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亞歷山大帝國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是歷史上繼波斯帝國之後第二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其疆域東自費爾乾納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爾幹半島,北從中亞細亞、裏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繼承了波斯的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其統治基本沿襲了波斯帝國的舊規,繼承了波斯的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


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

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馬其頓兩代君王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將原本地處偏遠的馬其頓發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其疆域東自喜馬拉雅山的支脈和印度的西北邊陲,直抵西方的義大利,北從中亞細亞、裏海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今日的蘇丹邊境與撒哈拉大沙漠。

帝國的崛起

馬其頓原是位於希臘北部邊陲的一個偏僻地區。馬其頓人屬於多利亞人入侵時分布於希臘北部的諸多部族之一,是希臘人的近親,但族屬複雜,文明的開始比其他希臘人晚。因而在帝國崛起之前,一直被希臘人視為蠻荒之地。根據赫加斯的傳記記載,腓力生於公元前382年,是阿明塔斯三世的第三子,前367-前365年,他在底比斯做人質,在這三年中,他曾經向偉大的伊帕米農達斯學習有關戰爭的各種知識,向派洛皮德學習了關於城邦的治理。他還曾獲得過古希臘奧運會馬車賽的冠軍。因此,當他在前359年趁他兄長佩爾狄卡斯三世死亡的機會奪取了馬其頓的王位後,就立即開始著手在馬其頓“半野蠻的”諸部落中開始推行其改革。由於他“好動不息,精力過人,有遠見也有心計”,迅速建立了個人的完全權威,並用這種權威在整個希臘世界建立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隊,並賦予其“民族”精神。誠如赫加斯的說法:他發展出第一個具有近代化意義的歐洲強國——一個武裝的民族國家,具有一個共同的民族意識。
攝政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公元前359—前336年)廢黜幼主,自立為王,為馬其頓的國力注入一劑強心劑,國家迅速崛起,腓力年輕時曾在希臘城邦底比斯做人質。由於他對希臘諸邦的情況有較深的理解,希臘人也不再視之為蠻族之王。腓力首先著手加強王權,消除部族首領的軍事割據,限制貴族議會的權力,將全部軍政財權集中到國王手裡。無論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實行重大改革,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馬其頓國力大增,,使馬其頓成為實力不容小覷的國家。
馬其頓在希波戰爭初期依附於波斯,但又背著波斯人給希臘人暗送情報。公元前5世紀末,國都從西北山區的埃格(Aigai)遷往東南沿海的佩拉(Pella)。到公元前4世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腓力二世借鑑希臘的先進經驗,並採取的馬其頓特色的舉措,強化王權、削弱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的權力,推行幣制改革,採用金銀複本位制。最重要的是他的軍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忠於國王的常備軍,創建了強有力的馬其頓方陣。後來他又侵占了色雷斯的金礦,每年又有一穩定的收入以擴充軍事。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過了希臘其他城邦的軍隊。腓力為了準備進軍東方各國,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在一系列戰爭之後,腓力將馬其頓的原有領土擴大了數倍,東面占領了色雷斯,極大的擴充了其軍隊的人力資源,並控制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依託地利保衛其東部邊疆;北方和西方則控制了一系列利於防衛的山地和利於補充軍糧的土地。南方占領了相對富饒的色薩里。但最重要的還是兩次征服:即前357年占領了斯蒂爾蒙河流域原屬於雅典的安菲玻利斯殖民地和潘蓋厄姆山金礦,這使得他擁有了足夠發動戰爭的財富;前346年利用賄賂占領了北希臘和中希臘最重要的隘道——溫泉關,這使得整個北希臘和中希臘都在他的兵鋒威脅之下,而他自己卻是足夠的安全。為此,希臘文明圈的核心德爾菲同盟正式承認馬其頓已經屬於希臘文明,並在前346年的皮西亞大祭典中推舉他為主席,這意味著腓力取得了其雄心勃勃的最重要目標——希臘世界的統領。
公元前346年-前340年,腓力多次出兵希臘以鞏固自身的地位。然而,以希臘人領袖自居的腓力的目標並不僅僅是希臘世界的本身,他的目標瞄準了波斯。因此此前的歷史讓他深刻地認識到,龐大的波斯的存在對於希臘是一個長期而持久的威脅。在公元前338年,他和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在喀羅尼亞會戰中完全擊潰了雅典和底比斯的聯軍,徹底主宰了希臘世界後,在科林斯地峽的泛希臘會議上(只有斯巴達沒有參加),他主持希臘各城邦建立了科林斯同盟,宣布希臘境內普遍和平,禁止希臘人之間發生戰爭,公元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為首的反馬其頓盟軍與馬其頓軍決戰中希臘的克羅尼亞盟軍慘敗。第二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各邦開會,宣布希臘各城邦成立聯盟,幾乎全希臘都承認了馬其頓的霸權,並決定進攻波斯。並準備組成聯軍進攻波斯。
在這歷次的征服期間,大約在前356年,他與伊庇魯斯國王的女兒奧林匹亞斯(Olympias)生下了一個孩子——亞歷山大(Alexander)。
然而正當一切都在繁忙的準備中時,前336年,腓力在皮拉參加她女兒的婚禮時被人刺殺,這個偉大的任務就只能留給他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兒子亞歷山大來完成了。
腓力最偉大的成就是創建了著名的馬其頓方陣。馬其頓方陣是以底比斯斜線陣型為基礎的,有多兵種構成的複雜化和協作化的戰鬥方式。

