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橋西北路社區

二仙橋西北路社區

二仙橋西北路社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東路15號附66號,北至成都機車廠、西至八里莊路、西北路,與八里莊社區邊界為界,東至二仙橋東路,南至二仙橋路。

基本概況

二仙橋西北路社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東路15號附66號,北至成都機車廠、西至八里莊路、西北路,與八里莊社區邊界為界,東至二仙橋東路,南至二仙橋路。社區面積約1.1平方公里,社區常住人口戶4473戶,人口11093人,流動人口7115人,殘疾人108人,低保戶43戶58人,空巢老人132人。駐區單位20餘家,學校1所,家委會5個,居民小組17個,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是一個人口居住分散、點多、面廣的社區。社區兩委班子共6人,一社一大1人,其他社區工作者6人。社區自2001年12月正式成立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及二仙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關懷領導下,在街道辦事處相關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在社區廣大居民的支持、配合和幫助下,在社區全體幹部的共同努力下,社區先後獲得“成都市文明社區”、“成都市科普示範社區”、“成都市創建學習型家庭活動示範點”、“成都市社區親職教育示範點”、“成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集體”、“度成都市先進基層團組織”、“成都市民主法治社區”、“成都市標準化社區市民示範學校”;成華區“五星級和諧基層黨組織”、“五星級和諧示範社區”、“成華區社區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三八紅旗集體”、“先進基層團組織”、‘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黨支部”、“成華區文化先進社區”、“成華區社區黨建示範點”、“成華區無邪教社區”、“成華區和諧社區”等30餘項榮譽稱號.

發展重點

二仙橋西北路社區存在問題: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醫療衛生環境。

二仙橋西北路社區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增加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16畝,養殖業方面發展豬137頭、牛

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民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麵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面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

文明建設

近年來,二仙橋西北路社區不斷加強硬體投入,改善辦公環境和服務設施,實現辦公設施現代化和辦公環境美觀化。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用於社區的硬體建設,使社區的辦公條件、服務條件都得到改善。現在,大部份社區都有了黨建活動室、社區便民活動室、法律服務站站,硬體設施進一步改善,提高了服務居民的能力,為居民營造辦事便利,生活舒適的家園。大力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以“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為主要內容,組織各類志願者,聯合“千百十”文明和諧家庭和“道德模範隊”,廣泛參與普及文明風尚、整治公共環境、維護社會秩序、關心下一代以及文化、科技、衛生等志願服務活動。為社區“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生活困難民眾提供生活救助和照料服務。通過不斷拓展志願服務的領域,豐富志願服務的內涵,創新志願服務的形式,形成全社會倡導文明和諧的新風尚,推動了市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在轄區9個社區(村)成立了二十餘支特色文體隊伍,結合傳統節日與重大慶典廣泛開展別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吸納更多的社區文體人才加入其中,豐富廣大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社區黨建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創建“安全型、溫馨型、誠信型、學習型”社區為目標,堅持以班子內部“小團結”來帶動各族民眾的“大團結”,把服務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居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各族民眾和社區組織的雙向互動服務作用,全力為各族居民民眾做好事,解難事。 充分利用轄區資源優勢,以打造陽光愛心社區為活動載體,通過邀請優秀“五老人員”在黨員民眾中做經驗交流,樹立典型。在工作人員中推行“延時服務”,組織黨員外出參觀學習,為黨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勞逸結合提供了好的平台。開展與共建單位五聯工作法、“我為下崗失業居民再就業做貢獻”、“真心辦實事、熱心換民心”活動,提高了居民對社區的工作滿意度和公信度。二仙橋西北路社區黨支部以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依託,創辦了以家政服務、黨員教育培訓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為民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