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瓣膜替換術

二尖瓣瓣膜替換術

醫學詞語,一種心臟病症狀。

疾病症狀

二尖瓣病變二尖瓣病變

通常情況下,從初次風濕性心臟炎到出現明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症狀可長達20年;一旦發生心力衰竭,則進展迅速。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者可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輕度不適感。

嚴重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常見症狀有:勞動性呼吸困難,疲乏,端坐呼吸等,活動耐力顯著下降。咯血和栓塞較少見。晚期右心衰竭時可出現肝臟淤血腫大,有觸痛,踝部水腫,胸水或腹水

急性者可很快發生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水腫。

疾病體徵

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關閉不全

1、心臟聽診心尖區會收縮期吹風樣雜音,響度在3/6級以上,多向左腋傳播,吸氣時減弱,返流量小時音調高,瓣膜增厚者雜音粗糙。前葉損害為主時,雜音向左腋下或左肩胛下傳導;後葉損害為主者,雜音向心底部傳導。可伴有收縮期震顫。心尖區第一心音減弱,或被雜音掩蓋。由於左心室射血期縮短,主動脈瓣關閉提前,導致第二心音分裂

嚴重二尖瓣關閉不全者可出現低調的第三心音。聞及二尖瓣開瓣音提示合併二尖瓣狹窄,但不能除外二尖瓣關閉不全。嚴重的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由於舒張期大量血液通過,導致相對性二尖瓣狹窄,故心尖區可聞及低調,短促的舒張中期雜音。肺動脈高壓時,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
2、其他體徵動脈血壓正常而脈搏較細小。心界向左下擴大,心尖區此刻觸及局限性收縮期抬舉樣搏動,說明左心室肥厚和擴大。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衰竭時,可有頸靜脈怒張,肝臟腫大,下肢浮腫

手術種類

1、瓣膜修復術: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天然瓣膜。適用於二尖瓣鬆弛所致的脫垂;腱索過長或斷裂;風濕性二尖瓣病變局限,前葉柔軟無皺縮且腱索雖有纖維化或鈣化但無攣縮;感染性心內膜炎二尖瓣贅生物或穿孔病變局限,前葉無或僅輕微損害者。
2、人工瓣膜置換術:置換的瓣膜有機械瓣和生物瓣。機械瓣包括球瓣、浮動碟瓣和傾斜碟瓣,其優點為耐磨損性強,但血栓栓塞的發生率高,需終身抗凝治療,術後10年因抗凝不足致血栓栓塞或抗凝過度發生出血所致的病死和病殘率可高達50%;其次,機械瓣的偏心性血流,對血流阻力較大,跨瓣壓差較高。生物瓣包括豬主動脈瓣、牛心包瓣和同種硬腦膜瓣,其優點為發生血栓栓塞率低,不需終身抗凝和具有與天然瓣相仿的中心血流,但不如機械瓣牢固。3~5年後可發生退行性鈣化性變而破損,10年後約50%需再次換瓣。

人工瓣膜

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關閉不全

二尖瓣瓣膜替換術是治療二尖瓣關閉不全常用的一種手術方法,但目前瓣膜替換術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仍較多,因此在瓣膜病變許可的條件下應爭取施行整形修復術,不宜首選瓣膜替換術。但如瓣膜損壞嚴重,瓣葉纖維硬化,增厚攣縮,活動度喪失或瓣下組織鈣化,病人自身瓣膜無法修復者,則需作瓣膜替換術。
人工瓣膜進入臨床套用是近代胸心外科學的一個重大發展。近30年來,通過 醫學 和工程技術人員不斷努力鑽研,推陳出新,先後已有數十種人工瓣膜問世。

理想的人工瓣膜應具有:

⑴ 血流動力學性能良好;

⑵ 不產生血栓;

⑶ 對人體組織相容性好;

⑷ 對血液成份破壞極少;

⑸ 植入操作方便;

⑹ 經久耐用,不變形,不損破,不斷裂;

⑺ 不騷擾病人。

二尖瓣狹窄二尖瓣狹窄

現有的人工心臟瓣膜尚未全部滿足上述要求,有待於進一步改進提高。

現有的人工機械心臟瓣膜均尚未能消除術後並發血栓栓塞的可能性,因此術後需長期或終生抗凝治療。
人工生物瓣膜在發展過程中曾套用過多種自體、同種異體和異種組織和滅菌及貯藏方法。臨床引套用較多的有豬主動脈瓣、牛心包瓣和同種硬腦膜瓣。