征服

亞歷山大出生於馬其頓首都佩拉,從小興趣廣泛又聰明勇敢,12歲時曾馴服全馬其頓無人能夠駕馭的烈馬布盧法盧斯。目睹此景,其父腓力驚嘆道:“我的孩子,征服屬於你的領土吧,馬其頓對你來說實在太小了!”後來,腓力為亞歷山大請來了當時希臘最博學的學者亞里士多德作教師。少年亞歷山大最喜歡的書是描繪古希臘特洛伊戰爭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修記》。他一心嚮往《伊利亞特》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豐功偉績。
亞歷山大帝國地圖腓力二世被害後,希臘各邦再度出現丁反馬其頓起義。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以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內迅速鎮壓了叛亂。亞歷山大的繼位並不平靜,希臘人並不滿意於臣服在馬其頓的威壓之下;色薩利的各部落也蠢蠢欲動。威脅著亞歷山大平定希臘征途的後方。然而14歲就在父親指導下參加戰爭的亞歷山大有著驚人的天才,剛剛嗣位即揮師直入色薩利,在滕比谷地利用複雜的隘路包抄了色薩利守軍的側翼。色薩利人驚慌失措,未及一戰便表示了臣服,並提供了軍隊、金錢、糧食和人質。隨即馬其頓大軍又迅速挺進
溫泉關,動搖中的雅典公民大會在震驚中通過決議,向他屈服。隨即馬其頓軍隊再次強行軍向西挺進,在多瑙河和伊利里亞發動了兩次大規模戰役,將野蠻民族的入侵企圖徹底擊敗。隨即又強行軍挺進南希臘,以征服他父親所學習過的地方——底比斯。
底比斯的叛亂又是波斯人挑動的。前338年,阿爾塔薛西斯三世遇刺身亡,科多馬努斯繼承了波斯王位,並改名為大流士,史稱大流士三世。由於其國內根基不穩,地方叛亂此起彼伏,他很擔心馬其頓趁機進攻,於是以300塔蘭托的黃金為賄賂,要雅典人背叛馬其頓。雅典人由於畏懼沒有答應這個請求,但事實上暗中予以支持,但底比斯卻接受了這一筆數量巨大的黃金。此時恰逢一個謠言傳來——有理由懷疑是波斯人或者雅典人幹的好事——說亞歷山大和他的軍隊都在伊利里亞會戰中毀滅。底比斯軍隊立即包圍了駐守在卡德米亞的馬其頓駐防軍,雅典軍隊隨即予以支援。
馬其頓的強行軍再次發揮了驚人的威力。底比斯人接到馬其頓大軍抵達的警報時,馬其頓均已經抵達了距底比斯西北僅有23千米的翁奇斯達斯(Onchestus),第二天馬其頓軍隊便以閃電般的速度突襲奪取了底比斯的城門, 混亂中6000底比斯人被殺,其他人被賣為奴隸。馬其頓軍隊憤恨底比斯人的叛賣,將底比斯夷為平地,土地則分給了其他各城邦。這個速度是驚人的,要知道當時軍隊即使只是行軍的速度也不過日行軍32千米左右,在一天之內催動一支已經長途跋涉的軍隊行軍23千米並發動奇襲,亞歷山大的統兵能力實在令人欽佩。雅典人隨即再次投降,但亞歷山大很明智的沒有處罰雅典——想要征服波斯,他就需要雅典強大的海上艦隊。
亞歷山大是個很有作為的英明君主,他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平息了希臘的騷亂。
公元前334年春天,亞歷山大渡過了達達尼爾海峽進攻波斯帝國 ,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產收入、奴隸和畜群分贈給人。有大將迷惑地問道:“請問陛下,您把財產分光,給自己留下什麼?”亞歷山大回答:“希望。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無窮的財富!”遠征前,亞歷山大認為只有希臘民族才真正具有開化的文明。隨著東征,亞歷山大逐漸認識到波斯人和希臘人同樣具有傑出的智慧和才能,因而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認為各民族應該平等地和睦相處。為了促進馬其頓人和波斯人、東方人的融合,亞歷山大和大夏貴族羅克珊娜結婚,並鼓勵馬其頓人和東方女子結婚。在蘇薩城,亞歷山大舉行了一次盛大的結婚典禮,他親自和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兒斯塔提拉結婚。同一天與被征服國女子舉行婚禮的馬其頓將士有1 萬對之多。海軍共集結了戰船160艘,陸軍集結了3萬步兵(其中重裝步兵約2萬人)和5000裝甲騎手(夥伴騎手)。為了保證遠征軍在深入波斯腹地後不至於被地中海東岸小亞細亞的波斯殘餘力量和波斯海軍截斷後路——在尼多斯海戰斯巴達艦隊被毀滅後,波斯海軍事實上再次占據了愛琴海和東地中海沿岸的制海權——他決定首先率軍右鏇,擊潰波斯的座椅。在著名的格拉尼庫斯會戰中,他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由羅得島將領門農指揮的2萬波斯騎手和2萬希臘傭兵被徹底擊敗——這是亞歷山大著名的四次大會戰中的第一次,而後大軍繼續征服了赫勒斯滂維吉尼亞,之後南進,薩蒂斯不戰而降,但米利都卻拒不投降。馬其頓軍隊的工兵在圍攻米利都戰役中起到了重大作用,7月即攻克米利都。由於波斯海軍對於馬其頓軍屢屢造成嚴重威脅,他決定征服整個東地中海沿岸,徹底控制制海權——他沒有足夠的戰鬥艦隊,更缺乏適合的人員。在巴比倫,亞歷山大還整編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將3 萬波斯青年編入馬其頓部隊,並準備繼續遠征。他計畫侵入阿拉伯與波斯帝國北面的土地,還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羅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區。
