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王之死

亞瑟王之死

《亞瑟王之死》由英國作家托馬斯·馬洛禮編寫成,卡克斯頓校印的一本書。該書主要敘述了亞瑟王平定反叛他的貴族,統一蘇格蘭和威爾斯以及遠征羅馬的武功,讚揚了亞瑟王的圓桌騎士們英勇比武,扶弱抑強的事跡;敘述了蘭斯洛特與桂乃芬王后以及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的悲歡離合的戀愛故事。《亞瑟王之死》是歐洲騎士文學中的一朵奇葩。

基本信息

亞瑟王之死介紹

基本簡介

《亞瑟王之死》由英國作家托馬斯·馬洛禮編寫成。《亞瑟王之死》主要敘述了亞瑟王平定反叛他的貴族,統一蘇格蘭和威爾斯以及遠征羅馬的武功,讚揚了亞瑟王的圓桌騎士們英勇比武,扶弱抑強的事跡;敘述了蘭斯洛特與桂乃芬王后以及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的悲歡離合的戀愛故事。本書的結局是悲劇:亞瑟王受傷死了(被莫俊德所害),桂乃芬王后也死了,許多著名的圓桌騎士也都先後死去(多半在追求聖杯過程中自相殘害)。書名叫做《亞瑟王之死》亞由此。

亞瑟王簡介

亞瑟王之死亞瑟王之死

亞瑟王,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組建圓桌騎士。有大巫師梅林的相助,佩劍是從精靈王國阿瓦隆得到的。最終因為背叛而亡。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他在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

傳說中的亞瑟王是尤瑟王的私生子,從小被寄養在普通貴族家中,直到後來拔出了石中劍才成為了新的王。亞瑟王的妻子是格溫,而圓桌騎士中的蘭斯洛特與格溫亦有故事。

但是關於亞瑟王是否存在向來充滿爭議。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皆無從查考。究竟亞瑟王是不是以某位歷史人物作為基礎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也不得而知。 如果確實存在亞瑟王這個人物,據推測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間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亞瑟王版本)的時期。 最後被莫俊德背叛所害,最後英雄的結局是被姐姐Morgan用小船帶到精靈王國阿瓦隆即為理想之鄉,最後葬在那裡。

作品摘錄

第一回

由士.潘左乾王怎樣召見康瓦公爵和他的夫人茵格英,這一對夫妻又怎樣急忙走開的。

由士.潘左乾在世的時候,他做了英格蘭全境的王,執掌政權,當時在他治下的康瓦爾地方,有個勢力龐大的丁答吉耳公爵,常同他反抗,而引起戰爭。由士曾經千方百計地去召見他,還叫他偕著妻子同來;他的妻子名叫茵格英,一向被人稱做美女,並也很有智慧。

待至公爵同他夫人來到宮裡,由於各大臣的努力斡鏇,使得國王和公爵之間的隔膜全都冰釋了。當時國王對於公爵夫人,卻是一見傾心,十分愛慕,招待得異常殷勤,熱望和他同床共臥。但是這位夫人卻極貞節,拒絕了國王的要求。她便告訴自己的丈夫說:“我想國王召見我們是存心要破壞我的貞操;丈夫呀!我想同你商量一下,我們還是火速離開這裡,盡一夜的工夫,騎馬趕回自己的堡寨中去。”於是就依照這女人的主意,他倆都跑脫了,當時不論國王本人或是親侍警衛們,都沒有一人注意到他們的行蹤。等到國王由士忽然發覺他們已經逃走,就震怒萬分。他立即如今樞密院的官員們,宣布這個公爵和他的妻子都已在逃。

樞密院的各大臣便向國王獻計說:“大王可降旨仍命公爵和他夫人親自來朝,若敢抗令,那時大王再派大軍前去征討,全可聽憑大王自行定奪。”國王採納了這個建議,即派信使送去,信使也很快就帶回來回話,說是公爵同他的妻子都拒絕再來覲見。

