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河[寧夏固原市涇源縣二龍河]

二龍河[寧夏固原市涇源縣二龍河]

中國共有7條名為二龍河的河流,分別為寧夏涇河二龍河、黑龍江二龍河、台灣宜蘭二龍河、廣西金秀二龍河、廣東增城二龍河、遼寧鐵嶺二龍河、遼寧鳳城市二龍河,這些河流在社會發展、人類生活和生態維護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寧夏涇河二龍河

基本信息

寧夏二龍河寧夏二龍河
二龍河是涇河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它位於涇源縣城南30公里老龍潭深處。它之所以稱為二龍河,是因為有兩條支流蜿蜒相匯於此,故得名。二龍河從源頭一出,水勢湍急,斗折蛇行,似羅帶飄動在山谷間,其周圍是六盤山自然保護核心區,由此輻射保護面積20萬畝。1982年在這裡出土了一根長20米,直徑82厘米,樹齡300多年,距今7000多年的松杉古木,由此說明史前期這裡原始森林茂密浩瀚。現今這裡的天然次生林繁茂皆源於此。

旅遊資源

六盤山"天然博物館"的美名也集中體現在這裡。萬木叢中有松、松、櫟、楊、柳及箭竹等植物788種,憩息動物213種,有金錢豹、木麝、豹貓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還有紅腹錦雞、草鷺、綠翅鴨、白尾鷂、金腰燕及金蝠蛾(冬蟲夏草)、波紋水蠟蛾、絲帶蛾黑鳳蝶等,在國內甚為珍奇,是一處天然的“動植物園”。

值得一提的是六盤山國營林業管理局二龍河林場工人在這裡養殖的紅鱒魚為世界名貴魚種,在我國除黑龍江林管區飼養成功外,其他地方尚無成功的例子。這種魚遍體黑斑,無刺,要求在低溫,長流水(過水)中飼養,其肉質、營養價值不亞於燕窩、熊掌,是魚類中的佼佼者。 二龍河域內林茂竹翠,奇峰綿延,水秀山碧,錦繡似畫,清碧無染,靜謐恬然,不似桃源,而勝似桃源。那山光水色,那花香鳥語,千般幽雅,萬種風韻,把自然的造化和人工的刻意溶為一體,分外妖嬈。
傳說一:涇河龍王家族深居老潭時,老龍王讓兩個兒子分別住在這裡,亦稱二龍河。
傳說二:涇河龍王的大兒子虐待洞庭湖龍女被錢塘龍王打敗後,再無顏回涇河龍宮,便到二龍河深處的鬼門關修身養性去了。而他的弟弟則繼承了王位,並經常去鬼門關看望哥哥,勸說他反悔思過。

2.黑龍江二龍河

黑龍江二龍河黑龍江二龍河
黑龍江右岸二級支流,位於漠河縣東北部。發源於額木爾山東麓,由南向北,流經依林、龍河林場,注入額木爾河。全長65公里,河寬15米,水深0.6米,流域面積1270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結冰期。流域分布有落葉松、樟子松、樺、楊等原始森林,建有多座林場。

3.台灣宜蘭二龍河

河流概況

台灣宜蘭二龍河台灣宜蘭二龍河
二龍河是得子口溪的中游名稱,在宜蘭縣境內。全長近20公里。河流寬闊,水量豐富,是流域內魚米產業的生命河流。
起源自雪山山脈烘爐地山,匯流福德坑溪、金面溪、林美溪、武暖大排、湯圍溪、十股溪、武營溪與猴洞坑溪等支流,流經宜蘭縣礁溪鄉、壯圍鄉與頭城鎮,中游部份被稱作二龍河,下游則稱為竹安河,在頭城鎮竹安溪口出海匯入太平洋。
流域內多豐富旅遊資源,二龍橋、二龍村等均為旅遊勝地,尤其是每年端午節的拔龍船(賽龍舟)節日。這種活動是為了祭奠淹死在河水中的魂靈而不是為了紀念屈原,外人及女子不得參與。這種賽事屬民間自發活動。參與的村莊不多,淇武蘭與洲子尾兩個村莊舉辦,已有200多年歷史,在漢族居民遷徙進山之後仍繼續舉辦。
流域內農業發達,是台灣著名的魚米之鄉。交通便利,有火車路過,柏油路可直達每一個村落。宜蘭公車④路車亦路經此地。

災害治理

二龍河因為長期沖刷,河床海拔較低,遠低於太平洋海平面,導致河水流淌不暢,常常發生災害。上世紀1990年代到2010年,台灣地方政府投入巨資分期治理,轉危為安。
旅遊須知
全程免費,旅費食宿費自理,全年無休。
路線
礁溪火車站 → 溫泉路 → 左轉中山路一段 → 見興農路(宜4線)路牌,左轉直走 → 經私立竹林養護院,再直走 → 二龍河

4.廣西金秀二龍河

廣西二龍河漂流廣西二龍河漂流
二龍河發源於大瑤山大峽谷內,河水量足、落差大、水流急,水質清澈可飲,流經著名的旅遊勝地月皇嶺與月泗嶺之間。兩岸群山莽莽,雲霧繚繞,二龍相會氣勢磅礴。沿途奇花異草如大紅的水柳花,變色杜鵑花等,岸畔古樹懸藤,懸崖絕壁之處常見猿猴攀懸,內有二十一灘十八清潭,沿岸可欣賞到大瑤山的雄姿美景,流域森林覆蓋率為96%。漂流區域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西北部,從323國道可達,起始點距縣城約60千米。漂流河段為二龍河,全長約8公里,漂3-4小時,每年4月底至10月上旬營業。

5.廣東增城二龍河

增城小樓鎮境內,幹流全長22多公里,流域122平方公里,河坡度2.8‰,從西向東流過小樓鎮全境。

二龍河(舊名澄溪河)是小樓鎮的主要防洪排澇河涌,它發源於增城市銅鑼山,順地勢向東北流經沙崗、田心、潭村、太平、東境等。

6.遼寧鐵嶺二龍河

鐵嶺縣境內催陣堡鄉的凡河支流二龍河,因河頭髮源地被過度開墾,河水流量逐步縮小,流域逐漸萎縮。

7.遼寧鳳城市二龍河

發源於全國生態建設示範村鳳城市大梨樹村,沿著桓蓋公路,穿過瀋丹高速公路,在鳳城市二龍工業園區旁匯入愛河的二級支流南大河, 最後注入鴨綠江。曾因長期缺少治理變得河床淤積、缺堤少防、河水污染,旱季缺水,汛期來時又常常水患成災,現經過治理情況好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