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利山大三世橋

亞利山大三世橋

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於1900年落成,全長107米的橋身由一個橋拱組成,橋身較低是為了不影響香榭麗舍和榮軍院的視野。

基本信息

亞歷山大三世橋
巴黎有一座特別的橋,它坐落在風光明媚的塞納河上,這就是

亞利山大三世橋亞利山大三世橋
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 ).大橋為全金屬結構,長107米,寬40米,它於1886一1890年建成,考慮到不影響兩岸的景觀,橋身建造得特別低矮。它是由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作為法俄親善的禮物,捐贈給法國的,並以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名字命名。
大橋將兩岸的香榭麗舍巴黎榮軍院廣場連線起來。橋上的燈具由小愛神托著,寓意性的海長形象構成大橋裝飾的主題。左岸兩座立柱上,有代表文藝復興時期與路易十四時期的法國標誌。右岸兩座立柱上,有象徵古代法蘭西和現代法蘭西的標誌。
交通: 捷運8線Invalides站

基本信息

亞利山大三世橋於1900年落成,有世界最美的大橋之稱,全長107米的橋身由

亞利山大三世橋亞利山大三世橋
一個橋拱組成,橋身較低是為了不影響香榭麗舍和榮軍院的視野。作為當時法俄友誼的象徵,橋以它的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利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橋的兩端、兩側,各有一個巨大的石柱,石柱上是鍍銅騎士群雕像,飛馬振翼欲揚,非常生動,是極佳的藝術品。橋的每一個入口都豎著高高的角柱。橋身是一群水生動植物圖案與一組花環圖案;橋上,做工精緻的金屬路燈在夜間更添魅力。

如果向乘船游過塞納河的人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哪座橋最漂亮?,那么絕大多數的回答將是――亞歷山大三世橋。的確,該橋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便是它的雍容氣派。在它的兩端,分別立有兩座金色的橋頭雕塑,飾以浮雕的底座將它們烘托得高高在上,格外醒目。走在橋面上,但見欄桿上、欄桿間均是精緻的雕飾,其華麗的風格,遠非其它橋樑所能及。

勝景遊覽

傳說中這是一座金色大橋,由當時在國力文化上都處於鼎盛時期的兩個歐洲強國--法蘭西

亞利山大三世橋亞利山大三世橋
俄羅斯攜手營造而成。它始建於1897年,為的是慶祝俄法同盟的建立以及巴黎世博會的到來。由時任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捐贈,並以其父亞歷山大三世之名命名。三年後的1900年,大橋竣工。開幕式上,法國各界名流雲集,沙皇也到場剪彩,將正在巴黎的舉行世博會推向了頂峰。數年後,俄國慘敗,風雲突變,沙皇命隕。法國也在兩次世界大戰後,作為一個失敗的戰勝國,最終無奈的淪為二流強國。
沿著賽納河右岸走過協和廣場,遠遠就可看見一座單孔石橋,肩負四座巨型立柱,沐浴於陽光中,橫跨在賽納河上,器宇非凡。走近大橋,只見立柱底座端坐著手持飾物的女神,其中右岸的兩座立柱上為古代法蘭西和現代法蘭西的標誌,左案的兩座立柱上為文藝復興時期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的標誌。立柱中央為法國賽納河和俄國涅瓦河的寓意性裝飾物。如果你小時候看過《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這部電影,那你一定能一眼認出那象徵涅瓦河的獅子標誌,剩下的就是賽納河。抬頭仰望,立柱的頂端矗立著鑲金的大型馬車,躍躍欲試,即將騰空而起。走上大橋,你會發現大橋上的燈具,皆由帶翅膀的歡樂小愛神所託舉。
兩側橋欄支柱的底座和其奧尼亞式的頂部也全部鑲金,與剛才的四座金色馬車互為點綴。大橋的四角,四位海中的妖神,馳騁于波濤之上,或演奏樂器、或傾聽海螺,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大橋正中,端坐著一對男女海神,頭戴金色花環,手持權杖,倚靠著橋欄端坐於橋沿之上,俯視著賽納河以及河上的行船遊人。整個大橋給人的感覺就是巧奪天工,如果說凡爾賽是將巴洛克風格在宮殿建築上發揮到了及至,那亞歷山大三世橋則是將其奢華的技藝風格在橋樑上套用之極。在一個繁華都市的河流之上,神奇的營造出了一座跨海大橋的磅礴氣勢。此時紅日西斜,灑下的陽光與賽納河中的反光交相輝映,照耀於橋上的金色飾物之上,頓覺金光四溢,漸迷人眼。當你走過寬闊的橋面,從右岸大小宮走向對岸的榮軍院,不禁產生神話中的意境,感覺海水兩向分開,蝦兵蟹將左右簇擁,自己則騰雲駕霧般駛向對岸。也許那對岸就是傳說中的幸福仙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