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荷園

中華荷園

中華荷園景區分為千荷湖、湖心島、珍荷苑、二仙居、悅荷廣場、百步問荷、江南水鄉、清蓮園八大景觀,它因海構園,借勢取景,將渤海之浩瀚,園林小品之雅致,江南水鄉之清秀融於一體,是展現中華民族荷文化的主題公園。荷園占地600畝,擁有國內外精品荷花300種,睡蓮35種,是環渤海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豐富的荷花生態觀賞繁育基地。開放時間為08:00—17:30.

悅荷廣場

位於中華荷園的東北部,由悅荷樓福祿壽橋華表柱荷花仙子雕塑鎮園雄獅等景觀構成。

悅荷樓

悅荷廣場悅荷廣場

坐東北,朝西南,總高26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共三層,一層為人樓通道和服務設施,二層為荷文化展

廳,三層為賞荷平台。此樓為仿古建築,既吸納了現代手法,且融人了古典風韻,莊重恢弘,雄渾壯觀。對稱的布局,樑柱式的結構,絢麗的色彩,協調的裝飾,自然地展現了該樓的造型美、結構美和空間美。遊人進入悅荷樓,首先以其不凡氣勢奪人眼目,同時又為眺望荷園秀色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讓人對於荷園諸景,在未觀其詳之前,通過登高晾望,先捕捉到整體感覺,領略“先睹為快”的愉悅。展望近處景觀,湖清水秀,葉翠花嬌,橋靜舟動,路曲人稠,大有雙臂一張,即將無限美景攬人懷中之勢。極目遠眺,環海林帶綠郁蔥蘢,蟬鳴鳥唱,餘音迴蕩,又把人的思緒拉得很遠,加之時有濤聲傳來,大海就在近旁,頗有咫尺天涯之韻味,令人產生無盡感慨。

荷花仙子雕塑

荷花仙子荷花仙子

為中華荷園形象標誌,位於福、祿、壽三橋的正前方,由中央美術學院郭寶寨教授設計。高6.8米,用優質漢白玉精心雕琢而成。這尊雕像,清秀文靜,體態婀娜,頭頂蓮花,手托荷葉,頗有成熟之美,乃平和吉祥的化

身。

華表柱

又稱乾坤柱,用優質花崗岩雕就,呈八面柱形,共築兩根,分別聳立於廣場兩側的蓮花石座之上。其高6.9米,兩條巨龍盤附柱上。橫臥的方板上有一圓形承露盤,其頂端各蹲立一頭石獸。華表柱由來已久,寓意深邃,象徵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奮進精神。

千荷湖

千荷湖千荷湖

千荷湖 位於荷園腹地,一湖碧水環繞湖心島,其周邊分別與荷園其他五個景區相接,湖面260畝,為中華荷

園之主體,主要由長廊、芙蓉噴泉、七孔橋、湖面泛舟等景觀構成。

相比於悅荷廣場是人的世界,千荷湖當屬花的海洋。湖內的百種荷花,有13萬株之眾,湖面遼遠壯闊,花團錦簇,蔚為壯觀。

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可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的意境;夏,可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

中華荷園中華荷園
花別樣紅”的吳歌;秋,可品“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的執著;冬,可讀“且留殘枝伴湖面,更待全心孕水中”的精神。荷花,從其生、從其性、從其理、從其用,莫不掩人之渺小,又莫不催人以奮進。有幸於此一賞荷花之秀,一品荷花之雅,一讀荷花之韻,於紛繁俗世之中覓得一方淨土,享得幾許閒適,實乃一大快事。步入千荷湖景區,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連岸入水的兩條長廊,一曰“雲夢”,一曰“錦波”,取“蓮豐荷茂、如雲若夢”,“錦鯉迎賓、躍水穿波”之意。兩廊之長度均為56米,象徵華夏56個民族團結無隙,並肩前進。廊的兩端分別築有涼亭,雕樑畫棟,造型典雅,遊人可在此賞荷觀魚,納涼小憩,尋得雅趣。

