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

今古文

今古文定義:今文,皇漢大興之時,漢文帝廣開獻書之路,鴻儒耆老所口授者,以皇漢通行之隸書寫就,與周秦古文有別,故曰今文;古文周代所遺古本(武帝,景帝第五子魯恭王壞孔壁,得《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孝經》),以籀書寫就,故曰古文。

基本信息

概述

今古文今古文
錢賓四先生〈國學概論〉云:“推言其本,則五經皆古文,由轉寫而為今文,其未經轉寫者,仍為古文。其時博士經生之爭今古文,其實則爭利祿,爭立學官與博士弟子,非真學術之爭也。按斯言甚是。”。國學大師潘承祥先生,以中國桐城賦派的創立,從辭賦文化的角度,寫了《今古文賦》。

今古文經師

今文經師:
》田何、施讎;孟喜、京房;梁丘賀。
《書》伏生(伏勝)、歐陽生;夏侯勝、夏侯建。
》魯申公、齊轅固、燕韓嬰。
《禮》(儀禮)高堂生、后蒼; 戴德(大)、戴聖(小)。
春秋》公羊、胡母生、董仲舒、嚴彭祖、顏安樂;穀梁、瑕秋江公、蔡千秋。
古文經師:
《易》費直
》孔安國
《詩》毛亨—毛
《周禮》古文;《禮記》,按內容,今古文兼有;按學派,則屬古文。
左傳》重記事
《爾雅》古文---如杜林,鄭典,賈逵,馬融,皆古文家。

今古文異同

今古文,由劉歆而起,經漢,大爭有四。鄭司農注,今古文日漸弭痟。
今文學古文學
遵奉孔子遵奉周公
遵奉孔聖為素王 遵奉孔聖為至聖先師
視孔子為哲學,政治,教育家 視孔子為歷史學家
以孔子為托古改制 以孔子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作六經六經皆史
經學派為史學派
經之傳授多可考 經之傳授多不可考
西漢立於官學 西漢多行於民間
盛行於西漢盛行於東漢
斥古文經為劉歆偽造 斥今文經為贏秦火焚之餘
存〈儀禮〉〈公羊傳〉 毛詩/周禮/左傳/穀梁傳/小戴禮記/韓詩外傳
斥諱書,以孔聖微言大義間有存焉 斥諱書為誣妄
於古制,以〈孟子〉,〈禮記〉為宗 於古制,以〈周禮〉為主
述作以闡釋微言大義為要 述作以訓詁名物為氐
主張通經以致用 主張為治學而治學
態度較為主觀 態度較為客觀
方法多演繹法 方法多歸納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