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醫學院

武警醫學院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醫學院(簡稱武警醫學院)位於天津市河東區成林道,是武警部隊唯一的一所高等醫學院校,擔負為武警部隊培養醫、護、藥、檢、放等專業醫務幹部的任務。

基本信息

概況

學院的前身是1980年組建於北京的武警衛生學校,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武警醫學院,1999年升格為副軍級單位,隸屬武警部隊後勤部。該校現為武警後勤學院

武警醫學院位於天津河東區成林道,占地面積703.8畝,總建築面積21萬餘平方米。

學院下設訓練部(正師級)、政治部(正師級)、院務部(副師級)、科研部(副師級)四個機關,另設基礎部(副師級)、臨床醫學系(副師級)、護理學系(副師級)、預防醫學系(副師級)、衛生勤務學系(副師級)、研究生管理大隊(副師級)和附屬醫院(正師級)。

學院培養層次為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以培養本科生為主。學院現有2個研究所,54個教研室,1所附屬醫院、5所教學醫院、16所實習醫院,還設有中心實驗室、教育技術中心、藥學實驗基地等直接為教學、醫療和科研服務。擁有軍事預防醫學、內科醫學等5個武警部隊重點學科,為天津市解剖學會和天津市體視學會理事長單位。

建院二十多年來,學院在武警部隊黨委和後勤部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全面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由分散辦學到集中辦學,由衛校、醫專到醫學院,由中專教育、大專教育、本科教育、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教育到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教育,由單純的全日制普通教育到全日制普通教育與不同類別的繼續教育並舉。
學院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確保全院教職員工政治上的堅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先後為武警部隊培養和輸送1萬餘名各級各類畢業學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加強科研管理,改善科研條件,200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武警部隊和省部級獎勵。堅持醫療工作為教學服務、為部隊服務的方向,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特色學科建設,圓滿完成臨床教學和體系部隊的衛勤保障任務。堅持從嚴治院,依法治院,強化條令條例意識,正規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努力提升後勤保障水平,生活設施逐步配套,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為官兵學習、工作、生活提供了一個舒適優美的環境。

科研

成果

武警醫學院武警醫學院

武警醫學院自建校以來,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高水平科研項目的申報、科研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科研支撐條件的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形成了以全軍2110重點學科-軍事預防醫學以及營區醫學、救援醫學、心理學等為重點的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承擔了包括國家“863計畫”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科技攻關項目在內的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課題;取得了包括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內的244餘項科技成果;擁有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天津市衛生系統重點實驗室、武警部隊軍事預防醫學和武警部隊心血管病兩個研究所、一個中心實驗室。其中心血管病研究所擁有價值1500多萬元以上科研設備和淨化的研究室,在國內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天津市職業與環境危害生物標誌物重點實驗室具有國內最先進的蛋白質分析系統。
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為三級甲等醫院,編制床位500張,是天津市指定的綜合性社區中心醫院、120急救中心,在急診PTCA及支架術、心臟起搏器植入及射頻消融等技術方面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學院圖書館是“國家863計畫”中國超星數位化圖書館一級站,全軍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站,館藏圖書近27萬冊,有中外期刊1838種,館內建有計算機區域網路、多媒體閱覽室、光碟檢索系統。校園網以光纖為主幹、以千兆乙太網為構架,能實現教學指揮監控、網上點播、校園信息查詢等功能。
學院擁有實力較雄厚的師資力量,教授、副教授占教師總數的31.4%;講師占教師總數的40.19%。學院主辦的《武警醫學院學報》被國家9所學術檢索機構收錄,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被世界六大學術檢索機構之美國《化學文摘》(CA)和俄羅斯《文摘雜誌》(AJ)收錄。
學院注重師資隊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並採取措施加強與國內外醫療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派出優秀教師和研究生到軍內外著名高等醫學院校及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研究或進修學習、攻讀學位,先後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5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1996年以來,累計承擔各級科研課題400餘項,獲資助總額近千萬元。學院現為天津市解剖學會理事長單位、天津市體視學會理事長單位和中國軍事醫學教育學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學院已連續7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表彰為擁政愛民先進集體;連續3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評為“全國高校社會實踐先進單位”;1997年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國家教委組織的首批本科教學合格評價檢查,1998年被團中央表彰為“全國青年志願服務傑出集體”;1999年被評為全軍甲級衛生單位。1997年,我院經國家教委檢查驗收被定為全國首批本科教學合格單位。國家教委評價檢查組的評價結論是:“武警醫學院雖然組建時間不長,但發展速度很快,在短短的幾年中,學院的整體水平已經達到了國內大多數同類院校的水平。”

