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伯爵醫院

仁伯爵醫院,隸屬澳門衛生司,是澳萄政府官立的一所綜合性醫院。位於若憲馬路,1872年奠基,1874年落成啟用,至今已逾百年。於1989年11月29日正式啟用的一所新近建成的醫療單位,座落在仁伯爵山山頂上一塊長方形的地段,東北--西南走向。

基本信息

簡介

仁伯爵醫院,隸屬澳門衛生司,是澳萄政府官立的一所綜合性醫院。位於若憲馬路,1872年奠基,1874年落成啟用,至今已逾百年。於1989年11月29日正式啟用的一所新近建成的醫療單位,座落在仁伯爵山山頂上一塊長方形的地段,東北- -西南走向。交通方便。擁有直升機停機坪。占地30.3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67.535平方米,由四幢樓宇相聯而成。仁伯爵綜合醫院為本澳430,549名居民服務,擁有一個以職能劃分的組織結構。 目前已擁有病床433張,醫生334人,護士455人。

醫療部門包括急診、深切治療科、內科、心臟科、皮膚科、血液科、腫瘤科、腎科、肺科、精神科、神經內科、物理治療科、康復科、普通外科、整形科、神經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泌尿科、麻醉科、傳染科、兒科/新生嬰兒科以及婦科、產科等。醫療輔助部門包括X光室超音波室、CT室、纖維鏡室、心電圖室等。並引進核磁共振(MRl)設備。醫院還設有社會援助科、公共關係科等部門幫助病者和收集意見,改善醫院的服務。急救服務24小時開放。根據澳門政府1986年3月15日第24/86/M號法令,全澳市民都可享用澳門衛生司屬下單位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

服務範圍

門診包括下列專科共53個分科:
專科 分科 專科 分科
麻醉科 麻醉科 產科 產科
心臟科 心臟科 眼科 眼科
兒童心臟科 骨科 骨創傷科
外科 普通外科 兒童骨創傷科
整形外科 整形外科 耳鼻喉及頸面外科 耳鼻喉及頸面外科
皮膚科 皮膚科 兒童耳鼻喉科
口腔科 兒童口腔科 兒科 普通兒科
成人口腔科 過敏科
胃腸科 胃腸科 心智發展科
婦科 婦科 血液科
血液腫瘤科 血液科 腎科
腫瘤科 初生嬰兒科
物理治療及康復科 物理治療及康復科 兒童神經科
兒童康復科 內分泌科
內科 內科 遺傳代謝科
糖尿科 兒童精神科
風濕科 胸肺科 胸肺科
神經科 精神病科 精神病科
肝臟科 泌尿科 泌尿科
傳染病科 兒童泌尿科
腎科 腎科
神經外科 神經外科

醫療部門

住院

醫院現時的床位有476張,分配於22個科室,或53個分科內。
心臟科 普通外科
皮膚科 整形及矯形外科
內科 神經外科
血液腫瘤科 眼科
腎科 耳鼻喉及頸面外科
胸肺科 泌尿科
骨科
產科
婦科
兒科 / 初生嬰兒科
物理治療及康復科
燒傷科
精神病科
深切治療部
冠心病深切治療部
住院流動率方面,符合此類醫院單位的醫療數值,近年病床占用率增長達正常水平(71.52%),平均住院日數為9.2天。

門診

門診包括下列專科共53個分科:
專科 分科 專科 分科
麻醉科 麻醉科 產科 產科
心臟科 心臟科 眼科 眼科
兒童心臟科 骨科 骨創傷科
外科 普通外科 兒童骨創傷科
整形外科 整形外科 耳鼻喉及頸面外科 耳鼻喉及頸面外科
皮膚科 皮膚科 兒童耳鼻喉科
口腔科 兒童口腔科 兒科 普通兒科
成人口腔科 過敏科
胃腸科 胃腸科 心智發展科
婦科 婦科 血液科
血液腫瘤科 血液科 腎科
腫瘤科 初生嬰兒科
物理治療及康復科 物理治療及康復科 兒童神經科
兒童康復科 內分泌科
內科 內科 遺傳代謝科
糖尿科 兒童精神科
風濕科 胸肺科 胸肺科
神經科 精神病科 精神病科
肝臟科 泌尿科 泌尿科
傳染病科 兒童泌尿科
腎科 腎科
神經外科 神經外科
在1998至1999年期間,由於前線分流工作及衛生中心的轉介工作,門診數目減少了1.88%。
 
