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敦村

五桂敦村是一個村子的名字,位於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

地理位置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位於湖北省英山縣北部,境內風景秀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北宋活字印刷發明家——畢升的故鄉。
人文環境:
英山縣五桂墩村每年的茯苓產量可達百萬千克,被譽為“茯苓之鄉”,同時五桂墩村也是聞名世界的中國四大發明家之一,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出生地。早在北宋年間五桂墩村的茯苓就馳名海內外。
茯苓是一種名貴藥材,性味甘平,具有滲濕、健脾、安神等功效,對腎炎、水腫的療效極高,且有利尿功能。鄂東大別山區均有出產,尤以五桂墩村一組水家山‘‘田氏茯苓”為冠,馳名中外,出口東南亞國家。昔日五桂墩村山民採用單純種植的簡單模式。茯苓食品已被如今採用了科學方法,成功地研製出了茯苓保健食品。如茯苓酒、茯苓茶、茯苓山楂汁等產品。也讓茯苓,這個被人們譽為“神的食品”的健康藥材,走入千家萬戶。
畢升故里人傑地靈 , 紅花水庫大壩風光無限。一道道桑田美無限,原生態藥材遍大地。勤勞智慧的五桂墩村人正以熱情好客的人文風情迎接八方來客。

發展歷程

五桂墩村原先由於地處偏僻,交通閉塞,導致經濟發展嚴重滯後,是個地道的貧困小村。為摘掉這頂貧困帽子,歷屆村支兩委想方設法,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先後種植蠶桑,百合、天麻、西紅柿,最終立足於豐富的松木資源種植茯苓,引領村民發家致富。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五桂墩村種茯苓已是享譽周邊,輻射省內外,老百姓的生活是芝麻開發節節高,邁入了小康,這主要得力於村支兩委的正確領導,採取了“一早、一廣、一新”措施發展茯苓產業。一是種植早。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在村支兩委帶領下,五桂墩村就開始試種茯苓,經過多年的艱苦探索,80年代就初具規模,五桂墩村村民不滿現狀,繼續開拓創新、提升產業效益,如今已發展成種植、育種、銷售、加工一條龍產業,成為了全鄉乃至全縣的龍頭產業。二是種植廣。村支兩委實行技術共享,資金幫扶政策,帶領全村廣泛種植茯苓。如今“種茯苓、共致富”已成為全村人的共識,全體村民無論老少都積極從事種茯苓。例如當地一些七八十歲高齡的老村民,他們樂觀生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依然樂於茯苓育種這項事業。

人文環境

五桂墩村村民不僅在本村廣泛種植蠶桑發展紡織業,還大力發展原生態茯苓種植等核心藥材事業,更是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科技致富的精神,在周邊的甲地河、岩河嶺、過路灘、楊柳鎮等鄉鎮大力推動茯苓產業。年輕有為的五桂墩村一組水家山田氏家族以田松為首的能幹精英更是將茯苓事業發展到省外,在福建廣東等省投資建立種茯苓基地,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以茯苓為支柱,大力發展天麻產業,成為全村致富的領頭雁。三是技術新。五桂墩村注重科技創新,從北京科學院引進原種,結合多年實踐經驗、精心育種,開發出了自己的種苗品牌產品,單個茯苓重達120餘斤,周邊市縣慕名紛紛來購種,產品暢銷蘄春縣、霍山縣、羅田縣、六安市等縣市。五桂墩村村民依靠自己的勤勞,智慧,大力發展茯苓產業,積極發家致富,目前人均年收入高達9800多元。截至2012年2月,五桂墩村已完成79公里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工程,徹底改變了交通落後面貌,為茯苓產業深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五桂墩村已成為享譽國內外最著名的的原生態茯苓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