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衛生間

中性衛生間

中性衛生間,是為了方便老幼病殘而建造的,是一種人性化廁所。由於這些人行動不便,所以允許異性親屬陪同進入。由於“中性”容易引發歧義,網友建議取名為“通用衛生間”、“家庭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等。

簡介

中性衛生間中性衛生間
“中性衛生間”最早出現在泰國,是專門供有變性傾向的男性使用。而隨著發展,“中性衛生間”逐漸成為男女都能使用,殘疾人、老人和幼兒可以在異性家屬陪同下進入的衛生間。在國外也叫“第三空間”,一般用“男女,中間加個輪椅”作為標識。

上海推出公用中性衛生間,在殘疾人衛生間的基礎上,增設兒童、母嬰和老年人等設施。該做法得到一致認可,被稱為“人性化”舉措。

建設標準

“中性衛生間”建設指導意見是根據《公共廁所建設標準》,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之無障礙廁所設計部分中專用廁所無障礙設施與設計要求建設。
其中的細節要求是:“中性衛生間”入口大於1.5米,最好為2米,門扇間距大於1.2米,這考慮到很多時間,使用者有殘疾人,輪椅能夠寬鬆進出;其使用面積大於4平方米,這要比一般的衛生間大得多,也是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另外,衛生間設定0.45米高坐便器,0.7米高水平抓桿,在牆面一側要加設高1.4米的垂直抓桿,設定洗手盆在兩側和前緣要設定安全抓桿,設定放物台、掛衣鉤、呼叫按鈕等都是要滿足特殊人群的需要,無論是哺乳的媽媽,還是行動不便的老人,都能在“中性衛生間”里得到服務。

優點

中性衛生間中性衛生間
1、體現了男女平等:在男女公廁的建造使用上,一直有一種“女性吃虧”的呼聲,這是指一方面許多公廁建造時蹲位男多女少,另一方面由於女性生理特點限制,“方便”時有更多不便,因而出現了公廁不“公平”。“中性衛生間”既是男廁又是女廁,“如廁”只講先來後到,不分男女,再公平不過;

2、照顧了大人帶小孩“如廁”:許多情況下,大人帶著不同性別的小孩上廁所出現尷尬,讓小孩自己使用不放心,帶小孩進大人同性別的廁所有時小孩會難為情,跟小孩一塊進孩子同性別的廁所又是不可能的事,有時大人使用廁所又不放心小孩子一個人在外面,等等,上個公廁時常讓人發愁。公廁“無性別”後,所有難題迎刃而解;

中性衛生間中性衛生間
3、提高了使用率,使人們更方便。公廁由於分男女性別,有時一邊還得排隊,有人“急不可耐”,另一邊卻空無一人,但誰也不敢“擅闖禁地”,不能充分發揮公廁的社會效益。

4、無性別區分:凸現了人性化精神,使公廁的作用更加合理,讓“方便”事更方便。

這種廁所實際上是為了方便老幼病殘而建造的,是一種人性化廁所。由於這些人行動不太方便,所以這種廁所允許異性親屬陪同進入。

5、空間容積大:“中性衛生間”相比普通廁所,其隔間面積較大,可以容納兩到三個人,在國際上,這種廁所還是比較普遍的。衛生間也通過了有關專家的驗收。

缺點

“中性衛生間”與男衛生間只有一牆之隔,其使用率並不高。大多遊客會直接進入標明性別的衛生間,而少數注意到“中性衛生間”牌子的遊客會略微猶豫後離開。不少由親屬陪伴而來的老人和孩子也不會進入“中性衛生間”方便。因為遊客們不了解“中性衛生間”,並且衛生間門牌上只有中英文名字,沒有相關介紹,所以進去的人少。

發展趨勢

上海延安中路上新設的“中性衛生間”上海延安中路上新設的“中性衛生間”
2013年8月22日,一篇關於河北白洋淀驚現“中性衛生間”的帖子出現在網上,短時間內引起了大批網友的圍觀和議論。百度河北吧上網友“菊花茶86”發帖說,到底男的能進還是女的能進,難道這衛生間是給人妖準備的。

2014年10月20日,上海延安中路上新設的“中性衛生間”。

上海市城鎮化地區共有環衛公廁2608座,一類、二類公廁達到1845座,占全市環衛公廁總量的70.7%。

而在延安西路陝西路路口,首箇中心城區配備“第三個衛生間”的環衛公廁本月初已經開始試運行,為需要異性家人提供幫助如廁的群體提供人性化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