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

五鼓

古代民間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一夜分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基本信息

簡介

五種鼓。

《穀梁傳·莊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 楊士勛 疏:“五鼓者, 糜信 徐邈 並云:東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黃鼓。”

五更。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 漢魏 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雲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

亦指第五更。《晉書·良吏傳·鄧攸》:“ 攸 去郡,不受一錢,百姓數千人留牽 攸 船,不得進, 攸 乃小停,夜中發去。 吳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 鄧侯拖不留,謝令推不去。’”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序:“其夕五鼓未盡,涼風悽然。”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時秋七月中旬,見田中早稻已熟,吩咐軍士假扮作商人模樣,將車埋伏各村里,三更時分,一齊用力將禾頭割下,五鼓取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為童子時,常五鼓入塾。”

郭沫若 《前茅·哀時古調》詩之五:“五鼓、三更,關公走麥城 。”

1.

五種鼓。

《穀梁傳·莊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 楊士勛 疏:“五鼓者, 糜信 徐邈 並云:東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黃鼓。”

2.

五更。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 漢魏 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雲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

亦指第五更。《晉書·良吏傳·鄧攸》:“ 攸 去郡,不受一錢,百姓數千人留牽 攸 船,不得進, 攸 乃小停,夜中發去。 吳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 鄧侯拖不留,謝令推不去。’”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序:“其夕五鼓未盡,涼風悽然。”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時秋七月中旬,見田中早稻已熟,吩咐軍士假扮作商人模樣,將車埋伏各村里,三更時分,一齊用力將禾頭割下,五鼓取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為童子時,常五鼓入塾。”

郭沫若 《前茅·哀時古調》詩之五:“五鼓、三更,關公走麥城 。”

地區

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