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之亂

九世之亂

九世之亂是商朝自商王仲丁後,連續發生王位紛爭,又屢次遷都,使王朝中衰、諸侯離叛的事件。這一動亂歷經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亂”。九世之亂延續近百年,直到盤庚遷殷後才最終結束。九世之亂使商朝“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相結合的王位繼承制度遭到破壞,商朝統治力量遭到嚴重削弱,無力再顧及四方諸侯、方國,諸侯不再向商朝朝見納貢。九世之亂的說法僅見於《史記·卷三·殷本紀》,梁玉繩所著《史記質疑》認為九世之亂期間有祖乙中興,而中丁、外壬、河亶甲三代符合商朝兄終弟及的傳統,中丁之前的雍己、大戊,陽甲之後的盤庚、小辛、小乙也是如此繼承,所以九世之亂的說法存在質疑。

原因

九世之亂九世之亂
商朝中期王室動亂。自仲丁後,王朝中衰,連續發生王位紛爭,又屢次遷都,諸侯離叛。這一動亂歷經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王,故名。

戰亂過程

仲丁是商王太戊的兒子,在位時將商朝首都自亳

遷至囂

,又出兵攻打藍夷。

仲丁死後,他的兄弟們憑藉個人的勢力爭奪王位。仲丁的弟弟外壬在仲丁死後繼位,造成了商朝一百多年王位繼承的混亂。

外壬在位時,商朝國力開始有衰落的跡象,邳和

侁的部落發生叛亂。

外壬死後,他的弟弟河亶甲繼位。河亶甲是商王大戊的兒子、商王仲丁、外壬的弟弟。河亶甲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對外戰爭,致使商朝國力再度衰落。

他曾遷都於相(今河南省內黃縣境內),出兵征伐藍夷和班方,

並先後派彭伯、韋伯征服背叛的邳和侁部落。

河亶甲死後,他的兒子祖乙繼位。

祖乙先將國都由相遷至耿

,後因洪水毀壞又遷都於庇(今山東省定陶縣)。

祖乙在位時重用賢臣巫賢,使商朝國運再度中興。

祖乙死後由他的兒子祖辛繼位。祖辛死後由他的弟弟沃甲繼位。沃甲死後由他的侄子、祖辛的兒子祖丁繼位。祖丁死後由他的堂弟、商王沃甲的兒子南庚繼位,

南庚在位時將國都由庇遷至奄(今山東省曲阜市)。

南庚死後由祖丁的兒子陽甲繼位。陽甲在位時,商朝國力再度衰弱。

陽甲帝逝世,他的弟弟盤庚繼位。盤庚即位時,遷都至殷(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

殷朝已在黃河以北的奄地定都,盤庚渡過黃河,在黃河以南的亳定都,又回到成湯的故居,因為自湯到盤庚,這已是第五次遷移了,一直沒有固定國都,

所以殷朝的民眾一個個怨聲載道,不願再受遷移之苦。

盤庚見此情況,就告諭諸侯大臣說:“從前先王成湯和你們的祖輩們一起平定天下,他們傳下來的法度和準則應該遵循。如果我們捨棄這些而不努力推行,那怎么能成就德業呢?”

這樣,最後才渡過黃河,南遷到亳,修繕了成湯的故宮,遵行成湯的政令。此後百姓們漸漸安定,殷朝的國勢又一次興盛起來。因為盤庚遵循了成湯的德政,諸侯也紛紛前來朝見了。

據《竹書紀年》記載,直到商紂王亡國,整整二百七十三年商朝再未遷都。

戰亂影響

九世之亂使商朝“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相結合的王位繼承制度遭到破壞,商朝統治力量遭到嚴重削弱,無力再顧及四方諸侯、方國,諸侯不再向商朝朝見納貢。

西北方少數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等趁機發展實力,日益威脅著商朝的統治。

混亂使商朝貴族內部矛盾更為激化,王室貴族或倨傲放肆、或淫逸奢侈,離心力日增。

質疑

九世之亂的說法僅見於《史記·卷三·殷本紀》,梁玉繩所著《史記質疑》認為九世之亂期間有祖乙中興,而中丁、外壬、河亶甲三代符合商朝兄終弟及的傳統,中丁之前的雍己、大戊,陽甲之後的盤庚、小辛、小乙也是如此繼承,所以九世之亂的說法存在質疑。

主要人物

仲丁,前1413年-前1403年,姓子名莊,商朝國王,一作仲丁,太戊子,諡號孝成。

太戊死後繼位,在位13年,病死,葬於狄泉。中丁在位時遷都於敖(今河南省鄭州市附近,一說在今河南省榮陽縣東北)。當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仲丁六年,其中的藍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擊退藍夷。

中丁,生卒年不詳,一作仲丁,太戊子。太戊死後繼位,在位13年,病死,葬於狄泉。中丁在位時遷都於敖(今河南省鄭州市附近,一說在今河南省榮陽縣東北)。當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其中的蘭夷進攻商朝,中丁出兵擊退蘭夷。中丁死後,諸弟爭奪王位,造成繼承上的九世之亂,商朝一心度中衰。

