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縣人民政府

仁壽縣人民政府

仁壽縣地處四川盆地中南部,幅員2606平方公里,轄60個鄉鎮、570個村,總人口162萬人,是四川第一、全國第三人口大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瘦肉型生豬基地縣、全國優質果品基地縣、全國勞務輸出基地縣、中國枇杷之鄉、中國青見之鄉;是全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是成渝經濟區核心縣、天府新區重點縣,視高鎮全境納入天府新區核心區,全縣屬天府新區協調區、輻射區和影響區。“融入成都、全域發展,三化聯動、富民強縣”。仁壽正強力實施全域天府新區戰略,做到“六個堅持”,抓好“六個結合”,推進“六大工程”,建設“六個仁壽”,加快早日崛起。

基本信息

領導班子

秦 彪: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縣審計和武裝工作。

商志忠: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負責縣政府常務工作。負責全縣財稅、國土資源、安全生產、救災應急、目標管理、行政效能、保密、信訪、拆遷工作。分管縣政府辦公室、縣政府應急辦、縣政府機關黨委、縣監察局、縣政府信訪局、縣財政局、縣國資局、縣財政評審中心、縣安監局(縣煤監局)、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縣國土資源局、縣地稅局、縣國稅局、縣拆遷辦。協助縣長分管縣審計局。聯繫縣人大、縣政協、黑龍灘風景區管委會。

明 宇: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負責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防汛工作和分管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分管縣水務局、縣農業局、縣畜牧獸醫局、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縣林業局、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局、縣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示範區管委會、縣農機事業局、縣新村辦、縣氣象局。聯繫黑龍灘灌區管理處。

駱三勇: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負責全縣工業經濟、民營經濟、項目管理、科技、金融和分管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分管縣發展和改革局(縣重點項目辦)、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民營經濟辦)、縣科技局、縣政府金融辦、縣環保局、縣統計局、文林工業園區、視高經濟開發區、汪洋循環經濟園區、龍正三化聯動示範園區、仁壽供電局、縣人行、縣工行、縣農行、縣建行、縣農發行、縣農村信用聯社、縣中行、仁壽銀監辦、仁壽民富村鎮銀行。

陳 濤: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負責全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物價工作、台灣事務、外事僑務和分管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分管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外僑台辦、縣郵政局、仁壽電信分公司、仁壽移動分公司、仁壽聯通分公司。協助駱三勇同志分管對外合作、向上爭取、項目管理工作,協助分管縣發展和改革局。聯繫縣工商聯。

方 天: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負責全縣依法行政、行政效能、民族宗教和分管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分管縣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縣土地儲備中心、縣法制辦公室、縣司法局、縣民宗局。協助常務副縣長分管國土資源工作,協助分管縣國土資源局、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楊紅兵: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負責全縣交通運輸、三產、工商、商務、旅遊、質監、石油、天然氣、鹽業和分管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分管縣重交辦、縣交通運輸局、縣供銷社、縣商務局、縣旅遊事業局、三岔湖仁壽景區管委會、縣工商局、仁壽質監局、縣三產辦、石油公司、天然氣公司、鹽業公司。協助常務副縣長分管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縣煤監局)。

黃世文: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負責全縣規劃建設、房管、教育、衛生、招商和分管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分管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縣房管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局、縣招商引資局和駐外招商機構。

徐 燕: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負責文化、廣電、食品藥品監督、保險、檔案、地方志、婦女兒童、精神文明、菸草、糧食和分管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分管縣糧食局、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縣檔案局、縣廣播電視事業局、壽險公司、財險公司、菸草公司。聯繫團縣委、縣婦聯、縣總工會。

胡 波: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負責全縣公共安全、無線電管理、民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城管、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分管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分管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縣老齡辦。協助常務副縣長分管拆遷工作,協助分管縣拆遷辦。

仁壽簡介

仁壽縣地處四川盆地中南部,幅員2606平方公里,轄60個鄉鎮、570個村,總人口162萬人,是四川第一、全國第三人口大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瘦肉型生豬基地縣、全國優質果品基地縣、全國勞務輸出基地縣、中國枇杷之鄉、中國青見之鄉;是全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是成渝經濟區核心縣、天府新區重點縣,視高鎮全境納入天府新區核心區,全縣屬天府新區協調區、輻射區和影響區。

文化底蘊深厚。秦時屬武陽,南朝梁普通年間(公元520年)定名懷仁,北朝西魏(公元535—556年)改名普寧,隋開皇18年(公元598年)定名仁壽。著名歷史人物有被毛澤東譽為“偉哉虞公,千古一人”的南宋抗金名相虞允文、五代“花間派”詞人孫光憲、北宋末年中書侍郎何栗;近現代有愛國將領潘文華、“東方梵谷”石魯、著名畫家馮建吳和中國地質泰斗黃汲清。

區位優勢明顯,縣城北距成都市區和雙流國際機場60公里,西距眉山市區38公里,南距樂山市區70公里,東距資陽市區70公里。國道213線、成黑快速通道、成赤高速、仁沐高速和省道106線、遂資眉高速、成都第三繞城高速公路將形成四縱三橫交通主骨架,連汪燕鐵路將極大帶動縣域東部經濟成長極快速發展。二峨山隧道全面貫通,天府仁壽大道的開工建設,進一步加快了仁壽融入成都全域發展的步伐,仁壽正迎來全域天府新區新時代。