亞歷山大的軍隊與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在小亞細亞的格拉尼庫斯河(Granicus)畔首次展開會戰,希臘軍大勝不到半年即占領小亞細亞。消滅了那裡的波斯軍隊,然後又揮師北上,向敘利亞城市伊蘇進軍。他打敗了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俘獲了其母和妻女。看著大流士的豪華宮殿,亞歷山大讚不絕口:“這樣才像個國王!”
此時的亞歷山大充分顯示出了其作為民政統治者的優秀素質,它不僅親自拜訪位於西瓦綠洲的阿蒙神廟,借在埃及具有獨特地位的阿蒙神廟的僧侶之口宣揚他是埃及宗教中拉神的兒子,以宗教的方式確立了自己在埃及民眾中的地位,並在尼羅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了著名的亞歷山大里亞。這座城市他親自予以了規劃,由於大力的扶持,到公元前4世紀末,該城已經成為希臘和中東地區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在民政方面,將駐軍的管理與民政管理分開,民政管理仍利用當地居民的代表,沿用原有的統治體系管理,主要是負責提供各種貢賦,而駐軍則由馬其頓的軍官負責處理。這種對占領區軍民分治的方式在西方世界是第一次,具有偉大的歷史進步意義,而懷柔與征服相結合的手段更為後來的侵略者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榜樣。
伊蘇斯的巨大勝利並沒有讓亞歷山大沖昏頭腦,率領軍隊追擊波斯敗軍進入波斯內地,而是繼續其原定戰略,沿敘利亞海岸再次南下。阿拉杜斯(Aradus,今的黎波里附近)、比伯勞斯(Byblus)和西頓(Sidon)均不戰而降,但在提爾(Tyre),由於宗教方面的原因,提爾人堅決抵抗。圍攻戰鬥從前332年1月一直戰鬥到前332年8月,是相當漫長的,城破之日居民8000人被殺,3萬人被賣為奴隸。然而這次圍攻的勝利取得了兩個重大成就,一是波斯海軍的艦隊,以及所有腓尼基人的艦隊全部落入馬其頓的掌握,馬其頓已經獲得了地中海上的最高權力;二是徹底切斷了埃及與波斯本土之間的最後聯繫,亞歷山大在切斷了波斯陸軍與海上艦隊的聯繫後,長驅直入埃及。當時的埃及不滿波斯帝國的統治,視亞歷山大為救星。馬其頓軍隊不傷一兵一卒進入了埃及。亞歷山大在地中海沿岸尼羅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亞歷山大城,作為他偉大戰績的紀念碑。在慶功的宴會上,亞歷山大分外興奮,他說:“英雄的偉大就在於不斷開拓疆土,不斷增加權力,盡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圍攻推羅城期間,大流士三世派使者求見亞歷山大,願意出巨款、割讓半個波斯帝國贖回其母和妻女
,但亞歷山大毫不動心。
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1年春季又離開埃及返回了提爾,繼續東征。由於聞聽伯羅奔尼撒的斯巴達人有不穩定的傾向,亞歷山大把他心得到的強大艦隊派往了伯羅奔尼薩威懾斯巴達,而陸軍主力則通過奧蘭提斯Orontes)河谷直取安提阿。經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戰略機動,亞歷山大指揮的馬其頓軍隊避開了大流士防守堅固的底格里斯河要塞尼尼微(今天伊拉克的摩蘇爾),從亞述附近渡河南下,抵達了阿貝拉。在這期間,馬其頓人和希臘人中不斷有人反對繼續東進,亞歷山大鎮壓了持異議者,渡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 ,十月間在阿貝拉又與大流土三世軍隊發生戰爭。報傳蠴波斯軍隊約有四十萬人之多,有馬步、象兵,但皆被亞歷山大擊敗,大流堫三世又東逃。亞歷山大繼續前進攻克巴比倫城。他從巴比倫又東行,進入波斯本堟,占領波斯的蘇薩與波斯波利斯兩個都城,獲得大量金銀及珠寶後放砫焚毀波斯波利斯城,殺戮其居民,以栥復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縱火焚毀雅典城的仇恨。在高加米拉平原與波斯帝國進行生死決戰,馬其頓大獲全勝以後
三年間亞歷山大又鎮壓了波斯東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殺,波斯滅亡。亞歷山大自稱“太陽神之子”“巴比倫及宇宙四方之王”。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離開中亞,南下侵入印度,迅速占領了印度西北的廣大地區。他被擁為馬其頓之王、希臘王、巴勒斯坦王、埃及王及亞洲王,他的偉大夢想終獲實現。當他想進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臟地帶以及遠東地區中國等地時,士兵突然發生譁變。他們已經厭倦了長期的緊張戰爭,再加上印度的炎熱、暴雨和疾病,他們拒絕前進,要求回家。亞歷山大在萬般無奈之下,於公元前325年班師回國。歷時近十年的遠征,把印度征服部分分為三省並留駐兵而還。公元前324 年初,分兩路撤回的軍隊在巴比倫境內的奧皮斯城會師。由於長途跋涉,部隊損傷極大。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新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也稱為亞歷山大帝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它成為世界上最龐大強盛的國家。
公元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患惡性瘧疾,10天后病逝。

