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蒸黃雀酢

[主料輔料]
肥嫩黃雀...20隻 蔥薑汁....10克
酒糟....2000克 精鹽.....10克
糯米甜酒..250克 桔皮絲....50克
紅曲....150克 紹酒....2000克
花椒.....10克
(烹製方法〕
1.黃雀經宰殺、煺毛,去除內臟後剁去膀尖、雀爪,用紹酒.. 1000克洗淨(切忌用水洗),然後攤開晾去.. 1/3水分。
2.將酒糟、糯米甜酒、紅曲、花椒、蔥薑汁、精鹽、桔皮絲放在一起攪拌成糊狀,將黃雀放人拌勻,裝人瓷壇內,封住壇口,燜腕.. 6~7日人味。
3.食用時取出黃雀,用紹酒洗淨附著的糟粕,晾乾黃雀身上的附水。上籠蒸熟即可上桌。
(工藝關鍵〕
雀酢蒸,酥香可口,為佐酒佳肴。
[風味特點〕
1.酢,在古代是指以鹽與米粉醃製的魚或其他食品;及至宋代,則演化為糟醃肉類。在宋元明清歷代烹任古籍中,對黃雀酢的製作方法,均有詳細記載,流傳數百年而久盛不衰。
2.黃雀即麻雀。《本草綱目》稱其“體絕肥,背有脂如披綿”,“可以炙食,作醉甚美。”所以黃雀酢又有“披綿酢”之稱。據史料考證,北宋時期食用黃雀十分普遍。當時有“蜜炙黃雀”、“釀黃雀”、“煎黃雀”等多種雀誤,而“黃雀酢”則被時人稱珍,一度成為貢品。宋徽宗的宰相王黼曾居之為奇貨,自地積至楝,凡三楹。黃雀酢製成後,無論乾炸或蒸製,皆酥香味美,人口化渣,為豫菜傳統名品。炙食,作醉甚美。”所以黃雀酢又有“披綿酢”之稱。據史料考證,北宋時期食用黃雀十分普遍。當時有“蜜炙黃雀”、“釀黃雀”、“煎黃雀”等多種雀誤,而“黃雀酢”則被時人稱珍,一度成為貢品。宋徽宗的宰相王黼曾居之為奇貨,自地積至楝,凡三楹。黃雀酢製成後,無論乾炸或蒸製,皆酥香味美,人口化渣,為豫菜傳統名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