自然資源豐富。煤炭、石灰石、石英砂、膨潤土等礦產資源儲量過億噸。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有蓄水3.6億立方米、被譽為“西蜀第一海”、“成都後花園”的黑龍灘風景區;投資100億的黑龍灘長島生態旅遊度假區項目和投資50億元的三岔湖仁壽景區正在建設;仁壽大佛、雙堡牌坊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發潛力巨大。

產業日趨壯大。工業發展迅猛,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械製造、化工、建材、農副產品深加工8大產業日益壯大,文林、視高、汪洋、龍正四大園區蓬勃發展。文林工業園區、視高經濟開發區分別進入“2011年成渝經濟區最具投資價值產業園區”前10強和前20強。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建成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現代糧食等6大示範基地,是中國枇杷之鄉、中國青見之鄉。第三產業日益繁榮,是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縣,商貿流通、餐飲娛樂、郵電通訊等傳統服務業持續發展;倉儲物流、電子商務、金融保險、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融入成都、全域發展,三化聯動、富民強縣”。仁壽正強力實施全域天府新區戰略,做到“六個堅持”,抓好“六個結合”,推進“六大工程”,建設“六個仁壽”,加快早日崛起。

經濟發展

經濟概況

2014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2.5億元,增長10%,總量全省第21位、78個擴權強縣試點縣第2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6.8億元,增長2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5億元,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5億元,增長13%;民營經濟增加值185.2億元,增長11.1%,民間資本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到77.8%;對上爭取資金43.1億元,增長19.2%;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實現18.2億元、同口徑增長15.1%,總量在全省78個擴權強縣試點縣、20個百萬人口大縣和全市6個區縣中居第1位,稅收性收入占比達63.7%;三次產業結構更加最佳化,第三產業占比上升0.6個百分點達25.1%,第二產業占比達53.6%,工業對GDP增長、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分別達43.3%、49.5%,創建成為全省首批工業強縣示範縣。

工業發展

2014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戶達183戶,工業用電量8.04億千瓦時、增長11.2%,實現銷售收入345.6億元、增長19.8%,入庫稅金8.7億元、增長22%。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萊福德、雙陸醫療器械等69個項目開工建設,恆重壓縮、蓉騰自動化設備等38個項目竣工投產,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達到40%,產值增長30.3%。大力扶持傳統產業升級發展,全年90.7億元工業投入中,更新改造投入占69.8億元達77%、增長7.3%。強力實施“關停並轉遷”,淘汰落後產能和污染企業40戶,最佳化重組耐材企業64戶,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5.6%。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戶、國家發明專利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1項、“四川名牌”產品2個、四川省著名商標2個。四大工業園區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實現產值285億元、入庫稅金8.1億元,分別占全縣總量的82.5%、93%,其中視高園區完成投入53.3億元、增長21.6%,入庫稅金3.4億元、增長34.8%,建成省級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文林園區完成投入36.02億元、增長26%,入庫稅金2.5億元、增長36.5%;汪洋、富加園區分別完成投入14.2億元、11.2億元,入庫稅金1.9億元、0.3億元。

農業經濟

2014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12.4億元,增長4.1%。糧食總產量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稱號。都市近郊型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四川省現代糧食產業(仁壽)示範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入6.8億元,“天府農耕·響水六坊”項目起步區加快建設,珠嘉糧食生產基地建成高標準農田2.5萬畝,流轉土地4.7萬畝,全縣30畝以上產糧大戶達289戶;眉山天府花海觀光農業園區招商引資到位4.42億元,花海大道、蝶彩花卉基地、花文化展示中心順利建成。特色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建成“一村一品”專業鄉鎮16個、專業村210個,新店鄉被評為全國示範鄉。農產品質量和品牌不斷提升,文宮、鰲陵等16個鄉鎮被評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枇杷)標準化生產基地”,全縣新增有機食品1個、有機轉換食品2個、綠色食品1個、無公害食品3個,仁壽芝麻糕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第三產業

電商產業蓬勃發展,仁壽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為全省首批20個重點電子商務產業園之一,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1億元;IBM西南卓越雲計算中心投入試運營,建成網商孵化創業基地、項目體驗和接待中心,成功引進淘寶第一村加盟合作;建成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在阿里巴巴和1號店建成“特色產品·仁壽館”。重大旅遊項目進展順利,黑龍灘長島成為成都周邊最具吸引力休閒度假目的地之一,黑龍灘風景區建成4A級旅遊景區,黑龍灘水庫被批准為國家水利風景區並啟動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三岔湖仁壽景區環湖路加快建設,拆遷民眾住進了回龍灣旅遊新村。方家鎮、文林鎮蜜桔社區創建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村,建成省級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全縣旅遊總收入實現38.3億元,增長41%。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新增房地產開發230萬平方米、增長27.7%,成交104萬平方米、增長3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