人工生物瓣膜為中心血流型,接近於正常人工瓣膜功能,血流動力學性能良好,對血液成份破壞極少,血栓栓塞發生率低,術後無需終身抗凝,從而避免因抗凝藥物逾量引起的出血併發症,適用於有出血傾向、育齡婦女和邊遠農村地區不便於進行抗凝治療的病例。

人工生物瓣膜的最大缺點是生物組織退行性改變引致瓣膜鈣化、僵硬、破裂、衰敗、喪失功能,需再次施行替換術。

套用人工生物瓣膜施行二尖瓣替換術後,在使用的病例中瓣膜衰敗的一年發生率平均為2%,瓣膜替換後5年衰敗率有加速增長的趨勢,15歲以下的病例生物瓣膜衰敗的發生率更高,有的病例在術後1年半即呈現瓣膜衰敗。近年來已開始研製用液氮冷凍保藏並保存細胞活力的同種新鮮主動脈瓣製成的人工生物瓣膜。術後10年隨診,這種生物瓣膜衰敗的發生率明顯降低,耐用性能得到顯著改善。

操作技術

前胸中線切口,縱向鋸開胸骨。切開心包,顯露心臟。全身肝素化後經右心耳、右心房切口插入上、下腔靜脈引血導管或單根右心房引血導管,升主動脈插入給血導管,建立體外循環降低全身體溫到25℃左右,心包腔內注入冷生理鹽水進一步降低心肌局部溫度到15℃左右。阻斷升主動脈,於升主動脈根部加壓注入冷心臟停搏液。在房間溝處作左心房長切口顯露左心房和二尖瓣。左心耳如有血栓即予剝除。

檢查二尖瓣病變情況,如瓣膜損壞嚴重不宜作整形修復術,則需行瓣膜替換術。於前瓣葉游離緣中部用蚊式鉗或牽引縫線將前瓣葉拉緊,先在前瓣葉基部距瓣環約2~3mm處作切口,一般瓣葉組織在此處仍較柔順且便於操作,然後用刀或剪沿瓣環並與瓣環保持2~3mm的距離處切開並切除前後瓣葉,在交界部位尚需切除腱索和乳頭肌頂部。

切除二尖瓣後,用瓣環測定器測量瓣環大小,根據病人年齡、性別、社會及經濟情況和瓣環大小,選用適當種類和尺寸和人工瓣膜。用兩端各帶無創傷縫針的0號滌綸縫線加滌綸小墊片12~16針,分別從心房面進針穿越瓣環於心室面出針。放置上述褥式縫線時應注意縫線間距均勻分布於環周全長,放置每對褥式縫線後均需分別用蚊式鉗依序夾住,避免縫線互相搞錯。放置好全部瓣環上縫線後,再逐一將每對褥式縫線精確地依序穿過人工瓣膜縫圈上的相應部位,然後將人工瓣膜推送入瓣環部位,同時收緊每一根褥式縫線,檢查縫圈已與瓣環貼緊後逐一結紮縫線。每根褥式縫線應打結5~6個。剪除縫線時殘留的線結不宜過長,以免嵌入瓣口。

另一種縫法是先用1針帶墊片縫線將瓣環與人工瓣膜縫圈縫合固定後,將人工瓣膜送入瓣環部位,然後分別用縫線兩端連續縫合瓣環與縫圈。為了使人工瓣膜放入左心室腔後不影響血流通暢,應按不同類型人工瓣膜的結構選定人工瓣膜置放的最佳方位。選用傾斜碟瓣者宜將瓣膜開啟的大口對向左心室後壁;選用豬主動脈瓣者則將右冠瓣靠近心室間隔;選用牛心包瓣者則將架腳避開左心室流出道。人工瓣膜縫合完畢後,通過過人工瓣膜口放入細導管或經左心室心尖部小切口放入導管排除左心腔內殘留氣體。縫合左心房切口,放鬆主動脈阻斷鉗,並於升主動脈根部插入排氣針,心臟恢復有力搏動,體溫升高到35℃左右,停止體外循環,攏除引血和給血導管,縫合心包切緣,在其下方保留小口供術後引流之用。心包腔內和前縱隔各放引流管一根,用金屬線縛扎固定胸骨。手術切口分層縫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