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台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基本信息

簡介

五台山佛光寺佛光寺一景

佛光寺,位於五台山縣城北三十二公里的佛光新村山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坐東向西,依山勢起伏而建,三面環山,整個寺廟圍裹在蒼松翠柏之中,寺前是山下平原,豁然開朗。

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時期,時寺況興盛,聲名遠揚長安敦煌等地,在日本東南亞地區頗有影響。唐武宗(公元841-846年)滅佛法時,佛光寺遭到破壞,現存東大殿,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77年)重建,殿內塑像壁畫石刻,殿外墓塔、經幢,都是唐代遺物,價值連城。
佛光寺內殿宇高宏,布局舒朗,主從分明,整個寺院由三個院落組成,一院最低,三院最高,二院花香噴溢,環境最美。寺內東大殿是唐代遺物,背依冊踞高台,雄偉古樸,可俯覽全寺。此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外觀簡樸,門窗、牆壁、斗拱、柱額等皆用朱色土塗染,設有裝飾彩繪;大殿結構精巧,斗拱粗壯、梁枋嵌削規整;殿頂鋪蓋板瓦,脊料用獸開黃綠色琉璃瓦,屋脊兩端矗立一對高大雄健的琉璃鴟吻。整個大殿顯得勁健綺麗、氣度不凡。

位置

在山西五台縣城東北32公里佛光山腰。寺因勢建造,坐東向西,三面環山,唯西向低下而疏豁開朗。寺區松柏蒼翠,殿閣巍峨,環境清幽。寺內建築高低錯落,主從有致。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隋,唐寺況興盛,遠及日本。原有方要建築彌勒大閣,寬七間,高約32米。唐武宗於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禁止佛教,寺宇被毀,宣宗繼位後復佛法,至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現存六角形祖師塔,形制古樸,是北魏遺物。山腰的東大殿,雄偉壯麗,為唐代所建,前院文殊殿為金代建築。其餘山門(即天王殿),伽藍殿,萬善堂, 香風花雨樓及廂房,窯洞等建築,皆明,清重樓,是我國古建築中的傑作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內還有唐代塑像,壁畫,石幢,墓塔,漢白玉雕像等。石幢兩座,平面八角形,一在東大殿前,唐大中十一年前造;一在前院當中,唐乾符四年(877年)造。唐代是我國佛教發展發極盛時期,佛光寺的文物是我國唐代佛教藝術的精華。

分類

文殊殿在佛光寺內前院北側。金天會十五年(1137年)建。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單檐懸山式屋頂。形制特殊,結構精巧,是金代以前的我國古建築中少見的一例。 檐下補間鋪作斜拱寬大,猶如怒放的花朵,具有遼金建築的特徵。為擴大殿內空間面積,前後兩槽均用長中專之間用斜材遞負荷, 構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為我國古建築中所罕見。殿頂脊中琉璃寶剎,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燒造,形制秀麗,色澤渾厚。 殿內佛壇上塑文殊菩薩及侍者塑像六軀,面相秀潤,裝飾富麗,是金代的雕塑遺物。 殿內四周牆壁下部,繪有五百羅漢壁畫,是明宣德年間的作品。

東大殿在佛光寺內東向山腰。雄偉古樸,居高臨下,俯瞰全寺,為寺內主要建築。根據殿前石幢刻字與殿內梁架上題記核證,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彌勒大閣舊址上重建。 殿前基址甚高,有片石砌築,其上築以台基。殿向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單檐四阿頂形制。前檐當中五間安有大型板門,兩盡間及兩 山後間安直樓窗,便於殿內後部採光。殿內外柱上有古樸的斗拱托上部梁架和深遠翼出的屋檐。殿內天花板將梁架分為明狀(露明梁架)和草狀(隱蔽梁枋)兩部分。梁枋嵌消規整,結構精巧,局部還保存有早期彩繪痕跡。殿頂全用板瓦仰俯鋪蓋, 脊獸全為黃綠色琉璃藝術品,一對高大的琉璃鴟吻矗立在正脊兩羰,使殿宇更加壯麗勁健。殿內佛壇寬及五間,滿布彩塑三十五尊,比例適度,軀體自如, 面形豐滿,線條流暢,都 是唐代作品;五百羅漢則為明代補塑。 各間皆有主像一軀,分別為釋迦佛,彌勒佛,彌陀佛及普賢, 文賢,文殊二菩薩。主像兩側及前面各有脅待菩薩和供養菩薩,並有待者牽引獅象。佛壇兩角,有金剛待立。 壇上還有施主寧公遇坐像和主持修建的願誠和尚像。此殿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是我國現存唐代木構建築中的代表作。