外壬,生卒年不詳,中丁弟,中丁死後繼位,在位15年,病死,葬於狄泉。中丁死後,外壬成功地奪取王位,並向諸弟妥協,造成了商王朝繼承上的混亂,史稱九世之亂,商朝開始衰落。

河亶甲,生卒年不詳,外壬弟,外壬死後繼位,在位9年,病死後葬於相(今河南省內黃縣境內)。河亶甲在位時,商朝又再度衰落,他曾遷都於相,又曾出兵征伐東南方的蘭族和班方。

祖乙,生卒年不詳,中丁子,一說為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後繼位,在位75年,病死,葬於狄泉。祖乙在位時,遷都於邢(又稱耿,今河南省溫縣東)。他幾次出兵平服了蘭夷、班方等國,解除了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國運再度中興。甲骨文中稱他為中宗祖乙,和大乙、太甲合稱為“三示”(意為三位功勳卓著的祖先)。祖辛,生卒年不詳,祖乙子,祖乙死後繼位,在位16年,病死,葬於狄泉。

沃甲,生卒年不詳,作開甲,祖辛弟,祖辛死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葬於狄泉。

祖丁,生卒年不詳,祖辛子,沃甲侄,沃甲死後繼位,在位32年,病死,葬於狄泉。

南庚,生卒年不詳,沃甲子,祖丁堂弟,祖丁死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葬於狄泉。南庚在位時,商朝國運再度衰落,後遷都於奄(今山東省曲阜縣)。

陽甲,生卒年不詳,祖丁子,南庚死後繼位,在位7年,病死,葬於狄泉。陽甲在位時,商朝內亂不止,奴隸主貴族之間相互殘殺,陽甲已無法控制局面。

商朝歷史

九世之亂九世之亂

1、 商族的興起

傳說商族是高辛氏的後裔,居黃河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 舜時,商族出了一位傑出的軍事首領—契。後來商人把他稱作“玄王”,作為始祖,並編出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頌歌來讚美他(《詩經·商頌·玄鳥》)。太康失國時,契的孫子相土開始向東方發展,《詩經》上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孫冥 “勤其官而水死”(《國語·魯語上》),商人“郊”祀之。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發展。到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國語·周語下》說:“雲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

2、 商朝建立與發展

湯即天乙,甲骨稱大乙,後世習慣上稱之為成湯,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商族首領,相傳曾被囚於水牢。他在當選為首領後,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眾叛親離,便著手建立新的王朝。首先,以德立威,厲兵秣馬,使臨近部落紛紛歸附。其次,翦除夏王朝方國葛(今河南寧陵縣北)、韋(河南滑縣東)、顧(山東鄄城東北)、昆吾(河南淮陽南), “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最後,向夏王朝首都發起進攻。雙方戰於鳴條(河南封丘東),夏師敗績。滅夏後,湯回師亳邑,大會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於亳。

3、盤庚遷殷

商自湯至紂,歷十七世、三十一王,約六百年,以盤庚遷殷為界,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湯在位期間,能夠勵精圖冶,履行“天子”職責。據說商初七年大旱,湯以身為犧牲,祈求上帝說:“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呂氏春秋·順民》)。當時商的勢力很大,《詩經》上說:“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詩經·商頌》)。湯死後,其孫太甲即位,雖然荒淫,但有賢臣伊尹輔佐,尚不致大亂。後來多次發生王位爭奪事件,王都屢遷,政局不穩,“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史記·殷本紀》)。第二階段:從盤庚開始。盤庚是商朝的第十代第二十王。鑒於當時嚴峻的政治形勢,決定把都城自奄遷至殷(河南安陽西北)。殷“左孟門而右漳滏,前帶河,後被山”(《戰國策·魏策一》),是所謂“天下之中”。此後273年都城不再遷徙。盤庚行湯之政“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史記·殷本紀》)。盤庚三傳至武丁,商王朝達到極盛。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商朝後期,政治腐敗,至紂統治時,走上衰亡的道路。民國初年經董作賓先生的研究整理,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

九世年表

本商年表據「夏商周斷代工程」2000年發布的推算結果。

仲丁(太莊) 11 庚辰 前1411

外壬(太發) 15 辛丑 前1400

河亶甲(太整) 9 丙辰 前1385

祖乙(太滕) 19 乙丑 前1376

祖辛(太旦) 16 甲申 前1357

沃甲(太踰) 5 庚子 前1341

祖丁(太新) 9 乙巳 前1336

南庚(太更) 6 甲寅 前1327

陽甲(太和) 7 庚申 前1321

中國歷史典故

泱泱大國,朗朗乾坤,五千年華夏沃土,哺育龍之傳人;八百代炎黃子孫,共築盛世長城。黃河長江,巨浪滔滔,崑崙珠峰,聳入雲霄。一曲《大中華賦》,多少餘音繞樑!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在這古老的文明之邦,有著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大唐盛世……靖康之恥……康乾之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