國王這時盛怒異常。他立時又派人送信給公爵,措辭直截了當,只叫他及早儲備糧械,不管他的堡寨有多大,一定要在四十天之內,把他活捉出來。

丁答吉耳公爵接到挑戰警告以後,立刻開始布置了自己兩座堅強的大堡,一座叫做丁答吉耳,另一座稱為台辣貝耳,都是糧械充沛。他把妻子茵格英夫人安置在丁答耳堡,他自己駐紮在台辣貝耳堡,這裡有許多出口和地道。由士率領了大隊人馬,正象狂風暴雨似的奔向台辣貝耳進行圍攻,到處搭起許多營帳,雙方便激起大戰,死傷了不少人。國王由士一方面對這件事怒火填膺,一方面又對茵格英眷念難忘,就此病倒。這時有個貴族的騎士,名叫由飛阿斯,來向國王探問為何得病。國王回答他說:“我告訴你罷,由於我對那位美麗的茵格英感到又氣又愛,才生起病來,看來怕是沒有復原的希望了。”由飛阿斯騎士說道:“大王,讓我去找魔靈來,他能醫好您的病,而且還會使您稱心如意。”由飛阿斯直到外面恰巧和魔靈邂逅,但他卻穿著乞丐的衣服,並還反問由飛阿斯是在找尋什麼人。由飛阿斯因為瞧不起他,只是敷衍了一番就走過去了。可是魔靈說道:“好罷,我知道你是在找誰,你不是在找魔靈嗎?不用再找了,我就是。若是由士王肯重賞我,對我的要求,也都願意立誓滿足,那么他所能得到的榮耀和利益會比我所得到的更多,我便使他的一切願望都能如願以償。”由飛阿斯回答道:“這一切我都可以照辦,就是完全滿足你的要求,也並非是什麼不合情理的。”魔靈也說道:“那么很好,國王是會達到他的志趣和願望的。”又說:“請你騎馬先走,我隨後就到。”

第二回

由士.潘左乾怎樣同康瓦爾公爵開戰,又怎樣採用魔靈的計策去同公爵夫人親近,使她受孕而生下亞瑟。

於是由飛阿斯高興地騎著馬,放步奔到由士.潘左乾王那裡告訴他說,已經見到了魔靈。國王問道:“他在哪裡?”

由飛阿斯答道:“王上!他一會兒就到。”由飛阿斯驀地發現魔靈已經站在帳篷通道的門口了。魔靈正要來覲見國王,由士王一見了他,也就表示歡迎。魔靈說:“大王!您心中的底細我全都明白,因為您是一位真正的國王,所以要請您先向我立誓,您如能實現我的要求,那么您也就能夠滿足您的願望。”於是國王便對著《四福音聖書》立了誓,願意照辦。魔靈便說:“大王!我的希望是這樣,您第一夜困在茵格英的身旁,就能使她受孕,以後等嬰兒分娩了,您要把他交給我,依照我的主意去撫養,這是為了您的光榮和這個孩子的好處,因為他是值得這樣做的。”國王答道:“一切都可照你的意思去辦。”摩靈又說:“您就去準備罷,今夜您就可以在丁答吉耳堡里和茵格英同床了;那時您可喬裝成為她那位公爵丈夫,讓由飛阿斯扮作公爵的騎士布瑞協斯,我就扮做公爵的另一個騎士郁丹納斯。但要請您當心,您在那時不可同茵格英或她的左右人多說話,只說您正在生病,趕快上床休息,第二天早晨您要等我趕到那裡以後才可起床。”這裡離開丁答吉耳堡只有十里路程,他們就照這個計畫去進行了。當時丁答吉耳堡公爵看到國王忽然從被圍的台辣貝耳堡騎馬離開,他就在當夜從地道中跑到堡外,結果被國王的軍隊殺死了,不過那時國王自己還未曾到達丁答吉耳堡。

公爵死後三個多小時,由於士王才困在茵格英的身旁,共圓好夢,當夜成孕,有了亞瑟,次晨,未待破曉,魔靈便進來催促國王準備,國王吹過茵格英就匆匆離此而去。及至茵格英聽到大家談起她的丈夫公爵,再根據所有回報恰是在由士王未來她那裡之前、就已經死去了;她驚訝這究竟是誰喬裝她的丈夫來困在她的身旁呢?她一面暗自傷心,一面也就緘口不言。這時所有大臣們都來懇求國王應該同茵格英夫人和好,國王應允了他們去做說客,而在國王自身,當然也是願意同她和諧的。於是國王就完全託付由飛阿斯,由他去進行雙方的協商,靠了他的調解,國王終於同茵格英晤面了。這時由飛阿斯當眾宣稱:”我們要是能這樣做,那可多好,我們的國王是一位堅強的騎士,尚未結婚,而茵格英夫人又是絕頂美麗,假使國王樂意娶她為後,這對我們大家是樁無上的喜事。“各大臣們也都表示贊同,便向國王建議。國王也真象英雄好漢似的馬上樂意地接受了,於是在一天早上,他們就很快樂地匆匆結了婚。

同時,領治勞顯和奧克乃兩地的路特王也和馬高絲結了婚,馬高絲後來就是卡文英的母親;卡勞特地方的南特王也同伊蘭結了婚。這兩件事都是遵照由士王的意旨而辦理的。她們第三個妹妹名叫美更.拉.費,進了女修士的學院,嘗到很多東西而成為巫術大家,後來她同果爾地方的由嵐斯王結婚,此人便是白手騎士艾文的生父。

