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鎮

五公鎮

五公鎮位於饒陽縣城南12公里處,北距京津均240公里,東臨秦、唐、滄開發區,西距省會石家莊110公里,京九鐵路貫穿全境,距大廣高速出口僅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五公鎮轄21個行政村,面積64.2平方公里,耕地7.32萬畝,總人口3.67萬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五公鎮是全國著名勞動模範耿長鎖的家鄉,是饒陽的南大門,全鎮轄21個行政村,人口36875人,轄區面積64.2平方公里。五公鎮黨委、政府憑藉良好的地域優勢,發揚老模範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大力實施“工業立鎮、農業強鎮、商貿興鎮”戰略,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止到2008年底五公鎮鄉鎮企業1362家,私營企業67家,個體工商戶1295家,從業人員8713人。2008年實現工農業產值18871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658.3萬元。該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起了蛋禽養殖、大棚溫室、繁種、生豬飼養、稀有皮毛動物五大產業化基地,五大產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70%以上。2007年,又新建了南善奶牛、鄒村奶牛兩個養牛基地,100畝果園實現了改良改造,農業產業化受市委表彰。

五公鎮始終把黨的建設與精神文明放在首位,強班子、帶隊伍,講文明、樹形象,先後有2個村被市委命名為“紅旗黨支部”,1個村成為省級“文化示範村”,1個村成為省級文明村,8個村成為市級文明村,1830戶成為市級文明戶。五公鎮先後被河北省命名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計畫生育先進單位”,被市委命名為“六個好黨委”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民主政治建設先進單位”,成為衡水市“十強鄉鎮”和“文明示範鄉鎮”。

地理位置

北距京津均240公里,東臨秦、唐、滄開發區,西距省會石家莊1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鐵路貫穿全境,石黃高速饒陽出口距縣境僅10公里。

鄉鎮沿革

1953年建五公鄉,1958年建紅旗公社,1984年改為五公鎮。1996年南善鄉併入。1997年,面積64.2平方千米,人口3.6萬。

行政區劃

五公鎮轄五公、元予、耿口、宋橋、楊各莊、南官莊、王橋、鄒村、高橋、沃地、南馬、北馬、北保、北官莊、南善、北善、南張保、許張保、西保、賈張保、北張保20個行政村。

轄區代碼

代碼131124102:~200 五公村 ~201 鄒村 ~202 南官莊村 ~203 東送駕莊村 ~204 楊各莊村 ~205 王橋村 ~206 宋橋村 ~207 高橋村 ~208 園子村 ~209 耿口村 ~210 南善村 ~211 北善村 ~212 南馬村 ~213 北馬村 ~214 南張保村 ~215 北張保村 ~216 許張保村 ~217 賈張保村 ~218 西張保村 ~219 沃地村 ~220 北官莊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引

總人口 38711
19424
19287
家庭戶戶數 9425
家庭戶總人口(總) 38508
家庭戶男 19328
家庭戶女 19180
0-14歲(總) 8358
0-14歲男 4239
0-14歲女 4119
15-64歲(總) 26664
15-64歲男 13531
15-64歲女 13133
65歲及以上(總) 3689
65歲及以上男 1654
65歲及以上女 203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8487

基礎設施

有總容量145萬千瓦變電站兩座,農行、工行、信用合作聯社在五公均有分支機構,全鎮21個村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

經濟概況

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按照“全黨抓經濟、龍型為主線、重點抓工業、關鍵抓項目”的指導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時俱進,強力爭先,在全鎮形成了“全力以赴抓經濟,千方百計上項目,全民動員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全鎮工業經濟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先後建成了6個集工業、商業、貿易、農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業為一體的多功能工業小區,形成了以紡織印染、鐵路配件、電線電纜、農產品加工四大優勢行業為主體的工業經濟新格局。

工業經濟

2010年,全鎮社會生產總值完成25.15億元,同比增長17.7%;固定資產投入完成2.621億元,同比增長52.3%;財稅收入達810.12萬元。該鎮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抓好工作:一是著力建設“工業擴張型”新五公。為實現鎮域經濟的跨越發展,該鎮大力實施了“工業強鎮、特色興鎮、產業富鎮”三大戰略。該鎮高標準建設了北官莊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鄒村電線電纜生產基地。截止目前,北官莊創業基地一期規劃面積已達1.1平方公里,入住企業25家,補償電容、高鐵支架和各種連線線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成為全國鐵路配件四大生產基地之一。全鎮擁有私營企業36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初步形成了鐵路配件、電線電纜、機械製造、農產品加工等四大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15.6億元。

