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葉懸鉤子

五葉懸鉤子

薔薇科,攀援狀灌木。莖密生下向剛毛刺及棕色長毛。單葉互生,略呈圓形,長8~13厘米,寬6.5~13厘米,掌狀5深裂,裂片寬披針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五葉懸鉤子五葉懸鉤子
種中文名:五葉懸鉤子
種拉丁名:RubusquinquefoliolatusYüetLu
國內分布:產雲南貴州。生山坡.溪邊疏密林下或分冰嶺雜木林中,海拔1550—2450米。
海拔:1550-2450
亞組中文名:短柄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Alpestres(Focke)Ya;etlu
組中文名:空心莓組
組拉丁名:Sect.ldaeobatusFocke
屬中文名:懸鉤子屬
屬拉丁名:Rubus
亞科中文名:薔薇亞科
亞科拉丁名:ROSOideaeP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植物特徵

五葉懸鉤子五葉懸鉤子

攀援灌木,高約1.5米;枝圓柱形,灰棕褐色至紫褐色,幼時有柔毛,老時脫落,疏生皮刺。葉常為掌狀5小葉,橢圓狀披針形或菱狀披針形,長3一7厘米,寬1—2.4厘米,頂端慚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兩面僅沿葉脈具柔毛,邊緣有粗銳鋸齒和重鋸齒;葉柄長2-4厘米,具柔毛,小葉無柄或幾無柄;托葉線狀披針形;著生於葉柄基部,僅基部與葉柄連合或近分離,微有柔毛,常不分裂;花常單生於側生小枝頂端;花梗長2-3.5厘米,無毛;苞片與托葉相似;直徑1.5—2·厘米;花萼外面無毛,僅於內萼片邊緣具絨毛,無刺或有稀疏針刺;萼片卵狀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頂端尾尖,全緣,稀內萼片2—3淺條裂;在果期直立;花瓣卵形或橢圓形,白色,微有柔毛,幾無爪,比萼片短得多;雄蕊單列;花絲寬扁;雌蕊10-15,花柱基部和子房均有淺黃色長柔毛。果實半球形,包藏在萼內,直徑1一1.5厘米,紅色,與宿存花柱基部均具長柔毛;核長達4毫米,有皺紋。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地區

雲南貴州。生山坡、溪邊疏密林下或分冰嶺雜木林中,海拔1550—2450米。[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