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中學

五龍中學

1958年學校始建,素有“蒼溪教育北大門”之稱。

基本信息

概況

五龍中學五龍中學

在距離蒼溪縣城25公里的國道212線旁,擁有一座花園式的學校,校園內芳草滿園,蒼松翠柏,綠樹掩映,曲徑交錯,清幽宜人,它以其日益壯大的規模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攀升而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這就是素有“蒼溪教育北大門”之稱的五龍中學

發展歷程

1958年學校始建於原白鶴人民公社境內新店子(英國天主教堂舊址),招收國中,設4個班,學生200人。師生一邊上課一邊搞勤工儉學,自己燒石灰、背磚、背瓦,在荒無人煙的道子坪建成初期的蒼溪縣五龍初級學校。

1959年3月遷往現址(五龍場南段128號)。

之後幾十年,五中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興校育人,不斷擴大校舍規模,逐步形成了教學區、學農區、活動區、生活區四大格局。

1972年3月開始招收高中學生;1992年,學校征地25畝,校園面積達到88畝;多方爭取資金,修建了教室、辦公室、廁所配套的國中部教學大樓,至此國中班搬離了乾打壘教室,初、高中教學區分離;

1995年9月,五龍鄉初級中學校併入五龍中學,在校學生人數達到1000人,教職工76人。

1997年,學校投資近200萬元,修建了建築面積為3450平方米的教職工綜合樓,24戶教職工搬進新居,為教職工安居樂業提供了條件。同年又修建了一樓一底的辦公樓。

2000年,學校教職工超過100人,在校學生人數超過2000人。

2000年6月,學校升格為高完中,先後修建了女生宿舍、教工俱樂部,擴建完善了男生宿舍、浴室等。

2002年修建了1600平方米配套設施完備的一流學生食堂

2004年,學校自投10多萬元修建封閉式圍牆,徹底拆除了兩幢1958年修建的乾打壘房舍(屬D級危房)。

2005年9月,學校被少年軍校四川總校命名為四川省蒼溪縣五龍中學少年軍校。同年浙水中學大部分學生分流到五龍中學,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教學班達到37個,在校人數2500人,招生區域也進一步擴大。

辦學成就

辦學近50年來,從這裡畢業的初、高中生達15000餘人,其中大學生1500餘人,中專生8000餘人,為當地培養了2000餘名農村幹部和致富能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升,躋進了全縣先進學校的行列。

1998年、1999年學校榮獲縣級 “育才選才先進單位”、“高考質量一等獎”,2001年,被廣元市教委評為“教育質量考核一等獎”。國中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台階,近五年國中升高中考試成績連續榮獲廣元市三等獎,吸引了周邊眾多的學生來我校就讀。

1999年4月成功舉辦蒼溪縣第六屆傳統項目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學校是四川省“四五”普法依法治理聯繫點之一,多次榮獲省、市、縣“依法治校先進集體”,特別是2005年1月在學校召開的全縣學校普法依法治理現場大會,推廣學校依法治校的先進經驗,吸引了眾多兄弟學校來校取經。

2000年5月,組織學生參加“中國移動通信杯”蒼溪縣首屆中學生辯論賽榮獲亞軍。2004年1月,廣元市第四屆暨蒼溪縣第二屆“鄉村青年文化藝術節”在學校成功舉行,學校獲組織獎。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依法治校先進集體”、“綠化示範學校”,“‘四五’普法先進集體”;市級“文明單位”、“德育先進集體”、“教學質量考核一等獎”、“育才選才先進集體”、“社會綜合治理模範單位”、“校風示範校”、“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的辦學業績先後被《廣元日報》、《蒼溪報》,市、縣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專題報導。學校被《全國教育名校》收錄。

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立足於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的辦學宗旨,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本著“人人有事乾,處處有舞台,時時有進步”的現代管理思路,從最佳化德育環境,最佳化教學環境,最佳化活動體系,最佳化評價機制及他們的互動效應來創設、探索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學校教育創新體系,形成“五育並舉,上下聯動,內外結合”的教育思路,構建了“領導管理育人,教師教書育人,後勤服務育人,校園環境育人,社會實踐育人”的多渠道育人途徑。

學校推行“校長全面負責,支部把關定向,行政會集體決策,教職工全程監督”的管理機制,所有基建工程和大宗物品採購、食堂小賣部的經營等一律實行公開招標,並積極推行校務、政務公開。為最佳化整合人力資源,學校本著適人適位的原則,實行一年一度的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全面推行學校聘年級組長,年級組長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課教師的聘任模式,並在此基礎上實行全方位崗位目標責任制,從處室到年級,從幹部到教職工,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分工明確,責權一體,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優勢互補。

構建“人本”磁場,凸現特色育人

五龍中學長期堅持素質教育,恪守以人為本,注意營造潤物細無聲的人文環境,注意發展個性的人本管理,強調溫暖心靈的人性關懷,不僅把這些作為一種育人理念,更把這些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實踐,使之成為可親可近的教育行為,積極構建“以人為本”的教育磁場。

