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米奇尼克

亞當·米奇尼克

簡介亞當·米奇尼克生於1946年的亞當·米奇尼克屬於“六八年人”,父母是波蘭老一代共產黨員。 這樣的做法在1970年代的波蘭是不被允許的,米奇尼克再次被投入監獄。 到了1980年代,在波蘭人民爭取民主的一次次高潮中,米奇尼克被推上了一個重要位置,出席了1989年

基本信息

簡介

亞當·米奇尼克亞當·米奇尼克
生於1946年的亞當·米奇尼克屬於“六八年人”,父母是波蘭老一代共產黨員。1968年他是華沙大學一名歷史系的學生,因為抗議政府下令禁演波蘭詩人密凱維茲的愛國主義戲劇《先人祭》,而被學校開除和關進監獄。當時的報紙上對他的抨擊是“他是一個猶太人”,在波蘭不應有這樣一個人的位置。其結果卻是他從未如此深切地感到對祖國波蘭的深愛,他在獄中即“發誓永遠不離開波蘭”。1969年出獄之後,他拒絕了父母讓他出國的催促,進了一家叫做“羅莎·盧森堡的工廠”當了一名焊接工,從此他將自己的
亞當·米奇尼克亞當·米奇尼克
命運和波蘭社會、波蘭民主聯繫了起來。1976年,他和波蘭前共青團總書記庫隆並肩做成民間組織“保護工人委員會”(KOR),主要理念是社會的“自救”,倡導社會成員之間的互相救援,關心社會弱勢群體。其日常工作包括在經濟、法律和醫療方面,給那些遭到不幸的工人家庭以援手,想辦法弄錢給那些失去家中頂樑柱的孤兒寡母,以及幫助遭受審判的工人尋求有利的證據。這樣的做法在1970年代的波蘭是不被允許的,米奇尼克再次被投入監獄。到了1980年代,在波蘭人民爭取民主的一次次高潮中,米奇尼克被推上了一個重要位置,出席了1989年2月舉行的波蘭“圓桌會議”,被人稱之為“波蘭的哈維爾”。由於他始終堅持和平的理念和呼籲克制、理性的聲音,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波蘭詩人米沃什將他在波蘭社會變革中所起的作用,比之為“如同甘地”。華勒沙執政時期,米奇尼克一度出任國會議員,但很快他辭掉該職,仍然回去當一名知識分子,自1992年起,他主編波蘭發行量最大的一份報紙《選舉日報》(GazetaWyborcza)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