在千荷湖賞荷,除駐足長廊,縱情瀏覽之外,還可以取沿岸漫步或湖面泛舟的辦法,與荷花近距離對話或零距離接觸,深層次地感悟荷之聖潔與不凡。

百步問荷

百步問荷百步問荷

位於千荷湖西北側,全長800米,共辟有荷花池160個,另有形態各異、古樸典雅之荷缸、荷盆、荷碗800個。每個荷池、荷缸、荷盆、荷碗中,均栽有精品荷花,和諧有致地布於這800米範圍之中,頗有“集荷花之大

成”之意。

百步問荷景區,一步一景,步移景換,步步生花。所植荷花,多系國內外名貴品種,如大灑錦、千瓣蓮、紅太陽、湯姆斯夫人、卡洛琳皇后、孫文蓮、並蒂蓮、天高雲淡、秋水長天、白芍藥蓮、美洲王蓮等。群芳之中,有的儀態恭謹,雍容華貴;有的丰姿端麗,矜持脫俗;有的玉面嬌姿,秀色可餐;有的柔若清流,嬌態可掬。總之,此處荷花無不驚世駭俗,各具千秋。

“百步問荷”,亦有“百步問何”之意,即問荷之歷史,問荷之品性,問荷之寓意,問荷之精神,而後再對照自己,較之荷花有何不足,有何缺憾……,細細地品味箇中求知求是之樂趣,會使心靈得到淨化和洗滌。

湖心島

湖心島湖心島

占地60畝,四面環水,如同一個中樞,與中華荷園的各景區自然地融為一體。北連千荷湖,並可經七孔橋進入百步問荷景區,南與江南水鄉景區相接壤。該景區主要由槐林掩映的荷風塔、荷香榭、泉音山影等景觀構成。

實為一座小小土山,高不及30米,範圍也不算很大。然而,漫坡林茂蔭濃,碧色蔥鬱,花木扶疏,凝翠欲滴,猶如一艘綠色的畫舫,飄蕩在千荷湖中,愈顯秀麗多姿,飄逸典雅。

荷風塔

位於島的制高點上,高19米,共九級,四周圍以玉石欄桿。塔身全部用金箔裝飾,金碧輝煌,雄渾巍峨,在

荷風塔荷風塔

槐林的掩映之中,煞是壯觀。荷風塔,乃中華荷園鎮園之塔。此塔,專為遊人觀瞻所建,同時亦另有其不凡寓意。從塔名上看,“荷風”乃出自唐朝詩人孟浩然的詩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層數為九,乃取數中之最大,象徵南戴河事業鼎盛,如日中天,南戴河人誓將事業越做越強,越做越大之意。

荷香榭

荷香榭荷香榭

位於湖心島與千荷湖的交會處,巧妙地漂懸於湖波之上,紅柱金瓦,古色斑斕。兩架九曲連橋將水榭與湖心

島及泉音山影緊緊相連。登此榭觀景,又另有一番情趣:金龍山、銀龍山聳立咫尺;悅荷樓、觀荷長廊遙相呼應;千荷湖水體清澈,鴨鳧鳥翔,魚兒成群;烏篷船游弋荷中,吳歌悅耳……。這奇清的水,奇秀的峰,奇幽的景,鍾靈毓秀,美不勝收,著實誘人。

江南水鄉

江南水鄉江南水鄉

位於荷園東南部的“水鄉澤國”之中,全長228延長米,占地3000平方米,系仿照江南水鄉“依河築屋、

隨水成街、沿岸做市”的模式所建。岸上房合,均臨水而築,白牆黛瓦,古樸典雅,形成典型的水陸並行、河街相依的南國風格。街心之河道寬5米,兩側植有荷花、水仙,中間可行小舟,上架兩座小橋,一曰“春荷”,一曰“夏荷”,以溝通南北兩岸。河堤兩側,自東向西各植一行垂柳,枝條纖細,含翠欲流,不時地親吻著繾綣溫柔的河水。臨河的屋檐上,一隻只赤紅的大燈籠懸於其間,寧靜中透出鮮活。該景區由水鄉莊園、水鄉街市、惜紅樓、鄉寶齋、民俗館、古兵器館等景觀構成。

