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威農的少女

亞威農的少女

亞威農的少女,是畢卡索於1907年創作的一幅油畫,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亞威農(AVIGNON)是巴塞隆納一條妓女街的名稱,這幅畫就是他根據那一段生活的積累醞釀而作成的。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亞威農的少女
【名稱】:亞威農的少女 
【類別】:油畫
【作者】:畢卡索
【創作時間】:1907年
【尺寸】:244×233.5厘米
【現藏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作品賞析

亞威農(AVIGNON)是巴塞隆納一條妓女街的名稱,這幅畫就是他根據那一段生活的積累醞釀而作成的。所以有人說,巴塞隆納的妓院是畢卡索學美術的第一個課堂。畫中呈現五個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前面小方凳上有一掬葡萄水果。人物扭曲變形到幾乎難以辨認,完全沒有所謂體積和質感的表現,只有被粗硬的直線和微曲的弧線和色面切割成的畫面,人們只能從中依稀認出五個女體的存在。促成這一轉變的是他接受了非洲原始木雕的影響。
亞威農少女》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畢卡索與勃拉克也成了這一畫派的風雲人物。
該畫的特殊性在於畢卡索組織畫面的方式。五個女人被放在一個畫面里,如同貼上去一般,沒有被確定的空間,光也不統一,她們相互之間沒有任何一種交流關係。透視是多變的。人物都被簡化,色彩稍有變化,顏色是平塗上去的。帶水果的景物同樣被畫在一個豎起的面上。通過人體與隔開它們的空間的相互貫通,創造出了一種新的造型空間。右邊兩個女子的頭部令人想到非洲面具。另外,畫面上的挑釁性要勝過挖苦性。

作者簡介

姓名:巴伯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
生卒: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
描述:畫家
籍貫:西班牙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立體派)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的父親是個美術教師,又曾在美術學院接受過比較嚴格的繪畫訓練,具有堅實的造型能力。
畢卡索根據他青年時代在巴塞隆納的“亞威農大街”所見的妓女形象為依據。這條街以妓院林立而聞名。畫上的女人形象,就是這條街上的妓女們。但畫家最初的構思是十分複雜的。1906年5月,畢卡索與當時的女友費爾南多·奧利維爾一起去戈索爾旅行,此時他心情極佳,伏拉爾剛買下了他大部分屬於“粉紅色時期”的作品,獲得2000金法郎。戈索爾風景優美,他們度過了三個月,又同時醞釀了他的新創作。他已被巴黎畫壇視為最有前途的人,因此有一種“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感覺。他一心想畫出里程碑式的傑作來。他記得安格爾因《土耳其浴室》一畫,使他的新古典主義聞名遐邇;當年“獨立沙龍”幾乎是懷著嫉妒心理來看馬蒂斯那幅《奢求、愉悅與歡樂》的。畢卡索也悄悄地揣摸著一個主題,要以永恆的女性形象為題材。是年夏天,畢卡索已創作了一幅《穆斯林女人》。當他回到巴黎後發現,《穆斯林女人》絲毫未引起觀眾的注意。1907年初,他把描繪對象轉向當年給他以很深印象的亞威農妓院。與此同時,他又受到塞尚的感染。塞尚默默無聞地死去,可是在他死後,人們才發現他的繪畫價值,並於1907年的“秋季大廳”舉行對塞尚的悼念畫展。基於上述動機,畢索把這幅《亞威農的少女》的草圖拋了出來。
在草圖中,還出現一個海員和一個剛進門的醫學院學生。畢卡索大膽地畫了五個姑娘和兩個男人。背景是妓院的客廳或飯廳。後來幾經修改,又作了大膽的突破。畢卡索曾對人說,他討厭這個題目。因為亞威農的姑娘並非是些風姿綽約的妙齡女郎,而是一些出賣愛情的妓女,她們與畫上的女人毫無干係。這幅畫的題目是詩人薩爾蒙給起的。也許詩人根據這些裸女,才把她們與亞威農妓院聯繫起來。由於這一幅以裸體女人為主的大型油畫,與那個不光彩的亞威農背景相聯繫,使畢卡索受到了猛烈的抨擊。
在此畫的第一幅稿子上,一如前述,還有兩個男子,一個持花束,另一個從布幕後面走出來。畢卡索自己說,他原想畫一個骷髏,以強調死亡——一種罪惡生活的報應。如是這樣,似乎又多了一層“勸人為善”的意義,以符合西班牙人對花街柳巷蔑視的傳統。但後來全部改變了,以立體主義方法來表現五個裸女。
在這幅畫上,觀者多少可感覺到畫家著意於純粹的田園風趣。五個裸體女人的色調是以藍色背景來映襯的。藍色使他想起戈索爾那美麗宜人的風光。但觀眾看到的是一群幾何形變異的女人。右邊坐著的一個女人象戴上假面具一般,當她轉過身來,臉容十分可怕,就象從陰間爬出來的鬼魅,顏色卻又象烤熟了的乳豬。最左邊一個女人,正拉開赭紅色的布幕,為要展示她的姊妹們的菱形身體。她那嚴肅的表情,側面的輪廓,簡直象埃及的壁畫。中間還有一堆水果。總之,這些形象使人觀後產生作嘔感。當詩人把這些形象與亞威農相聯繫時,觀眾似乎受了侮辱一般,責罵畢卡索的鄙俗。殊不知,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竟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領域。不僅在美術上,連芭蕾舞、舞台設計、文學、音樂上,都引起了共鳴。《亞威農少女》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畢卡索與勃拉克也成了這一畫派的風雲人物。此畫作於1907年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