五公(北官莊)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經過20年的發展壯大,形成了以鐵路配件、紡織兩大產業為主體的發展格局,部分鐵路配件產品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成為全國鐵路配件重要生產基地。小區內現有企業21家,著名的饒陽冀勝鐵路電務器材有限公司就位於基地內,企業總資產達到1500多萬元,占地16000平方米,主要產品有補償電容、軛流變壓器、鐵路調諧設備引接線、複合電纜槽等四大系列、30多個品種,產品廣泛套用於京秦、哈大、秦沈、大秦、廣深等鐵路幹線。

農業經濟

五公鎮著力建設“農業增效型”新五公。該鎮培育壯大了蔬菜、畜牧、葡萄三大特色產業。到2011年,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棚室總數達到10500個,其中葡萄大棚達1000多個,畝均純收入達到了3萬多元;綜合養殖小區達到了28個,蛋雞存欄45萬多隻,生豬存欄3萬多頭,特種養殖達到了9萬多隻,投資4000多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騰祥奶牛場,共引進優質高產奶牛800頭。

社會事業

五公鎮著力建設“民生和諧型”新五公。該鎮始終把惠及民生、民眾滿意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解決了民眾關注的行路難、吃水難、看病難等熱點、難點問題。同時積極關注五保戶、低保戶及優撫對象,不斷完善救助體系,保障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全部實現了應保盡保。到2011年,該鎮擁有鎮衛生院2所,個體門診46個,另外投資300餘萬元,建成了占地7500平方米敬老院,妥善解決了老人晚年生活的問題。著力建設“平安穩定型”新五公。該鎮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的落實,投資5萬元在鎮區主要路口、人員密集場所安裝了23個攝像頭,有效地震懾了犯罪,保證了全鎮社會治安的持續穩定,為全鎮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

政府領導

領導分工

五公鎮黨委、人大、政府領導分工

公鎮黨委政府、人大、政府共有領導職數11個,現有9人,分工如下:

一、黨委書記劉金圈:負責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二、黨委副書記、鎮長郭勝超:協助鎮黨委書記抓好全面工作,負責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抓好民政工作。

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葛愛兵:主管黨建、紀檢、監察、組織、宣傳、政務公開、政協工作,協助鎮黨委書記抓好黨建工作。

四、人大主席張興茂:主管人大、農業農村工作(農業、畜牧、林業、水利、蔬菜、扶貧)、辦公室工作,協助趙玉傑抓好計畫生育工作。

五、黨委委員、副鎮長董登嶺:經委、招商引資、工會、環保、安全生產工作,協助鎮黨委書記抓好經濟工作。

六、黨委委員、武裝部長趙玉傑:負責武裝、民兵、計畫生育工作,協助董登嶺抓好經委、招商引資工作。

七、黨委組織委員杜國強:負責組織、科技、勞務輸出、青年團工作,協助黨委書記抓好黨建工作,協助李兵站抓好宣傳工作。

八、黨委委員鄭娜:負責婦聯工作,協助杜國強抓好組織工作。

九、副鎮長李兵站:負責政法、宣傳、土地、工商、電力、統計、文教、衛生、新農村建設,協助張興茂抓好農業農村工作,協助董登嶺抓好北官莊工業園區工作。

領導簡歷

劉金圈,男,1964年8月出生,官廳鄉套里村人,1989年1月入黨,1982年4月參加工作,大專文化,河北省委黨校畢業。

1982.04-1986.01 饒陽縣水利局科員

1986.01-1990.12 饒陽縣南善鄉政府水利員

1990.12-1995.12 饒陽縣南善鄉政府財政所工作(1992.12轉乾)

1995.12-1996.02 饒陽縣南善鄉政府副鄉長

1996.02-1997.04 饒陽縣財政局黨組成員(副科)

1997.04-2003.04 饒陽縣財政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2003.04-2010.09 饒陽縣五公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10.09至今 饒陽縣五公鎮黨委書記

郭勝超,男,1969年4月出生,里滿鄉大送駕莊村人,1994年8月入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大專文化,衡水教育學院中文專業畢業。

1989.07-1994.11東里滿國小老師

1994.11-2002.07縣委組織部工作

2002.07-2006.09縣委副科級組織員

2006.09-2008.12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2008.12-2010.09縣委正科級組織員、組織部副部長

2010.09至今五公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