1、建立“以境育人,以物育人”的物質場——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以“體現文化品位、現代氣息和人文精神”為指導思想,以“美觀、簡潔、素雅、實用”為基本要求,著眼於環境文化氛圍對師生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實現“讓每面牆壁說話,讓每個景點育人”的目標。學校先後建立了150平方米的文化長廊和藝術牆,在校園醒目的位置,張貼有激勵師生奮發向上的標語和安全、文明警示語。校園文化氛圍濃厚,美化綠化上檔次,是四川省“綠化示範校”。

2、建立“以人育人,以人促人”的機制場——民主型班級管理模式。在“以人為本”思想指導下,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合作精神、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心,是“民主型班級管理”的目的。其主要做法是建立“值日班長負責制”、“全員合作制”和“民主評估制”, 人人都有當值日班長的機會,人人都有管理的權利和服從管理、配合工作的義務,人人都能客觀公正地評價“值日班長”的管理效果。

3、建立“以人育人,以情育人”的愛心場——特別關愛工程,即做好扶貧濟困工作和後進生的轉化工作,關注留守兒童。每個學期,學校每位教職工幫扶一位貧困生和學困生,登記造冊,月匯報,期總結,確保幫扶的實效性。學校除按一定比例為貧困生減免學雜費外,還通過校團委學生會組織開展愛心捐助活動,內引外聯,多方籌措資金,讓家境貧寒的同學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打消輟學念頭,減輕精神負擔,揚起奮進風帆。

4、建立“人人參與,寓教為樂”的活動場——德育系列活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經常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舉辦各種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品德、團結競爭、拼搏進取、遵紀守法、言行文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給學生搭建道德成長的平台,編織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網路。

5、建立“依法治校、以規育人”的生活場——寄宿式封閉管理。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學校投資10萬餘元修建了圍牆,實行寄宿式封閉管理,嚴格安全檢查制度。

6、建立“規範統一,以紀育人”的紀律場——軍事化管理。自1995年以來,學校就以軍人正規化為標準,對學生實行準軍事化管理。2005年9月,學校正式被命名為少年軍校,省軍區原副政委祝貴衡少將,廣元軍分區政委以及縣級主管領導出席了掛牌儀式,這必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紀律觀念,磨練學生的意志,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教師隊伍

近年來,五龍中學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提高,其根本原因是擁有一批素質高、知識廣、業務精的教師隊伍。在培養造就優質教師隊伍工作中,學校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一是嚴把進人關,由於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近幾年來引進不少教師。在選聘過程中,學校嚴格專業基礎知識、教育教學能力測試,好中選優,從而確保選聘進來的教師能勝任高中循環教學,保持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穩定。二是加強培訓,近年來,五龍中學除了正常開展教師業務培訓、進修之外,還鼓勵教師報考教育碩士研究生。三是實施“名師工程”,學校開展以老帶新,給青年教師壓擔子,指路子。提出一年過關,三年骨幹,五年名師的要求,積極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四是嚴格考核,學校除了正常的教學過程性管理督查之外,每年都要舉行青年教師基本功考核,內容包括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教案的編寫,說課、上課及專業知識測試。另外,學校在每個學期末,還組織教師(高級教師除外)同學生一起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各學科教師分科統一考試。五是穩定教師隊伍,學校依據人本管理的理念,給教師創造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很多教師樂於在五龍中學工作,認為在五龍中學能實現自身的價值。近年來,有十多位教師在省、市級優課競賽中獲獎。

發展

提出了“以教學為中心、以高三為重點、以教研教改為突破口、以推行素質教育為目的,創建市級重點校”的目標,校正了學校的發展航向,堅持特色辦學的質量觀,培養創新型人才,引導學校高速發展。不斷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永恆的主題,及時研究解決教學改革與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強化為教學服務的意識,大力實施民心工程。學校採取得力措施落實教學常規,建立和健全學科組長的學習會議制度,組織教師互相聽評課學習,抓好大型考試後的質量分析和反饋考試,建立以班為作業組和以備課組為中心的立體責任機制,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3年,學校提出了用五年左右的時間,造就一批名師、名課程。學校領導分科靠組,加強對教材教法的研究指導;制訂了新授課、講評課、複習課的上課要求,規範了集體備課;大力加強教育科研,激發廣大教師的成就感和創新意識,努力開創學校課堂教學的新局面。2003年英語組參與的國家級課題“四位一體”英語教學法正式結題,語文組承擔的“中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方法研究於2006年即將結題。現學校正全面實施國家級重點德育課題“中華傳統美德”的子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與家長道德素質提高”的研究,這些都將為學校教育教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教職工在國家、省、市、縣發表交流文章715篇,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達350人次,尤其是今年,有38位學生獲全國“小超人”作文競賽等級獎,15位學生領到藝術等級證書。在今年高考中,我校全面完成市縣下達的目標,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中考也取得了建校以來的良好成績。

五龍中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現任校長聶啟勇說:“教育就是服務,選擇教育就是選擇奉獻,我們將以自己艱苦卓絕的勞動把五龍中學建設成為環境一流、設施一流、服務一流、質量一流的名校,讓就讀於五龍中學的學生都樹立遠大的志向,潛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都獲得成功的體驗,讓每一位家長都能分享子女進步的喜悅,讓每個家庭都能看到明天的希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