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彭措

丹增彭措,男,藏醫藥學者,主要作品為《晶珠本草》。

人物介紹

(18世紀~?)藏醫藥學者、《晶珠本草》作者。

生平及作品

8歲開始攻讀醫學著作和十明之學。後在西藏阿卡(今貢覺縣)境內創建杜瑪寺,並在該寺著有佛學、聲韻、工藝等著作。他四處尋醫問藥,總結前人經驗,並於臨床實踐中探索,寫下不少醫藥學著作,如《實用製藥程式選集》、《藥方集要》、《丸藥配方》、《醫藥異名釋要》、《針灸學》等,在藏醫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丹增彭措通過實地調查研究,對歷代藏醫藥書籍進行考證,吸收廣大民眾生活實踐經驗,用20年時間完成了藏醫藥學名著《晶珠本草》(又名《藥物學廣論》或《無垢晶串》,藏名《協稱》或《資麥協稱》)。該書分上、下兩部,上部為歌訣,以偈頌體寫成,對每種藥之功效進行概括論述;下部為解釋部分,以記敘為主,將實地蒐集到的2 294種藥物之性味、功能、用法、採集加工以及對動植物的分類、形態特徵進行敘述。《晶珠本草》總結了歷代藏醫本草學之精華,首先將歷代著名的藏族醫學著作,如《月王藥診》、《四部醫典》、《甘露八部》、《藥性廣論》、《藍琉璃》、《藥物大全》等書記載的藥物均全部記入;第二,考證了歷代本草中記載之謬誤,並對每種藥物註明別名和出處;第三,考證核實了歷代藏醫名著記載的藥物種類。此外,對藥物的加工炮製也有記載。《晶珠本草》是藏醫藥學的重要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