專家學者

王發強:原任武警醫學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主編專著4部,先後獲得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現為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中國救援醫學會副會長兼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易學雜誌副主編、中國老年保健學會副會長、全軍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警醫學》雜誌副主任委員、《中國醫院》雜誌副主任編委、《解放軍醫院管理》雜誌編委等。

雷志勇:武警醫學院原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主持的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營區醫生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獲得2005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填補了武警部隊空白。
呼文亮:武警醫學院副院長,英國倫敦大學生物化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博士、博士生導師,主持參與了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營區醫生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十一五規劃課題“武警救援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與實踐”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課題“以GMER為方向推進醫學本科教學改革”,獲得國家、全軍教學成果二等獎以上四項。
劉興太:武警醫學院訓練部部部長,研究員,任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醫學委員會委員,天津市科協委員,天津體視學會副理事長,武警醫學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克勉:武警醫學院訓練部副部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全軍教學成果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
張永亮:武警醫學院研科研部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評審。
王世鑫:男,45歲,武警醫學院科研部副部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和軍隊一類崗位津貼享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庫成員;天津市科委專家庫成員;《中華預防醫學》編委委員。
張雙德:數理教研室主任,教授,院級教學名師,全軍育才獎銀獎,武警部隊優秀教師。
鵬霄:解剖教研室教授,院級教學名師,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軍解剖組胚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市解剖學會副理事長,全軍育才獎銀獎,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佟長青:生理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主任,教授,院級教學名師,碩士生導師,全軍育才獎銀獎,武警部隊優秀教師。
呂少文: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院級教學名師,全軍育才獎銀獎,全軍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閆玉文:病原生物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軍育才獎銀獎,武警部隊黨委三等功,武警部隊後勤部黨代會代表。
單雲官:解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全軍育才獎金獎,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李愛秀:化學教研室教授,碩士生導師,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張文成:生理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全軍育才獎銀獎。
王進禮:軍事心理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武警總部先進個人,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李馳:政治理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全軍優秀教師、軍隊育才銀獎、院級教學名師。
陳虹:生藥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和武警部隊“巾幗建功標兵”、全軍“育才金獎”、首屆天津市“巾幗發明家”、天津市“十大女傑”、武警部隊後勤部優秀黨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李靈芝:藥物化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全軍育才金獎、全軍優秀博士、院級教學名師。
李積勝:武警部隊軍事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國家科技部“全國青年科技標兵”、全軍優秀教師、全軍育才獎金獎。
李浴峰:現任武警醫學院衛生勤務學系衛生事業管理學教研室主任、武警部隊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全軍優秀教師、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武警部隊愛國衛生工作先進個人、總部後勤部優秀共產黨員。
王心:現任武警衛生勤務學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碩士,學院碩士生導師。現任全軍衛勤學術委員會委員,全軍軍事訓練醫學專業組委員,解放軍衛勤雜誌編委等學術職務
李玉明:現任武警醫學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跨世紀學術暨技術帶頭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全軍優秀教師”、“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武警部隊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優秀管理者、優秀院長”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
張賽:附屬醫院副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天津市衛生系統優秀技術人才”,二十世紀傑出神經外科學家,“二十一世紀傑出神經外科學家”等稱號; 獲17屆中國醫師“賽克勒”年度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陳亞瓊: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陳寧:麻醉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6級,享受政府特帖,碩士研究生導師。
姜鐵民: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黃良生:男,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急診科主任,院級教學名師。

