北拐、西南拐、北龐莊等村。

基本信息

仙台鎮原為墳台鄉,1986年10月撤鄉稱鎮,1994年更名為仙台鎮,位於縣域中部偏東,鎮人民政府駐仙台街西南拐,距縣城15公里。東與舞陽縣搭界,總面積84平方公里,耕地6839公頃。轄51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278個村民組,15727戶,59092人。居民以漢族為主,另有滿、回、苗、布依、土家7個少數民族居民共380人,主要分布在東北拐西南拐北龐莊等村。

區位交通

該鎮屬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海拔在90米左右,境內土地肥沃,土質除東北掊少部分黑土外,其餘均為黃壤土。澧河自龍泉鄉流入,沿南部邊界東流3公里入舞陽縣境。馬河、起墓河屬季節性河流,夏秋季水大,冬季水小或乾涸。馬河自王老君村南入境,東流於小馮莊出境,境內長15公里。起墓河發源於鎮境馬莊村,向東北流入廉村鄉,境內長約6公里。

平(頂山)舞(鋼市)鐵路在鎮西設有仙台站。省道葉(縣)舞(陽)公路斜穿鎮境,長11公里。縣道洪辛線縱貫鎮境南北,後(崔)瓦(店)線,鄉道董(莊)鹽(店)路橫穿鎮境北部和中部,有32條“村村通”公路,形成三縱六橫公路網。村村通程控電話,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鎮。

仙台鎮地處葉(縣)舞(陽)鹽田中心地帶,地下鹽礦資源儲量大,埋藏淺,具有較高開採價值。人文景觀有仙台街東北拐的王喬墓,是東漢明帝年間有飛鳧神術的葉縣令王喬之天葬墓冢。明代建築葉令祠,祠西北有雙鳧橋、望仙橋遺址,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農業

1986年以種植業、家庭養殖業和鄉村辦小型企業為主要產業。農業總值1865萬元(不變價),鄉鎮企業總產值1065.31萬元,鎮財政收入29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60元,1987年以後,隨著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鎮域經濟形成種植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第三產業四大支柱產業,2007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34525萬元,鎮財政收入11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977元。

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菸葉油菜籽芝麻紅薯大豆等。全鎮實施黃淮海開發項目,新打機井780眼,可灌溉面積3700公頃,沿澧河建有提灌站兩座,可灌溉30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的70%以上。2007年糧食總產量達4.2萬噸,單產580公斤。菸葉總產95萬公斤,產值1300萬元。

畜牧養殖業建成大孫莊、賈莊。王吉莊、吳哲莊、北龐莊等6個1-2公頃的養殖示範園,規模養殖戶1080戶,其中100隻以上規模的養殖戶360戶,10頭牛以上的專業戶130戶,50頭以上的養殖戶40戶。2002年全鎮牛存欄26704頭,出欄12762頭,生豬存欄53517頭,出欄63626頭,存欄53071隻,出欄66734隻,家禽存欄519686隻,出欄389391隻,年產值3800萬元。建成食用菌生產專業村2個(刁莊坡魏),香菇、黑木耳栽培310萬袋。擁有小四輪拖拉機1300台,農用車350輛,三輪車290輛,大中型聯合收割機24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270台,農業耕作基本實現機械化。農業總產值達到22960萬元。

鎮有農業科技推廣站,建有科技示範園區,51個行政村都建科技夜校,普及推廣科學種養技術。鎮重點推廣良種,平衡施肥,蔬菜保護地栽培和食用菌栽培等農業實用技術。主要糧食作物良種普明率98%。西寨村廣彬科技園引進美玉一號紅薯,畝產2200公斤,畝產值1900,附近村莊推廣千畝,畝產鮮薯1300公斤,比其它品種畝增效益760元。耙張村建大小日光溫室拱棚50個,種植西紅柿黃瓜尖椒等反季節蔬菜,畝產值9600元。刁莊、坡魏年栽培香菇480萬袋,年產香菇15萬公斤,黑木耳90萬公斤,產值180萬元,人均增收1300元。

基礎設施

1986年有鄉辦企業8家,村辦13家,從業人員437人,產值1066萬元。鎮辦企業制線廠、貝德公司、冷庫、麵粉廠、機械廠共5家,村辦企業有造紙、養殖、木材加工等12家,年產值89000萬元,年純收入1890萬元。由於管理、資金和市等原因,除少數企業實行承包經營外,多數停產倒閉。個體私營企業有較快發展,至2007年,全鎮在木材加工、水泥預製、麵粉加工等行業。僅東北拐村就有民營麵粉廠5家,日產麵粉20噸,產品銷往漯河、鄭州、許昌等地,金福龍食品廠、仙康調味品廠、平頂山市戀家食品有限公司相繼落戶我鎮。

商貿、餐飲服務和勞務輸出發展較快。1990年在葉舞路沿線建大小餐館36家。仙台街有個體門店313家,從業人員980人。外出務工人員高達1.2萬人,多數前往廣東、淅江及鄭州等大中城市務工,每人每年的淨收入3000-5000元不等。全鎮年人均可增收800元左右。

1986年全鎮有學校44所,其中高中1所,國中9所,國小34所,教師554名,其中公辦117人,民辦269人,村辦168人。從1994年開始,加大對教育的投資,當年投資72萬元興建二中教學樓,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標準教室12個。1994年高中撤銷,1995年9所國中合併為3所,1997年投資8萬元,購辦學設備26件。1998年鎮政府籌資130萬元,興建一中教學樓,建築面積1870平方立米,標準教室24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經省、市、縣三級驗收。2003年,將3所國中合併為2所,34所國小合併為21所。止年底,全鎮有中學2所,國小21所,在校生5639名,教師362外,學前班37個,學童670名,幼教45名。

社會事業

仙台鎮有文化大院17個,圖書攤點5個,文化用品店3家。繪畫專業村馬莊村90%的村民從事繪製年畫對聯,人均年增收300元。村民任中華繪製的年畫作品遠銷漯河、許昌等地市。全鎮有業餘劇團3個,民間藝術表演隊6支,其中董寨村表演的霸王鞭是傳統項目,曾代表市縣參加河南省傳統民間藝術調演,獲一等獎。有線電視走進農家,仙台街、王老君等村看上有線電視。

1986年仙台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35張,醫務人員19人,村級衛生室47個,個體診所4個,醫衛人員共84個。2002年鎮中心衛生院有科室12個,床位36個,醫務人員42名,其中主治師7名,醫師4名,醫護藥濟士14人,中專以上學歷的占80%,擁用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多功能超聲治療儀,自動血尿液分析儀等醫療設備和救護車,開通了120急救電話,固定資產180萬元。全鎮有村級和個體衛生診所78個,醫衛人員86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