帝國的分裂

由於死亡的突然降臨,亞歷山大未明確他的接班人,導致王權的爭奪激烈。亞歷山大死後,希臘各國及波斯各地都乘機反抗。亞歷山大部將又互相廝梔,爭奪土地,將領們紛紛自立為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只存在了13年就四分五裂了。帝國陷入混亂狀,最後分裂為三個比較鞏固的國家。他的部將托勒密一世占領埃及及敘利亞南部,建立了托勒密王朝 ; 塞琉古一世占領了小亞細亞、 美索不達米亞及敘利亞北部,建立了塞琉古王朝 , 凱山得占據馬其頓和希臘建立了馬其頓王國 。這三個國家是後期希臘時代最強大的國家。這些後期希臘國家存在約有三礫年,羅馬於公元前146年滅亡迦太基後,又向東發展,這些國家都先後被羅馬征服。在鬥爭中,他的母親、妻子和兒女都被反對派殺死。其部將為爭奪地盤,互相混戰。
亞歷山大的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東方的城市出現了優美的希臘式雕塑和建築,東方的天文學和數學知識也傳入希臘和西方,豐富了西方的知識寶庫。亞歷山大的東征,還開闢了東西方貿易的通路。亞歷山大在東方建立的幾十座城市逐漸發展成為商業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