院史

學院在二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武警衛校、武警醫專和武警醫學院三個發展階段。

武警衛校階段

(1984.06~1989.09)
武警部隊重新組建初期,衛生技術幹部嚴重缺編,且補給無源。為確保武警部隊的戰鬥力和官兵的健康,經公安部批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衛生學校(簡稱武警衛校)於1984年6月在北京誕生。學校編制為正師級,設訓練部、政治部和校務部三個機關,編制皆為副師級。學校開設臨床醫學、護理、藥劑、檢驗、影像五個專業,培訓目標為中等醫務人才,學制為2年。
學校在北京無校址,1988年下半年經武警總部批准在天津定點建校。
自1984年下半年始,學校採取“集中領導,分散辦學”的方式,在條件較好的武警直轄市、省和自治區總隊醫院組建學員隊,培訓各個專業的學員。
學校校長為袁兆豐(副校長,主持工作),政治委員先後為為王夢賢(副政治委員,主持工作)、高俊。

武警醫專階段

(1989.09~1993.12)
1989年9月,經公安部批准,學校易名為武警醫專,編制等級和領導機關不變。1990年6月,學校第一期基建工程竣工。1990年9月,迎來第一期集中辦學的學員。自1991年8月始,學校開始與天津醫學院聯合培養本科生。
校長為魏繼同,政治委員為高俊。

武警醫學院階段

(1993.12~2008.01)
1993年12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武警醫學院正式組建。學校編制等級不變,下設訓練部、政治部和院務部,編制等級不變。1994年8月學院開始獨立招收臨床醫學本科生,1997年6月通過國家教委對本科教學工作的合格評價,1998年開始與地方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999年學院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3月原武警天津總隊醫院正式轉隸為學院的附屬醫院。2000年5月經中央軍委批准,學院編制由正師級調整為副軍級,設訓練部(正師級)、政治部(正師級)、院務部(副師級)、科研部(副師級)四個領導機關,另設基礎部(副師級),組建臨床醫學系(副師級)、護理學系(副師級)、醫技藥學系(副師級)、衛生勤務學系(副師級),附屬醫院由正團級調整為正師級。2007年下半年學院落實新編制,撤銷原醫技藥學系,新設預防醫學系(副師級),研究生管理大隊編制調整為副師級。2007年開始與地方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學院現任院長為王發強,政治委員為史國雙。往屆院長先後為魏繼同、左鐵鍔、梁香華、楊希忠、雷志勇,往屆政治委員先後為李慶安、葉松海

招生

招生宣傳簡章

歡迎報考武警醫學院
一、全 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醫學院

二、國標代碼:11126

三、地 址:天津市河東區成林道 郵編:300162

四、2009年招生專業名稱、代碼、學制、學歷層次、專業分類:

專業名稱專業代碼學制 學歷層次專業分類
臨床醫學 100301五年本科非指揮類
救援醫學100301 五年本科非指揮類
預防醫學100201 五年本科非指揮類
醫學影像學 100303五年本科非指揮類
藥 學100801 四年本科非指揮類

(上述各專業的年度招生計畫以各省、市、自治區高招辦當年度發布的信息為準)
備 註:部分實行考試課程改革的省市,一律按照各省市高招辦對社會發布的信息確定選考課程。

五、外語語種:英語

六、劃線類別及錄取批次:本科一批線 提前批次錄取

七、招生科類:理工類

八、錄取原則:

(一)填報我院志願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文化考試成績在當地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以上,參加省軍區統一組織的面試、體格檢查、政治審查均合格者,按招生計畫擇優錄取。

(二)省級以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單科競賽獲獎者,有文體專長並獲得省級以上相應證書者,以及現役軍人子女和軍隊因公犧牲、烈士的子女,可以在投檔比例範圍內優先錄取。

(三)凡未參加面試、政審,體檢不合格,檔案材料主件不全或有塗改,不符合《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招收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章程》規定要求的考生,不予錄取。

九、學員待遇:

(一)新生入學後,經複查複審合格,取得學籍軍籍,家庭享受軍屬待遇。

(二)學員在校學習期間,不交納學費,享受部隊供給制待遇。

(三)畢業考試成績合格,發給大學本科文憑,授予學士學位並定職定級。畢業後統一分配到武警部隊工作。

十、招生諮詢電話:022-60578218 監督舉報電話:022-60578213

武警醫學院招生辦

2009年3月31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