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爾茨

亨利·福爾茨

亨利٠福爾茨博士在日本講授生物學的13年間,他看到日本許多檔案和中國一樣,都用手印來簽署。 亨利٠福爾茨博士出於對生物學知識的敏感,對古代陶器的指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到了1921年,亨利٠福爾茨又連續7期出版了《指紋學》雙月期雜誌,奠定了其在西方指紋學方面的主導地位。

亨利·福爾茨HenryFaulds

1843-1930

博士

亨利·福爾茨亨利·福爾茨

英國皇家內外科醫師學會會員,1874-1886年在日本京築地醫院工作。1880年10月8日,他在第22期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手上的皮膚壟溝》(Ontheskin-furrousofthehand)論文。

亨利٠福爾茨博士在日本講授生物學的13年間,他看到日本許多檔案和中國一樣,都用手印來簽署。亨利٠福爾茨博士出於對生物學知識的敏感,對古代陶器的指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收集了大量的指紋進行研究,並經過大量的觀察比對,認定人的指紋各不相同。從而成為第一個提出指紋第一大特性的人。為了了解指紋是否在人的生命周期內發生變化,他組織日本的學生和醫生進行各種試驗。用砂紙、酸鹼試著去磨去或腐蝕指紋,但新長出來的指紋與原來一模一樣。亨利٠福爾茨博士憑著自己深厚的生物學知識功底,從一開始就利用生物學理論和方法規範自己的指紋研究,很快就得到了指紋各不相同的結論,並證實了由吉森大學講師、人類學家奧爾克於1856年提出的指紋終身不變的理論。到了1921年,亨利٠福爾茨又連續7期出版了《指紋學》雙月期雜誌,奠定了其在西方指紋學方面的主導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