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農場

中建農場

國營中建農場地處海南島屯昌胰東南部。場區四周山嶺環抱,地勢南高北低,以丘陵為主。海拔100-300米,慢高南呂嶺海拔712米,北部坡度在8度左右,南部坡度在15-25度之間,屬瓊東濕潤頻繁重風氣候區,高溫多雨。植被是次生雜木林和稀樹灌木林,局部為中草和灌木草原群落。場內溪流較多,終年流水不斷,水資源比較豐富。所有河溝均曲折向北,先後匯入竹枝溪,然後由西北出境注入南渡江支泫龍州河。種植橡膠5.8萬畝118萬株,防風林1.9萬畝。職工種植檳榔、荔枝、胡椒等自營經濟作物2.4萬畝。2003年1月被認定為“海南省無公害瓜果生產基地”。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職工隊伍穩定,社會秩序安定,呈現出一派政通人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農場簡介

(圖)中建農場中建農場

國營中建農場地處海南島屯昌胰東南部。海南省國營中建農場創建於1952年3月,前稱為屯昌墾殖所第二(坡尾)墾殖場,1954年春改名為南典墾殖場,1955年8月更名為中建墾殖場,1957年初改稱中建農場,1969年4月組建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時,本場列序第六師第九團,1974年10月歸制農墾,復名中建農場。

中建農場是一個以橡膠生產為主的國有中型企業。全場總人口1.6萬人,其中在冊職工3486人。農場下轄7個作業區和62個基層單位。現有土地面積16.58萬畝,其中已開發利用11.1萬畝。種植橡膠5.8萬畝118萬株,防風林1.9萬畝。職工種植檳榔荔枝、胡椒等自營經濟作物2.4萬畝。2003年1月被認定為“海南省無公害瓜果生產基地”。

農場公路交通現有單一對外交通線。農場場部向北至海南省中線國道12公里,距屯昌縣城15公里,經屯昌縣城至海口110公里。場內道路交通網路暢通,場部到各基層單位均有公路相通.

經過中建人50多年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場經濟持續增長,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職工隊伍穩定,社會秩序安定,呈現出一派政通人和、生機勃勃的景象。近幾年,農場先後獲得“全國普法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海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海南省農墾文明單位標兵”、“海南省農墾文明小城鎮”等榮譽稱號。

如今,中建農場新一屆領導班子以做大做強橡膠產業為中心,加快農場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本著求真務實的工作理念,正帶領廣大幹部職工加強膠園管理、夯實產膠基礎、著力培養產膠潛力,為全面構建和諧農場的美好願景而拼搏、奮進!

經濟發展

(圖)中建農場中建農場

中建農場經過33年多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全場總人口13369人,其中,職工7128人;下設7個作業區,41個生產隊。全日制中學2所,國小8所;職工醫院1所。全場土地面積165825畝,已利用面積101982畝,其中,橡膠面積到達56530畝,水田2411畝,其它用地1115畝,林帶32819畝。熱帶作物563畝,茶葉264畝,其他作物5356畝。1985年年產乾膠1440噸,累計生產乾膠13376。5噸。

到1985年底擁有機械設備總動力7756馬力;拖拉機14台,790力;載重汽車24台,8755噸位。發電設備裝機總量1045千瓦,其中,水電725千瓦,火電320千瓦,水庫3宗,有效庫容483萬方。公路到達115公里,橋樑23座、工廠5座,其中,日產24噸標準橡膠加工廠1座,年產62萬磚瓦廠一座,家具廠1座,綜合廠1座,膠杯廠1座。全場現有房屋面積14861平方米,其中結構81935平方米,混合結構56155平方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富民政策本場貫徹落實,農場的多種經營得到訊速的發展。特別是家庭農場的興辦,為農場的生產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本場職工結合本場實際,充分利用優越的土地資源,廣開生產門路,廣找財源,精心經營,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廣,職工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增長。

回顧過去,中建農場職工靠艱苦奮鬥的精神,勤勞的雙手裝點了南典這塊寶地;展望未來,經過中建農場職工的努力,南典群山將更加壯麗,更加錦繡,更加美好。

地理環境

(圖)中建農場中建農場

中建農場地處海南島屯昌,場區四周山嶺環抱,地勢南高北低,以丘陵為主。海拔100-300米,慢高南呂嶺海拔712米,北部坡度在8度左右,南部坡度在15-25度之間,屬瓊東濕潤頻繁重風氣候區,高溫多雨。植被是次生雜木林和稀樹灌木林,局部為中草和灌木草原群落。場內溪流較多,終年流水不斷,水資源比較豐富。所有河溝均曲折向北,先後匯入竹枝溪,然後由西北出境注入南渡江支泫龍州河

中建農場簡介地處屯昌縣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19°11′28″~19°19′48″,東經110°07′12″~110°13′54″。東鄰定安縣境內的國營中瑞農場,西接坡心鄉、南呂鎮,南接瓊海市境內的國營南俸農場,北抵屯郊鄉和定安縣所轄翰林鎮。中建農場四周山嶺環抱,以丘陵為主,地勢南底北高,海拔多為100~300米,坡度在8°~25°之間。場區以丘陵為主,四周群山環抱,山清水秀,氣候宜人。

