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

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

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1777年-1825年,1801年—1825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保羅一世之子。亞歷山大一世由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撫養,父親被殺後即位。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為維護君主專制、反對革命,亞歷山大採取自由主義的政策,設立所謂「非正式委員會」解決各類問題。1802年設各部大臣制。1803年頒布自由耕作法,宣告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奴有可能得到解放。開辦哈爾科夫大學和喀山大學。

對外政策方面,參加第三、第四次反法同盟,在奧斯特里茨、弗里德蘭的會戰中失敗。1807年與拿破崙簽訂提爾西特和約。之後得到法國支持,贏得了和瑞典土耳其的戰爭,奪得芬蘭高加索的領地。1812年擊退拿破崙對俄羅斯的遠征。1814年率領俄羅斯軍隊進擊到巴黎。不久活躍在維也納會議上,作為有力的領導人之一,結成神聖同盟1820年左右受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影響,排斥歐洲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公然推行反動政策,加強對國內和國外自由主義力量的壓制。

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傷感,又極其自尊自傲,被稱為「獅身人面像」。晚年沉溺於嚴重的神秘主義

1793年娶巴登伯國的路易莎郡主(1779-1826),俄羅斯名伊莉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有兩個女兒,但皆早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