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ZBD03空降戰車

中國ZBD03空降戰車

中國ZBD03空降戰車,又稱ZBD03傘兵戰車,是中國空軍空降兵21世紀初主戰兵器。中國ZBD03空降戰車戰鬥全重8噸,外形設計低矮,最大速度68公里/小時,最大行程500公里,水上速度≥6公里/小時,單人炮塔1門30毫米機關炮,鏈式供彈/125發穿甲彈、225發榴彈,彈藥基數400發,1挺86式7.62毫米並列機槍/備彈1000發。炮塔裝1具“紅箭”750型反坦克飛彈發射架/發射“紅箭”-73B反坦克飛彈/備彈4枚;裝備火控系統有一定的動對動射擊能力和夜戰能力;速度大於72km/h。

簡介

中國ZBD03空降戰車中國ZBD03空降戰

中國ZBD03空降戰車由動力室、駕駛室、戰鬥室,兵員室四個部分組成,駕駛室在車首左側,動力室於車首右側,戰鬥室則位於車體中央,採用炮塔式結構,裝有1門小口徑機炮及反坦克飛彈發射器1具,乘員3人,載員至少4人。

乘員分布與BMD系完全不同,車首駕駛室1人(駕駛員),車長位於駕駛員後方,炮塔由1名炮手操作,這是中國履帶裝甲車的一貫布局,兵員室則設在尾部,可以容納約4名步兵。

ZBD03空降戰車的後門採用一扇門板的簡單設計,比較輕巧。就車體的布局來說,ZBD03空降戰車不但沒有俄系的標新立異,反而承傳著許多如六三式、八九式等早期中國裝甲車的味道。

武器系統

ZBD03空降戰車的武器系統集中於新型的單人機炮塔,主炮是一門30毫米機炮,該炮採用鏈式供彈,備有125發穿甲彈、225發榴彈,對地有效射程4000tA尺,對空有效射程2500公尺,總體設計與俄羅斯的2A72相同,中國在取得生產權後進行了適應性改良。

ZBD03空降戰車裝備的反坦克飛彈系統置於炮塔右上方,另外,ZBD03空降戰車採用的反坦克飛彈是20多年前WZ一141配備的“紅箭73”。中國陸軍反坦克飛彈經過多年的發展,早已有更先進的“紅箭8”、“紅箭9”裝備部隊。“紅箭73”與“紅箭8”相比,雖然彈體重量差不多,但“紅箭8”連彈筒重達25公斤,連發射筒幾乎等於“紅箭73”長度的1.5倍。

“紅箭73”c型的垂直破甲厚度達850毫米,射程3000公尺,對抗第二代坦克,其射程與破甲能力已綽綽有餘。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紅箭73”在攻擊工事、火力點等方面表現非常出色。針對城市發展比例較高地區作戰環境,“紅箭73”在巷戰中也可支援步兵作戰。

ZBD03空降戰車另有同軸機槍設於主炮左側,可能是空降兵常用的八零式7.62毫米通用機槍,該型機槍仿自前蘇聯的PK(車載—PKT)式機槍性能亦大致相若。

防護裝甲

中國ZBD03空降戰車中國ZBD03空降戰車

為適應空降作戰需要,ZBD03空降戰車在防禦方面必然要作出犧牲,ZBD03空降戰車的車體由鋁合金裝甲組成,車重9噸左右。除了車體採用鋁質裝甲作基本防禦以外,ZBD03空降戰車車身兩側似乎還加裝了一層附加裝甲,按其厚度推測,塑膠、陶瓷裝甲或反應裝甲的可能性都很低,就ZBD03空降戰車整體的裝甲性能而言,車首能抵禦12.7mm機槍彈、兩側可防禦7.62mm鋼彈應是一個合理的水平,炮塔的防禦能力可能會比車體更好一些。

ZBD03空降戰車的炮塔兩側還有兩組共6門八四式76毫米電動彈藥發射器,一般用作施放煙幕彈,也可以發射榴霰彈,類似二戰時“虎”式坦克上的“s雷”,這套電動煙幕裝置主要是用於干擾反坦克飛彈,一般還會搭配一套紅外警報裝置。

發動機

ZBD03空降戰車的發動機功率大約是350匹馬力左右,最高時速70sA里以上,若以其車重9噸計算,則單位功率是39馬力,履帶接地長約3公尺,單位壓力約50千帕,機動性可說是非常優異,發動機應是氣冷式,中國近年自行設計的裝甲車,不論是輪式或是履帶式,多採用德系的氣冷式發動機。