農場年平均氣溫23°C,月平均氣溫1月份最低,為19.4°C;7月份最高,為28.6°C。年降雨量2367mm,7月至11月為雨季。場區土壤主要為花崗岩黃色磚紅壤,土層較厚,質地為礫質粘壤,有機質含量中等,保水性能好。場內河溝較多,為南甘河支流水系,終年流水不斷,水資源豐富,河溝均自南向北匯入南甘河,注入南渡江支流龍州河。

機構設定

(圖)中建農場中建農場

中建農場機構設定:


黨委辦公室: 負責農場、社區組織、人事、宣傳、紀檢監察、文秘工作

工會: 負責工會、女工、青少年工作

農場辦公室社區辦事處: 負責農場、社區、二級企業協調、武裝、審計、接待及機關資產、房產、文秘和信訪工作

財務結算科: 負責財務預算、結算、資金管理及資產管理

勞動社保科: 負責勞動、工資、社保工作

國土科: 負責國土資源的經營管理工作

改革發展科: 負責農業、工業、基建、交通等各行的生產技術計畫統計、安全生產等方面規章的制訂及實施

自營辦: 負責自營經濟的管理、技術指導及收費工作

農牧科: 負責畜禽防疫及農牧漁業生產技術指導工作

衛生教育計生科: 負責農場醫療、衛生、防疫、中國小教育及計畫生育工作

公安派出所 (綜治辦合署): 負責社會治安(含護林保膠)工作

辦公室人力資源部: 負責宣傳、文秘、協調、信訪和接待工作;公司總部物業管理及人事、勞動力調配、工資福利分配工作

生產技術部: 負責生產技術管理、產品管理

經營管理部: 負責計畫統計、生產資料供銷、安全生產及經營管理規章的制訂管理

財務部: 負責財務預算、結算、資金管理及資產管理

治安聯防大隊: 負責護林保膠工作,協助派出所維護社會治安

養牛產業

(圖)中建農場中建農場

“中建農場發展植草養牛業為墾區興牧強膠走出了一條光明的道路。”中建農場自2003年開始植草養牛到現在僅2年時間。從開始種植的幾百畝牧草、建3座牛舍、養400多頭牛,到目前已種植牧草2160多畝,興建牛舍8座,全舍飼養1500多頭牛,還建起一個可全舍飼養800頭水奶牛,再用不了兩年時間,全舍飼養將達到4000頭目標,目前牛舍一座比一座先進,在8座牛舍中,有一座已安上送飼料的輸送帶,是一座具有半自動生產線的養牛場。

“草是種出來的,牛是養出來的,發展植草養牛來不得半點假的。”這裡的養牛工人如是說。2003年,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不久,面對農場困境,場長許才秀、場黨委書記陳道冠提出並通過黨委會決定創新養牛道路,大力發展植草養牛業,為橡膠提供充足的有機肥,從根本上提高幹膠產量,促進農場經濟發展,增加職工收入,構建農場和諧社會。

到華南熱帶農業大學選購營養價值較高且適宜農場種植的王草和柱花草作為主要飼料草種植。然後選擇適宜土地進行種植。他們利用橡膠中小苗行間種植王草,在橡膠環山行平台上種植柱花草,因為柱花草是豆科作物,種在環山平台上成為活覆蓋,一舉兩得。由於工作紮實,當年種植1000畝牧草,很快就長得茂盛,為圈養牛群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建農場的植草養牛業之所以進展順利,取得成功,主要還是政策對頭,充分調動了職工的主觀能動性。經過近兩年的艱苦奮鬥,如今,職工們看到了希望,信心更加足了。

建造有機肥加工廠,為橡膠和農作物提供充足的優質有機肥。工廠建成投產後,首先本場16.6萬畝土地上包括橡膠在內的作物可全部用上加工出來的生物有機肥,完全取代化肥,使這裡生產的農產品都成為綠色產品,使整箇中建農場成為綠色聚寶盆。同時,出產的生物有機肥還可供應周邊地區使用,為建設海南生態省做出貢獻。

文明生態村

(圖)中建農場中建農場

1954年併入中建農場的南蓬村是一個總人口有206人的革命老區,職工大力發展自營經濟,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2006年該村自營經濟總收入達41.24萬元,全隊職工年均純收入15461元。

海南農墾中建農場南蓬村文明生態村建設——南蓬村一景

南蓬村職工民眾熱情高漲創文明、不等不靠建家園的事情傳開後,農場黨委為村民們的創建意識所感動,決定撥款12.2萬元,鋪設470米的混凝土路面,新建一個480平方米的藍球場,維修職工住房的破舊門窗及擋土牆、排污溝等設施,購買花草樹木美化綠化環境,布置裝修辦公室、文化室、娛樂室、藍球場等“三室一場”文化活動場所。對此,職工民眾歡欣鼓舞,創建熱情更加高漲。南蓬村文明創建共投入義務工、機動工1317人次,清理雜草垃圾56車,平整環境運送土方94車。

一是自家的生活垃圾由自家收集處理,不得隨意丟棄;二是推選一名老職工任環境清理監督管理員,監督各家各戶的衛生清理執行情況,並每天清理打掃公共場所的垃圾紙屑。三是制訂《保持環境整潔的村規民約》,對衛生檢查不合格的家庭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

文明的環境提升了文明素質,管理措施出台後,全村鄰里和睦,沒有一起違法亂紀、民眾上訪事件發生。如今,全村已有45戶人正在進料建房,計畫近期建房的家庭也有12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