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重慶醫科大學承辦的醫學教育類學術期刊。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CN:11-6021/R,ISSN:2095-1485)原名為《醫學教育探索》,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重慶醫科大學承辦的醫學教育類學術期刊。雜誌現為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2003年底,雜誌成為《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2004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2005年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收錄。連續3年被重慶市新聞出版局、重慶市科技期刊協會評為一級期刊。 2007年,在新聞出版總署統一部署的出版物形式規範檢查中,成為首批合格期刊。 2008年被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迄今唯一一本醫學教育類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創刊號於2011年1月正式出版。
雜誌特色:以醫學教育研究為主要內容,探討教育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反映國內外醫學教育動態,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化。引入人文、社會等相關學科的新觀念、新內容、新方法,關注醫學領域內的社會、心理、經濟和法律等問題,促進大衛生觀和大健康觀的樹立,以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及醫學教育國際化的需求。闡述各類高校辦學的新理念、新思路,探討高等教育的共同規律。介紹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動向,引導醫學教育觀念和手段的革新。
欄目設定:教育理論研究、教學改革、素質教育、教育評價、課程建設、比較教育、生命科學與教育、現代教育技術、臨床教學、外語教學、醫學與社會、醫學與哲學、衛生經濟、醫學與法律、衛生事業管理、生命與健康倫理等。
投稿要求:全文一般在4000字元以內。須提供:(1)中英文——題目、摘要(150字/單詞以內,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語)、關鍵字(3~5個)、單位與部門、單位所在地、郵編;(2)第一作者簡介(性別、學歷、職務、職稱、主研方向等);(3)須有參考文獻,置於文末,其編號以方括弧上標形式注於正文引用處,文獻內容:作者、書名/文章名、出版社(所在地)/刊名、出版年/年卷(期)、起止頁碼;(4)標識基金項目(課題),請完整填寫名稱與編號。

編輯部介紹

2006年-2008年,《醫學教育探索》連續3年被重慶市新聞出版局、重慶市科技期刊協會評為一級期刊。作為一本兼跨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的期刊和國內知名的醫學教育期刊,《醫學教育探索》於2008年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
《醫學教育探索》辦刊7年以來,已經實現了從季刊(82頁)、雙月刊(96頁)變更為月刊(112頁)的跨越式發展,作者、讀者遍及中國、日本以及歐洲國家的部分地區;來稿層面廣、數量多,在醫學教育界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學術效益。雜誌與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和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並與廈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校的高教研究所保持著頻繁的學術交往。最新一屆編委會成員共63人,其中校外編委42人,院士2名,集中了國內最優秀的醫學教育專家。
《醫學教育探索》編輯部現有專職編輯人員6名,全體編輯部成員年齡均在25~45歲之間,平均年齡33歲左右,年齡結構合理。 編輯部羅萍主任為國內資深醫學教育學者。

編委會介紹

2011年年11月11日,《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新一屆編委會產生,雜誌總編輯由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雷寒教授兼任。編委會由69名編委組成,其中編委63名,顧問3名,集中了國內最優秀的醫學教育和高等教育專家。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名單
顧 問:鍾南山 鄭樹森 王德炳 游蘇寧 程伯基 文歷陽
總編輯:雷寒
副總編輯:胡大一 呂兆豐 孫寶志 杜賢 黃愛龍
編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德品(哈爾濱醫科大學) 崔慧先(河北醫科大學) 杜小平(哈爾濱師範大學) 馮澤永(重慶醫科大學) 郭永松(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賀加(第三軍醫大學) 胡鴻毅(上海中醫藥大學) 黃愛龍(重慶醫科大學) 李紅玉(遼寧醫學院) 李俊偉(浙江中醫藥大學) 厲岩(華中科技大學) 劉毅(瀘州醫學院) 魯映青(復旦大學) 呂力(昆明醫學院) 馬兆明(西安交通大學) 彭澤平(西南大學) 孫寶志(中國醫科大學) 孫慕義(東南大學) 唐文(南京醫科大學) 萬學紅(四川大學) 王縣成(衛生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 聞德亮(中國醫科大學) 溫世浩(第二軍醫大學) 吳小翎(重慶醫科大學) 冼利青(中山大學) 徐曉媛(中國藥科大學) 殷進功(第四軍醫大學) 俞方(浙江大學) 曾誠(四川大學) 趙明傑(大連醫科大學) 周建軍(重慶三峽醫藥高專) 周增桓(南方醫科大學) 陳剛(復旦大學) 董志(重慶醫科大學) 杜賢(人民衛生出版社) 郭立(北京大學) 何萍(汕頭大學) 胡大一(北京大學) 胡質毅(廣州中醫藥大學) 雷寒(重慶醫科大學) 李俊(安徽醫科大學) 黎孟楓(中山大學) 劉佩梅(天津醫科大學) 婁紅祥(山東大學) 羅萍(重慶醫科大學) 呂兆豐(首都醫科大學) 孟群(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 石鵬建(教育部高教司) 孫連坤(吉林大學) 孫玉萍(新疆醫科大學) 陶立堅(中南大學) 王維民(北京大學) 王心旺(廣州醫學院) 文民剛(南方醫科大學) 吳仁友(上海交通大學) 線福華(首都醫科大學) 謝宗豹(上海交通大學) 楊耀防(九江學院) 余保平(武漢大學) 於曉松(中國醫科大學) 張勤(北京協和醫學院) 鄭家偉(上海交通大學) 周倩(鄭州大學)

聯繫方式

通訊地址:重慶市渝中區醫學院路1號重慶醫科大學385信箱(40001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