兩棲能力方面,新“傘戰”可以以浮渡方式橫越河流,據信它是採用履帶划水,而不是BMD系的噴水裝置,採用前置發動機布局的新“傘戰”,如要裝置噴水發動機,則必須加裝一套傳動系統連線尾部的噴水裝置,為了兩棲能力的加強而犧牲寶貴的重量與空間。

著陸系統

2009年9月,ZBD03式空降戰車參加閱兵預演中國ZBD03式空降戰車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預演

2009年10月,中國空軍因增購伊爾-76型重運輸機而廣受外界關注,伊爾一76能夠一次空降一營傘兵或三輛BMD的優異性能,無疑是ZBD03空降戰車的最佳載台,不過中國空軍所擁有的伊爾一76並不多,它們還要擔負空軍航空兵地勤裝置的空運任務,加上其巨大的軀體,並不適合高危的第一波戰鬥,空降戰役的主力,顯然還是運八、運七甚至運五,為了保持戰術彈性,新“傘戰”應是以運八實施空投為設計標準。

在空投傘兵戰車方面,俄羅斯累積了大量經驗,並研製了好幾種空投裝置,常用的有PRSM和BPS兩種,兩者最大差別在於其緩衝裝置。PRSM系統是在車輛即將著陸時利用觸發桿起動火箭制動裝置,形成反推力,減低著陸速度,保障車輛及隨車空降乘員的安全。BPs則是在戰車著陸前,在車底部打開一個氣囊,在氣囊觸地、排氣的過程中,抵消著陸的衝擊力。

中國解放軍有操作BMD一3的經驗後,開始了研發國產重裝空投系統的工作,並於2003年由宏光公司研發成功,其工作原理與俄式BPS氣囊系統類似,使“傘戰”具有全員空投能力,此系統由多個降傘組成,與PRSM火箭系統的單主傘方式有明顯差異。

空降戰術

ZBD03空降戰車採用傳統的後置兵員室設計,兵員可以快速上下,溝通比較方便,兵員室也可用於運輸物資或搶救傷員。由於發動機置於車首,有利保護載員,這方面的考慮似乎更接近西方,ZBD03空降戰車還是以兵員下車作戰為主要考慮,但ZBD03空降戰車並非不排除兵員在車內發揚火力,空降作戰中可能車輛一著陸即被敵軍包圍,故ZBD03空降戰車留置了六個射擊孔,連駕駛員後方的車長席也有射擊孔,因為中國陸軍的步兵戰車車長都兼任班長,很多情況下班長都是在車上指揮步兵下車作戰,多設一個射擊孔也有道理。但以車長席的空間來看,對外射擊只得使用九五式步槍

隨著國際形勢趨於複雜,“傘戰”的舞台可能不止於中國台灣,由於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在全球的維和任務,或出兵援助鄰近的中亞、東南亞友好國家之可能性很高,傘兵戰車使空降部隊的戰鬥力大幅上升,只要空運能力能解決,中國將可以迅速部署1—2個機械化空降師,對亞洲安全穩定起正面影響的作用。

外媒評價

俄BMD-4傘兵戰車俄BMD-4傘兵戰車

2009年10月13日,美國環球戰略網刊發題為《中國的空降之龍》的文章,將中國的ZBD03空降戰車與俄羅斯的BMD系列空降戰車的最新型號——BMD-4做了一番比較。

文章首先說,蘇聯的空降步兵戰車先驅可以追溯到1969年,那就是BMD-1步兵戰車,蘇(俄)人堅持了這一概念,如今用上了BMD-4型空降步兵戰車,俄羅斯人繼續成為此類型號戰車(一種輕型的配備有適中火力的傘兵運輸車)的最大使用者,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從來沒有顯露出對這種小型車輛種類的興趣。

提到中國的ZBD03型空降步兵戰車,該文章稱:這種履帶式戰車一度被認為是俄制BMD系列戰車的改進複製版本,但實際上,ZBD03型空降步兵戰車是一款中國完全本國設計的產品,受到俄羅斯方面的影響有限。ZBD03型空降步兵戰車首次公開露面是在2005年,它的存在驗證了中國軍隊日益增長的進攻戰力。

文章最後將中俄兩種戰車稍做對比:與中國的戰車相媲美的是俄羅斯的BMD系列的最新版本,即BMD-4空降戰車,它的性能與中國ZBD03空降戰車最相近,該車的火力配置較重,配有一門100毫米火炮和一門30毫米炮,操作駕駛人員三名,可搭乘4名空降兵,車體重量11噸,車體尺寸是長25英尺(約合7.62米),寬10英尺(約合3.04米),高度是7英尺(約合2.13米),腳踏車造價250萬美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