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總體實施方案

(一)以市政府總體應急預案為核心,做好預案的宣傳和解讀工作。 (二)以應急知識普及為重點,提高公眾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能力。 (由市政府應急辦會同市委宣傳部、市政府信息中心、市廣電局等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05]90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貴州省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黔府辦發[2007]13號)精神,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和危機處置科普宣傳教育工作,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的十七大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加強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的組織領導,深入開展應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動,增強公眾的公共安全及自我防護意識,提高社區、農村、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推動和諧仁懷建設。
二、主要內容
(一)以市政府總體應急預案為核心,做好預案的宣傳和解讀工作。一是深入分析我市公共安全形勢,宣傳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政府履行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職能及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措施。二是宣傳各地各部門圍繞預案編制,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體制和法制(以下簡稱“一案三制”)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三是宣傳各地、各部門落實總體預案,加強應急工作培訓和預案演練的做法和經驗。
(二)以應急知識普及為重點,提高公眾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能力。一是加強災前教育,了解突發公共事件的種類、特點和危害,掌握預防、避險的基本技能;二是加強災中教育,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護措施,增強公眾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三是加強災後教育,穩定民眾思想情緒,增強民眾自覺抗災減災,恢復重建,生產自救的信心和能力。
(三)以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增強公眾的公共安全和法制意識。通過總結分析案例中使用的處置手段和應對措施,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和法制意識,進一步提高公眾應對及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預案解讀宣傳
宣傳報導全市總體應急預案。仁懷市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中國酒都信息網、中國酒都報要刊登總體預案簡本和解讀文章;仁懷電視台要採用多種形式報導市總體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播發各級政府帶領廣大幹部民眾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先進事跡和典型事例。由電視台和市政府網站全文播發可對外公開的市專項應急預案簡本及其解讀文章、背景材料。(稿件由專項預案牽頭起草部門負責提供,由市政府應急辦會同市委宣傳部、市政府信息中心和專項預案牽頭部門組織實施)。
(二)科普宣傳活動
1、開闢應急管理科普知識專欄。在市級新聞媒體,包括廣播、電視、報刊、市政府網站上開闢專欄、專版、專題、專刊介紹應急知識。(由市政府應急辦會同市委宣傳部、市政府信息中心、市廣電局等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
2、廣泛開展應急知識講座、知識競賽、科普展覽等活動,加大應急管理工作研討交流和宣傳教育的力度。(由市政府應急辦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3、結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傳活動,宣傳普及有關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由市應急辦會同市政府法制辦、司法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組織實施)
4、開展公共安全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四進”活動。編印發放公共安全手冊,製作張貼宣傳海報、公益廣告。在社區、學校、高危企業、建築群體和車站、商場、賓館等場所設定應急標識,讓公眾增強安全防護意識。把應急管理進農村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急辦會同安監、建設、環保、交通、民政、農業、旅遊、教育、衛生、消防等部門和單位負責組織實施)
(三)開展公共安全宣傳活動
通過公共安全宣傳和每年的“全國科普活動周”、“全國安全生產月”、“國際減災日”、“全國消防日”、“全國法制教育宣傳日”、“世界紅十字日”、“4·22世界地球日”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共安全主題宣傳活動,使社區、鄉村基層民眾和企事業單位職工了解公共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掌握預防避險和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識。(由市應急辦會同市民政局、安全監管局、衛生局、公安局、司法局、水利局、氣象局、國土資源局和機關民眾團體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
(四)典型案例宣傳
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級各部門推進“一案三制”(即編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機制、體制和法制)工作,對成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以及在應急處置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宣傳報導。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應急管理典型案例分析報送工作。市應急辦負責典型安全例彙編制工作。(由市應急辦牽頭,市應急管理各部門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提供稿件,在專項預案宣傳解讀期間具體安排)
(五)教育培訓
1、公共安全知識普及教育。在大、中、國小及幼稚園安排公共安全知識課程,編制相關教育宣傳教材,並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在各級各類學校普及公共安全知識。(由市教育局負責組織實施)
2、加強骨幹人員培訓。要制訂教育培訓計畫,不定期舉辦專題研討班或短訓班對分管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幹部、從事應急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同時,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對各級各相關部門領導幹部、公務員的培訓內容,普遍增強其駕馭複雜局面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意識和能力(由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組織實施)。
3、職業培訓。對高危行業和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培訓,並在職業技能鑑定中增加相關內容。(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安監局、市消防支隊等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
四、工作要求
各級、各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根據本市實施意見的要求制訂分階段的應急科普宣教工作計畫,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從今年開始,利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在全社會樹立公共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普及基本的應急科普知識,使廣大公眾學會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技能,將災難造成的危險和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一)明確職責。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切實制訂以公共安全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為重點的應急科普宣教實施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市級有關部門根據統一安排成立本部門負責人牽頭的宣教工作小組,細化方案,分步實施並主動配合新聞單位和相關部門搞好應急科普宣教工作。各新聞單位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宣傳主力軍作用,主動開展應急科普宣傳。
(二)注重實效。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多種媒體多層次、多角度、有針對性進行宣傳報導,做到寓教於樂,將科普宣教工作的網路和觸角延伸進社區、農村、企業、學校和家庭,及時、動態地進行科普宣教,擴大宣傳效果。結合應急演練,重點宣傳政府堅持以人為本、依法行政的理念以及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舉措。組織動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志願者等社會力量,發揮其在科普、宣傳、教育、培訓等方面的作用。
(三)督促檢查。市政府應急辦要會同市政府督查室、市委宣傳部加強對全市科普宣教工作實施情況的協調和調度,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市級相關部門科普宣教工作進行督查。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市級相關部門於每年12月15日前向市政府寫出年度科普宣教工作情況報告報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