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米都斯

丹尼斯·米都斯

丹尼斯·米都斯,美國新罕布夏大學政策及社會科學研究所的主任及政策體制教授。發表了《增長的極限》一書。

 
丹尼斯·米都斯丹尼斯·米都斯《增長的極限》

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現為美國新罕布夏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政策及社會科學研究所的主任政策體制教授。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丹尼斯·L·米都斯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小組成員,指導者。發表了《增長的極限》。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人口膨脹—自然資源浩劫—環境污染”的模型,採用純數學的方法,在沒有考慮人類自身控制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情況下,提出了人口激增導致的三個危機:土地資源自然資源環境污染羅馬俱樂部在20世紀80年代又推出了《世界未來——關於未來問題的100頁》的報告,該報告將人口列舉了當代九大問題,人口爆炸即為頭號難題。並將人口爆炸與昔日的:“瑪雅文化”的覆滅相提並論。本書由羅馬俱樂部、波托馬克學會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小組聯合出版。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小組具體擔任研究工作,是羅馬俱樂部提交給國際社會的第一個報告。

米都斯零增長理論

1972年3月,一個由科學家米都斯領導的17人小組耗資25萬美元作出了一篇研究報告,題為《增長的極限》。研究的最後結論是,地球是有限的,人類必須自覺地抑制增長,否則隨之而來的將是人類社會的崩潰。這一理論又被稱為“零增長”理論。受羅馬俱樂部的委託,米都斯教授組織了一個研究全球性環發問題的小組,他們將系統動力學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列出影響全球系統的五個因子(人口經濟糧食環境資源)之間的重要因果關係,並探索了其反饋迴路結構,最後形成“零增長”結論。其最終成果就是於1972年發表的《增長的極限》的研究報告。其觀點如下:

1、增長的極限來自於地球的有限性

在米都斯小組看來,增長是存在著極限的,這主要是由於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他們發現,全球系統中的五個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發展的,人口、經濟是按照指數方式發展的,屬於無限制的系統;而人口、經濟所依賴的糧食、資源和環境卻是按照算術方式發展的,屬於有限制的系統。這樣,人口爆炸、經濟失控,必然會引發和加劇糧食短缺、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這些問題反過來就會進一步限制人口和經濟的發展。

2、反饋環路使全球性環發問題成為一個複雜的整體

在米都斯小組看來,全球性環發問題之所以成為一個整體,是由於全球系統的五個因子之間存在的反饋環路決定的,這樣就使問題越來越嚴重。反饋環路是一個封閉的線路,它聯結一個活動和這個活動對周圍狀況產生的效果,而這些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影響下一步的活動。在這種環路中,一個因素的增長,將通過刺激和反饋連鎖作用,使最初變化的因素增長的更快。全球系統無節制地發展,最終將向其極限增長,並不可避免地陷於惡性循環之中。例如,人口的增長要求更多的工業品,消耗更多的不可再生的資源,造成全球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達到增長的極限以後,還將出現投資不能跟上折舊、工業基礎崩潰的前景。工業的增長使環境天然的吸收污染的能力負荷加重,死亡率將由於污染和糧食缺乏而上升。人口增加後,人均糧食消耗量下降,糧食生產已經達到極限。隨著人口和資本的指數增長,必然會帶來經濟社會的全面崩潰。

3、全球均衡狀態是解決全球性環發問題的最終出路

通過對上述關係到人類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的定量研究,米都斯小組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在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和資源消耗方面,如果按現在的趨勢繼續下去,我們人類所在的地球的增長的極限有朝一日會在今後100年中發生。最可能的結果將是人口和工業生產力雙方有相當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第二,改變這種增長的趨勢和建立穩定的生態和經濟的條件,以支撐遙遠未來是可能的。第三,如果世界人民決心追求後一結果,而不是前一結果,那么,他們開始的行動愈早,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在這個問題上,純粹技術上的、經濟上的或法律上的措施和手段的結合,不可能帶來實質性的改善,唯一可行的辦法是:“需要使社會改變方向,向均衡的目標前進,而不是以往的增長”。這樣,他們就把全球均衡狀態作為了解全球性環發問題的綜合對策。

在米都斯小組看來,在均衡狀態中,技術進步既是必要的也是受歡迎的。這裡的技術是經過生態化調整的技術,它們包括:收集廢料的新方法,以減少污染,並使被拋棄的物質可以用於再循環;更有效的在循環技術,以降低資源消耗率;更好的產品設計,以延長產品壽命和便於修理,結果是資本的折舊率最小;利用最無污染的太陽能;在更完備地理解生態關係的基礎上,使用控制害蟲的天然方法;醫學進步能降低死亡率;避孕手段的進展能促進出生率同降低著的死亡率相等。

最後,他們認為向全球均衡狀態的努力是對目前這一代人的挑戰,必須在當代人的範圍內解決這些問題,而不能延誤時機,將之傳給下一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