急診部
此部門包括3個工作範疇--普通急診、兒科急診及婦/產科急診。每年登記就診總人數接近115,515人,其中到普通急診就診的病人比例最高(53.8%)。
 
手術部
現有兩個手術部門。位於第一期的中央手術部有手術室4間,其中一間專供普通急診進行手術之用,復甦室有病床5張。在第二期的周邊手術部有手術室兩間,其中一間供婦產科緊急手術之用,復甦室有病床2張。
 
深切治療部
此部門為一內外科多專科單位,有病床10張,並集中了可保障病人生命功能之精密技術儀器及用具。
 
冠心病深切治療部
此部門為一設有病床4張之醫療單位,並輔設血流動力學室一間,其內集中了可確保深切治療心科病人,尤其是患急性冠心病綜合症病人的精密技術儀器及用具。
 
燒傷科
燒傷科由一獨立手術室及有關之住院及輔助範圍組成。
 
物理治療及康復科
此部門由一地方寬敞之健身室及泳池組成,以開展語音治療、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及水力治療。此外,還有一間內設15張病床的病房。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此等服務由腎科提供。
血液透析科設有病房兩間,其中一間供傳染病病人使用,另一間供普通病人使用。現存之14台設備,最多使用12台,其餘兩台作後備之用。鏡湖醫院及仁伯爵綜合醫院之間現正緊密合作,在前一醫院治療約160名病情穩定的洗腎人士,而仁伯爵綜合醫院則祇為36至40名需要特別照顧之病人進行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科自1999年1月開始運作,其主要目的是教導病人應該如何進行治療。
 
影像科
此部門由十二個室組成:掃描室2間、計算機斷層掃描室2間、乳房掃描室1間、數碼血管造影室1間,核磁共振室1間及放射室5間。
此外,還有:在急診部設放射室1間,以進行該部門申請進行之放射檢驗;兩台手提放射儀器及1台掃瞄器,專供不能移動之病人使用。
 
化驗室
現分兩化驗範疇共三個具適當設備之化驗室,有能力進行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血液學及免疫學各方面之化驗以及準備血液及其他成份--臨床病理、細胞學及活體組織檢驗化驗室,病理解剖化驗室以及血液化驗室。血液化驗室共有診療技術員十名,每日二十四小時運作,向醫院及衛生中心提供包括血庫等屬血液化驗範疇之服務。
 
血液腫瘤科
此部門集合了診斷及治療血液病以及為惡性腫瘤病人進行抑制細胞治療之設施。
醫生總數(包括正在接受培訓之醫生):11
住院範疇
仁伯爵綜合醫院第二期大樓二樓
護士數目:14人
床位數目:16張
需要住院之惡性病或血液病兒童入住兒科的單人或雙人病房,並由專門研究小兒腫瘤及血液科的兒科醫生協助治療。
 
門診及日間醫院治療
成人
地點:血液腫瘤科日間醫院
運作時間:08:00-16:00
診症數目:每日四個時段
護士數目:7人
兒童
地點:血液腫瘤科日間醫院
診症數目:每星期兩時段

免費服務對象

仁伯爵醫院提供免費服務的澳門居民對象包括:①妊娠、待產和產後婦女;②10歲以下兒童;③中小學生;④被疑有和患有傳染病者;⑤吸毒者;⑥惡性腫瘤精神病患者;⑦囚犯;⑧公職人員;⑨處於貧困狀況的個人和家庭;⑩65歲以上的老人。

聯繫方法

執行單位:衛生局〔SS〕 - 仁伯爵綜合醫院
地址:澳門若憲馬路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
電話:2831 3731(24小時)
服務查詢:3905000(周一至周五,上午 8時 30分至下午 6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