第三回

王后茵格英的肚子一天大似一天,在她結婚半年後的某一個夜晚,由士王臥在她的身旁,向她說道,為了她對國王的中心,要她立誓實說那懷在她身上的孕兒是什麼人的;她一時羞羞慚慚無話回答。國王說:“你不用怕,只要把實情告訴我,我會更加愛你的。”王后就說道:“王上!我把實情告訴您。就在我丈夫死去的當夜,--至於他死的時辰是據騎士們的報告,曾有一人來到丁答吉耳堡,這人的言語和面貌都同我的丈夫一模一樣,還有兩個騎士的面貌,也是一個象布瑞協斯騎士,一個象郁丹納斯騎士,當夜我就同這個和我丈夫一模一樣的人同床了,也就在這夜裡,我有了這個孩子;如今就是面對著上帝,我也只能這樣說。”國王道:”你所說的,全是真話,那時喬裝而來的正是我,你何必惶恐焦急呢,我就是這個孩子的爸爸;“接著由士王又告訴她一切經過,以及魔靈當初是怎樣計畫的。王后明白了她這個孩子的父親是什麼人,她的快樂自可不必待言了。

不久,魔靈來見國王說:”王上!您要準備撫養您的孩子啦。“國王答道:”好呀。“魔靈又說:”在您這個國王中,我知道有一個貴族,他很誠懇而又忠心,他可以撫養您的孩子,此人名叫愛克托騎士,他在英格蘭和威爾斯許多地方,擁有優越的產業,您可以通知愛克托騎士,叫他親來同您談談,既然他是敬愛您的,您便可吩咐他,叫他把自己的孩子另找別個婦人餵奶,而叫他的夫人來撫養您的孩子。孩子一旦降生,先不要受洗定名,可由後門交給我。“這些也都依照魔靈的話辦了。於是愛克托騎士來到,他向國王宣誓,表示要遵照他的吩咐去撫養這個孩子;國王也給了他很優厚的賞賜。後來王后臨盆,國王就命令兩個騎士和兩個宮女捧著嬰兒,所用的襁褓都是織金繡錦,又叮囑他們道:”你們把孩子送到堡的後門口,交給你們在那裡所遇到的那個窮漢。“等他們把孩子交給了魔靈,魔靈就把他帶給愛克托騎士,在那裡請了一位教士為他愛洗,取名亞瑟,此後就由愛克托的妻子親自餵哺撫養。

第四回

其後大約經過兩年,由士王患一聲大病。那時他的敵人又來向他進攻,同他的部下激烈大戰,殺死了很多臣民。魔靈便向他說:“王上,您不要老是躺在床上休養,即使您躺在馬轎里,也要到戰場上去指揮軍事;只有您親上戰場,才能壓倒敵人,獲得勝利。”於是就照著魔靈的意見用馬轎馱著國王,率領大隊人馬,向敵人衝去,在聖阿爾班地方,國王同來自北方的隊伍接觸了。這天,由飛阿斯和布瑞協斯兩個騎士顯示出優異的武藝,由士王的部屬終於打敗了自北方來侵的軍隊,殺死了他們很多人,殘餘的也都逃跑;國王也就回歸倫敦,而對這次戰果極感興奮。不過他的病情卻隨著沉重起來,一連有三天三夜不能言語,大臣們都很憂慮,便去請教魔靈。魔靈說道:“別無任何良藥,只有依靠上帝的旨意。請各位大臣注意,你們明日都到由士王的跟前去。”第二天大家聚齊後。魔靈對由士王大聲喊道:“大王!在您的身後,是否要您的兒子亞瑟來承繼您的國土和一切財富而做國王?”由士.潘左乾轉過臉來,對著到場全體的臣子們說道:“願上帝的恩惠,和我對上帝的感謝來祝福他;他要為我祈禱;在我死後,他應該正大光明地,而又受人愛戴地取得王位,如若不然,我就不來為他祝福了。”話沒說完便斷了氣;於是就按照國王的儀式把由士王安葬了。這時王后茵格英以及各大爵主臣子都極盡哀痛。

後世影響

這是一部傳奇,是史實(作者稱),是英雄美人的讚歌。這部作品是在英國十五世紀富於矛盾的世紀,在封建社會衰落時期寫成的,是一篇哀悼騎士制度的崩潰,美化過去貴族制度的哀歌。

《亞瑟王之死》以法國古書作為藍本,加上了作者的很多虛構的創作內容,並雜糅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素材,後世普遍認同此書為最完整地描述亞瑟王傳奇的文學作品。同時,他也對英國散文敘事史詩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丁尼生在其著作《亞瑟王傳奇》序言裡寫著“感謝托馬斯伯爵寫的《亞瑟王之死》”。

《亞瑟王之死》是歐洲騎士文學中的一朵奇葩。它講述了著名不列顛國王亞瑟及圓桌騎士的故事。字裡行間充滿了冒險、傳奇、各種奇蹟和精彩的打鬥場面。最令人愛不釋手的是騎士與貴夫人之間驚世駭俗的愛情描寫。

《亞瑟王之死》影響了後世的很多佳作,並成為好萊塢大片《亞瑟王》的經典藍本。電影大片後面的種種故事細節、那些轉瞬即逝的精彩鏡頭都能在這部作品中找到源頭。

《亞瑟王之死》配有天才畫家比亞茲萊的全部原配插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