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郡

九江郡,秦置。今江蘇省淮河以南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與江西省,皆其地。治壽春,即今安徽壽縣,漢郡治同,後漢置。

簡介

秦置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建九江郡。轄境約相當於今天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黃岡以東和江西全省,為九江郡歷來範圍最大之時,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壽春鎮),因此地有眾多水澤而得名。 秦末漢初之際,割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廬江、豫章二郡,九江郡範圍大大縮小,只包括今天安徽省中部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東、巢湖以北地區。

漢王元年(206年)四月,九江郡屬英布九江國(都六,今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張巷村白沙城)。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國為淮南國,九江郡屬之。十一年七月,淮南國除,九江郡歸漢。十月庚午,九江郡改屬劉長淮南國(改都壽春邑)。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國除,九江郡歸漢。十二年,九江郡改屬劉喜淮南國(仍都壽春邑)。十六年,九江郡歸漢。四月丙寅,改九江郡為劉安淮南國(仍都壽春邑)。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國除為九江郡(仍治壽春邑)。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屬揚州刺史部。

王莽篡政,改九江郡為延平郡。東漢建武元年(25年),延平郡復九江郡,屬揚州(初治歷陽,今和縣歷陽鎮。後改治壽春),九江郡改治陰陵,即今定遠縣永康鎮古城村。

章和元年(84年)九月壬子,九江郡為阜陵王國,三年復九江郡。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漢,九江郡(均治壽春)屬魏國。黃初二年(221年),改九江郡為曹邕淮南公國(仍都壽春)。四年,國除為淮南郡(仍治壽春)。

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為曹彪楚王國(仍都壽春),嘉平元年(249年),復為淮南郡。至此,九江郡不再作為郡名存在。

隋置

隋大業二年(606),廢江州改置九江郡。治湓城縣(九江市)。唐初廢郡復州。唐復立江州,並將湓城縣改為潯陽縣,即今江西九江縣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