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麥冬湯

人參麥冬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六。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主治中暑熱極,陰陽兩衰,妄見妄言,宛如見鬼,然人又安寧不生煩躁,口不甚渴。

組成

人參二兩(6g),麥冬三兩(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益氣養陰。

主治

中暑熱極,陰陽兩衰,妄見妄言,宛如見鬼,然人又安寧不生煩躁,口不甚渴。

方義

暑為陽邪,最易耗氣傷津,使氣陰兩虛,故見氣短懶言,體倦乏力苔少,脈虛等。氣陰兩傷,心神失養,故見妄見妄言,宛如見鬼。然此非熱擾,故不生煩躁,口不甚渴。治宜益氣養陰。方中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益肺生津,為君藥。麥冬甘寒,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為臣藥。兩藥相伍,人參益不足之氣,麥冬養不足之陰,合用則氣陰得復,心神得養,上症自除。

附方

名稱:人參麥冬湯

組成:人參、麥冬、生地、栝樓根、炙甘草各二錢

用法:先取淡竹葉十片,粳米一合,煎湯一盞,去米、葉,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至七分,溫服

主治:產後去血甚多,津液內耗,胃氣暴虛,頓生內熱,口燥咽乾而渴

出處:《萬氏女科》卷三

名稱:人參麥冬湯

組成:人參、麥門冬、小麥、茯苓各一錢,竹茹一團,白芍藥八分,甘草五分

用法:上銼,水煎服

主治:虛熱煩渴

出處:《濟陽綱目》卷五十

名稱:人參麥冬湯

組成:人參、枸杞、茯苓、甘草各七錢五分,五味、麥冬各五錢

用法:水煎服

主治:消渴及老人、虛弱人大渴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一

名稱:人參麥冬湯

組成:人參、麥冬、白朮、乾葛、甘草、花粉、黃芩(酒炒)、燈心

用法:竹葉、大棗為引

主治:痘齊或脹或靨,渴不止

出處:《痘疹一貫》卷二

中藥方劑之人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