水鄉莊園

水鄉莊園水鄉莊園

位於河道南岸的中部,園中分塊劃成五個庭院,院中綠茵如毯,四角之方池中植有芍藥、修竹,使人人院如

臨南國,古韻十足。莊園中備有69套標準客房,室內用具均顯江南特色。遊人在飽覽荷園諸景之後,這裡當為休閒小駐、怡神尋夢的絕妙去處。自水鄉莊園,可信步走進惜紅樓,體味古時大家閨秀的風韻;可到鄉寶齋,叩問近三百年的歷史;可到古兵器館,觸摸生鏽的歲月;可到民俗館,感悟,“男耕女織”、“刀耕火種”的艱辛與智慧。

水鄉街市

水鄉街市水鄉街市

位於河道的北岸,與水鄉莊園隔河相對,惟妙惟肖地再現了江南水鄉百姓的日常生活場景。街市不長,計有各類門店60間,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沿街漫步,可欣賞由錯落有致的馬頭牆和貼式磚木結構組成的江南建築;

可撫欄觀水,看鏡中黛瓦,數波心歸舟;可登臨碼頭,領一葉小舟,隨波盪去,領略“雙槳荷香兩岸風”的愜意;可走進茶館,品茗聽曲;可到“鹹亨酒館”要幾碟小菜,體驗把酒臨風的情懷;還可到水鄉漁村,飽嘗南戴河人匠心製作的荷宴,細細品味荷文化之悠久與綿長……

珍荷苑

位於中華荷園的西南端,東依湖心島。顧名思義,“珍荷苑”即精品名貴荷花薈萃的地方。由迎賓牌坊、華夏蓮池、醉荷亭、詠荷橋、詠荷館構成。

迎賓牌坊

迎賓牌坊迎賓牌坊

系中華荷園又一標誌性建築,為五間六柱五樓建築格式,高7.5米,跨度12.8米,採用漢白玉精心雕就,

造型新穎,做工細膩。門柱及橫額刻有蓮花圖案,上部飛檐挺秀,脊部橫臥雙龍。六根方柱前均有雄獅護衛,其形其神極為生動。整個牌坊結構精巧,崢嶸巍峨,乃單體牌坊中之佼佼者。

2003年7月20日,第17屆全國荷花展在此拉開帷幕,迎賓牌坊亦專此應運落成。牌坊上鐫刻的兩副楹聯值得一讀。正面聯:中華開盛世,幽燕喜辦荷花節;北國變江南,山海吟唱蓮藕歌。背面聯:疑似莫愁,四面紅蓮花點點;恍若西子,一湖翠蓋葉田田。

華夏蓮池

華夏蓮池華夏蓮池

為本景區之主體。建有34個蓮池,呈橢圓形,每池面積98平方米。池中栽植了含台灣省在內的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的精品荷花。如此,在觀賞荷花的同時,熱愛祖國之情,企盼祖國統一之願,祝福繁華

盛世之意,一併得以抒發。

詠荷館

詠荷館詠荷館

位於本景區東北部,面對華夏蓮池,背倚湖心島,為仿古建築,呈正方形,外有迴廊,內設展廳,總建築面

積810.8平方米。館之外牆稱“詠荷壁”。壁之正面,鑲有大理石線刻《荷花圖》,兩側鑲有大理石碑刻“詠荷詩詞”。詠荷館人口的廊柱上,懸掛木刻楹聯一副:紉葉為衣,騷客嘯歌昭質;擷英入卷,畫師渲染馨德。著意褒揚了荷花的高貴品質,充分道出了建此館之立意和館藏之珍貴。

詠荷館館內,詩情畫意濃郁,雋雅之氣十足。寬敞的四壁及展牌之上,掛滿了以詠嘆荷花為主題的名家書畫墨寶及珍貴攝影作品,異彩紛呈,寓意深邃,耐人尋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