祖師塔在佛光寺內東大殿南側。是北魏孝文帝時建佛光寺的初祖禪師塔。塔身古樸,用青磚砌築,高約8米。 平面六角形,兩層,第一層中空,正西面開門,門上有火焰形券拱, 塔檐用磚疊澀壘砌。上層各角砌有束蓮式倚柱,正面飾以火焰式券拱假門,側面雕磚破子樓窗,頂部置有覆缽,蓮瓣及寶珠。無論外觀形制, 局部裝飾和細部手法,均屬北魏遺構,這是佛光寺創建時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實物。

唐塔山西五台縣佛光寺東山腰和西北塔坪里。共七座,其中四座為唐塔。手法古老,形制特殊,為唐塔中所罕見。解脫禪師塔在寺西北塔坪里,唐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建,方形,兩層,總高約10米。基座束腰須彌式,塔身中空,正面有券拱門,塔內上部為疊澀藻井。塔剎有剎座覆缽及受花,寶珠已不存。無垢淨光塔不在寺東山腰,天寶十一年(752年)建,平百八角形,束腰須彌座,塔向殘壞,塔內出土的漢白玉雕像(佛,菩薩,第子,金剛等),都是建塔時的原作,比便適度,面形豐滿,線條流暢,是優秀的藝術品。志遠和尚塔在寺東山腰,會昌四年(844年)建,八角形基座,上砌圓形覆缽式塔身,形體秀美,西向辟門,塔剎殘壞。這種形制的唐塔,為國內孤例。大德方便和尚塔在寺東山腰,貞元十一年(795年),平面六角形,通高4米,西向辟門,塔剎殘壞。門外北向嵌有塔銘刻石,記載頗詳。唐代以前我國古塔多為方圓兩種形制,六角或八角形者頗為少見,佛光寺墓塔恰好彌補了這個缺陷。

文化

佛光寺是1937年6月由中國營造學社調查隊梁思成等人發現的。梁思成曾撰文《記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築》,登載於《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七卷一、二期。他寫道:“1937年6月,我同中國營造學社調查隊莫宗江、林徽因、紀玉堂四人到五台縣城後,不入台懷,折而北行,徑趨南台外圍。騎馱騾入山,在陡峻的路上,迂迴著走,沿倚著岸邊,崎嶇危險,下面可俯瞰田隴……到了黃昏時分我們到達豆村附近的佛光真容禪寺,瞻仰大殿,咨嗟驚喜。我們一向所抱定的國內殿宇必有唐構的信息,一旦在此得到一個實證了。”在談到測繪艱難時梁思成繼續寫到,“照相的時候,蝙蝠見光驚飛,穢氣難耐,而木材中又有千千萬萬的臭蟲(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我們早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頂內,與蝙蝠臭蟲為伍,或爬到殿中構架上,俯仰細量,探索惟恐不周到,因為那時我們深怕機緣難得,重遊不是容易的。這次圖錄若不詳盡,恐怕會辜負古人的匠心的。”測繪攝影工作完畢後,“七·七”事變已經爆發,全部圖稿費盡了周折才帶回北平。自1937年以後的7年間,梁思成先生一直在撰寫這些測繪報告,心中無比擔憂這名剎的存亡。1949年後得知佛光寺不僅尚存,聽說毛澤東還在那裡住過幾日。梁思成先生在文章中講:“這樣,佛光寺的歷史意義更大大增高了,中央文化部已撥款修繕這罕貴的文物建築,同時還做了一座精美的模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