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記者甘遠志

人民的好記者甘遠志

《人民的好記者甘遠志》一書,由金敏編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發行。甘遠志,在2004年9月,因心臟病突發倒在了採訪第一線,年僅39歲,生前是海南日報社一位深得海南人民愛戴的好記者。在《人民的好記者甘遠志》書中,作者截取甘遠志18年記者生涯的32個鮮活片段,以平實的筆法,簡潔的語言,真實地記述他“用生命書寫新聞”感人故事,生動地展現他那高尚的職業風範。甘遠志忠誠黨的新聞事業,獻身新聞事業,認真履行新聞記者使命,忠於職守,敬業奉獻,樹立了新時期黨的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他的名字永遠刻在新聞史上。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人民的好記者甘遠志

甘遠志是海南日報社一位深得海南人民愛戴的好記者。2004年9月的一天,因心臟病突發倒在了採訪第一線,年僅39歲。甘遠志的殉職,在海南各界引起極大反響。甘遠志在海南日報社工作1095天,發表稿件1051篇。在他年輕的生命背後,留下了一串串紮實、勤奮、拼搏、奉獻的足跡,也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

2004年11月,新華社海南分社記者金敏以“歲月如歌寫華章”為題,在 “內參”上介紹了甘遠志的事跡,引起了中央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12月16 日至18日,新華社連續三天播發了金敏等采寫的關於甘遠志事跡的報導。此後,金敏進一步深入採訪,完成了這部全景式介紹甘遠志成長曆程的作品。

在書中,作者截取甘遠志18年記者生涯的32個鮮活片段,以平實的筆法,簡潔的語言,真實地記述了他“用生命書寫新聞”的感人故事,生動地展現了他那高尚的職業風範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本書的出版,對於我們認識甘遠志,學習甘遠志,解讀“新聞記者”這一神聖職業頗有幫助。

人物介紹

甘遠志,四川省廣安縣人,漢族,1965年2月28日出生,文學學士,199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1年調到海南日報社經濟部任記者,2003年被評為主任記者。2004年9月4日,他在海南省東方市採訪期間,不幸突發心臟病,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年僅39歲。

1982年9月至86年7月就讀於四川大學中文系;

1986年8月至94年8月四川省南充日報社編輯、記者;

1994年9月至2001年7月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新世界周刊》社工作;

2001年8月至生前,在海南日報社經濟部工作。2003年12月被評為主任記者。

作者簡介

金敏,新華社海南分社常務副總編輯,主任記者。1957年出生於四川渠縣,20世紀70年代初在農村插隊,1976年底應徵人伍,1980年退伍回鄉,在渠縣渠江鎮人民政府工作,後來任中共渠縣縣委報導組組長。1991年調入新華社重慶支社工作,分工農村報導,先後參加了三峽庫區移民調查、黔江地區扶貧調查。其問,寫作出版了二十多萬字的《三峽百萬移民紀實》和長篇通訊《中南海情系三峽庫區百萬移民》,《黔江:同貧困決戰》。1999年4月調新華社海南分社工作。

圖書目錄

序言 他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共和國的新聞史上 邵華澤

引言 血凝華章

第一部 嘉陵江邊 1986.8—1994.8

1 不能讓某些人食“肥”而肥

2 把真實告訴人民

3 在特大滑坡面前

4 為英雄討回公道

5 “蠶繭大戰”與記者的責任

6 獻給農民的新年禮物

7 部隊採訪感悟生與死

8 “那風中有太陽燃燒的灼熱”

第二部 理論之光 1994.9—2001.7

9 真情人生

10 讓國人了解WTO

11 掀起“海發行”的蓋頭來

12 關注農民土地“使用權”

13 對城鄉“就業”大對流的思考

14 聽克萊因評說“新經濟”

15 教堂和教堂前的木馬

16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第三部 生命輝煌 2001.8—2004.9

17 “破格”進人海南日報

18 駐站東方

19 誰不向百姓負責就揪住他

20 追趕強熱帶風暴

21 讓工業報導“短腿”變長

22 “電老虎”又吃人了?

23 解析東方化工城

24 為生態藥業鼓與呼

25 在抗擊“非典”的日子裡

26 尋找發現海上氣苗第一人

27 心繫“粵海鐵一號

28 十四篇《跟車手記》幕後

29 “編外”交通人

30 “我還有很多事要做”

31 故鄉情深

32 生命的最後樂章

尾聲 無盡的思念

附錄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關於在全國新聞界開展向甘遠志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

精彩書摘

為英雄討回公道

1987年初,解放軍成都軍區某師政治部向全師通報表彰了某團一營營長孫成毓不顧個人安危,見義勇為,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事跡,號召廣大指戰員向他學習,師黨委決定給他記三等功一次。

3月5日,在全團召開的慶功大會上,團領導宣讀了師政治部的表彰通報。當師領導向孫成毓頒發立功獎章、證書時,這位英俊魁梧的山東漢子眼裡閃動著晶瑩的淚花。半年前,他挺身而出勇斗歹徒,卻遭遇種種磨難,若不是南充日報記者甘遠志、張松林仗義執言,並追蹤採訪到底,哪會有今天的榮譽?

想著這些,孫成毓竟泣不成聲。他說,這軍功章也應有他們的一半。

1986年8月下旬的一天,在對越反擊戰中榮立二等功的成都軍區某團一營營長孫成毓正住在陸軍51醫院療傷。當時,甘遠志聽朋友說,解放軍部隊一位營長在長途汽車上見義勇為被歹徒打傷住院,告狀不被理睬,便輾轉找到孫營長所住的醫院。

甘遠志說:“孫營長,你是英雄啊,南充人民要向你學習!”“還英雄呢,差點被壞人打殘廢了。向南部縣法院提起民事兼刑事訴訟,人家都不理睬呀!”

孫營長接著訴說了那段令甘遠志不得不為之拍案而起的故事。

1986年8月18日清晨,孫成毓乘坐綿陽市旅遊出租汽車公司的客車前往南充市。中午12時40分,車經南部縣大河鄉,該鄉一村青年黃芝鵬和其妹夫李德和強行搭車,女乘務員進行勸阻,反被李德和使勁扭擰雙手,駕駛員前去調解,又被黃、李二人拖下車去反扭著雙臂,拳打腳踢。

當地七八個與黃、李熟悉的青年人也衝過來,不問青紅皂白伙同圍攻推打。過路人和乘客只遠遠站著圍觀,不敢上前制止。眼看交通堵塞,事態擴大,坐在車上的孫成毓便跳下車,對黃、李等人進行勸解和批評,但話沒說完,黃、李等人即放開駕駛員,圍住孫成毓大打出手。這夥人連擊孫成毓的背部、腰部,其間,黃芝鵬朝著孫成毓的右肋猛踢一腳。造成孫成毓右肋骨骨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