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馬·丹增彭錯

帝馬·丹增彭錯

帝馬·丹增彭措——藏醫藥物學名著《晶珠本草》的作者。藏族,公元17世紀後半期生活在維西縣境,學識宏富,著述近百種,寫成佛學、聲韻、工藝、歷算等方面的著作。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帝馬·丹增彭措,生卒年月不詳,藏族,公元17世紀後半期生活在維西縣境,學識宏富,著述近百種,寫成佛學、聲韻、工藝、歷算等方面的著作。丹增彭措下功夫對青海東部和南部、西藏東部、四川西部進行實施地調查,後返回維西又是繼續進行調查,並對歷代藏醫藥學的經典著作進行深入考證,然後潛心著書立說,前後用了近20年時間,於清道光十五年(1840)寫成藏族醫藥學名著《晶珠本草》,歷經5年刊刻,成書問世。

個人作品

《晶珠本草》分上、下兩部。上部為歌訣之部,以偈頌體寫成,對每種藥的功效進行概括論述;下部為解釋之部,以敘述文寫成,分別對每種藥物的來源,生境、性味、功效予以敘述。全書分上、下兩部,即上部13章總論,下部13章是分論。根據藥物來源,生境,質地,入藥的不同,分為13類,即每章講敘一類。分別是:珍寶類藥166味;寶石類藥5940味;土類藥31味;汁液類藥150味;樹(莖、乾、枝)類藥182味;濕生草類142味;旱生草類藥266味 ;鹽鹼類藥59味;動物類藥448味;作物類藥42味;水類藥121味;七類藥11味;炮製加工類藥82味。以上共載藥物2294味,這是歷代藏醫藥典籍收載藥物數量最多的典著。這本書對藥物的分類方法是比較科學的,至今在植物分類學、動物學、天然藥物學的分類上仍有其重要的參考價值。《晶珠本草》總結了歷代藏龍臥虎本草之精華。從現在了解最早的《月王藥診》開始,至《四部醫典》、《甘露八部》、《藥性廣論》、《藍琉璃》、《藥物大全》等書中記載的藥物均全部載入。作者對收入著作中藥物都是經過考證,因此每種藥物都記載別名和出處。且對藥物性味功效具體化。在《月王藥診》、《四部醫典》中雖然從理論上提出六味、八性、十七效,但沒有在具體藥物上予以體現。而《晶珠本草》中每種藥物都講敘了味、性、效及其用藥的注意事項,這就給藥物學增添了具體容,更為學習藥物學的人指明了用藥的道理所在。《晶珠本草》所載藥物,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高原特色,如綠絨蒿,獐芽菜、虎耳草、雪蓮花等等。這些藥物均系藏醫所用。《晶珠本草》是一本可以和《本草綱目》相媲美的藏藥學經典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