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

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

高 馬 何

簡介

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前身是清華MBA案例大賽,始於2005年,是一項公益性賽事。旨在為MBA學員打造比拼商業才能的擂台、搭建共同溝通交流的平台、提供觸摸企業實際的舞台。通過高度模擬現實的商業案例,培養MBA學員熟悉管理溝通技巧,訓練MBA學員提升分析決策能力,幫助MBA學員構建成熟商業思維,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2009年(第五屆)開始,大賽升級為覆蓋兩岸三地知名商學院的全國比賽,並邀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兄弟學校的商學院派隊參加。

第五屆

12月20日,中國MBA教育界一年一度的盛會——金蝶杯·2009(第五屆)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在清華經管學院國際報告廳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代表隊榮獲本次大賽冠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代表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代表隊分獲亞軍和季軍。

2009(第五屆)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LOGO2009(第五屆)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LOGO
 金蝶杯·2009(第五屆)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由清華經管學院MBA教育中心與《管理學家》雜誌主辦,清華大學MBA同學會與金蝶國際軟體有限公司承辦,清華經管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擔任學術指導。該項賽事旨在通過解剖高度模擬現實的商業案例,訓練未來領導者運用管理知識和技能把握商業現實的能力,以及面臨挑戰時的決策及分析能力,並藉此平台加強兩岸三地商學院之間的交流,推動中國工商管理教育水平。
角逐大賽總冠軍的代表隊分別來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長江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入選決賽的案例有:新日電動車趕超成為行業領先者、方太如何在管理中注入儒家思想、華西希望的“厚道”文化建設、H3C“三權分立”的產品研發體系、金蝶之四輪驅動業務創新、航天金穗網在網路時代的企業線上經營與戰略轉型。各參賽隊伍就相關案例展開智慧的碰撞和知識的比拼。
在比賽現場,由來自高校的學術專家、參賽案例企業的高級管理者,以及資深媒體人士組成的評審團與未來的商界精英“過招”,現場點評選手們就案例所作的分析和對策。從戰略構想到方案制定,選手們實現了智慧、知識、激情、經驗、夢想的完美融合。

第六屆

組織準備

2010年10月23日,深發展供應鏈金融2010(第六屆)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行。
本屆案例大賽由清華經管學院MBA教育中心、《管理學家》雜誌和深圳發展銀行等單位聯合主辦。清華大學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為本次大賽提供學術指導。大賽邀請了兩岸三地30餘家優秀商學院的70餘支隊伍,最終將有十支優勝隊於2010年12月4日匯聚清華經管學院角逐年度總決賽。
清華經管學院MBA教育中心主任高旭東教授、《管理學家》雜誌總經理寇全軍先生、深圳發展銀行貿易融資總監馬黎民先生等在啟動儀式上發表講話,並表達了各方對於大賽的殷切期待。
高旭東教授希望通過案例大賽這個發展的平台、友誼的平台,聯合其他兄弟院校,共同推進中國MBA教育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發展培育專業的管理人才。他鼓勵參賽隊員不要過於重視比賽結果,秉持“發展第一、友誼第二、比賽第三”的理念,努力把平時所學所想展示給觀眾。
寇全軍先生則表示《管理學家》雜誌社希望通過案例大賽加強管理學術界與管理實業界的溝通,通過邀請兩岸三地優秀商學院學生參賽,幫助企業獲得在管理方面的啟發,發現管理人才,並促進兩岸三地工商管理教育界的交流與溝通。
馬黎民先生代表深圳發展銀行表示,希望通過案例大賽的平台,擴大深發展供應鏈品牌業務的影響力,並把企業在管理實踐中的創新與業界及教育界分享,他期待本次案例大賽能夠為中國企業提供強大的思想資源、管理資源。

賽後總結

2010年12月4日,中國MBA教育界年度盛會——“深發展供應鏈金融2010(第六屆)中國MBA案例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際報告廳圓滿閉幕,經過一天激烈緊張的比賽,清華大學天罡地煞一隊、上海交通大學inception隊、北京大學非比尋常隊三支隊伍成功勝出,分獲一、二、三等獎。
參加全國總決賽的十支代表隊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廣東商學院和湖南大學、台灣政治大學,他們經過北方、華南、華東、台灣四個賽區激烈角逐,從來自兩岸三地三十五家優秀商學院的八十餘支隊伍中脫穎而出,代表了中國MBA學生的最高水平。十支隊伍圍繞隆力奇、深發展、金蝶軟體、三花良治、宜信公司、李寧公司等6個企業管理的真實案例分別進行了兩輪智慧的交鋒,比賽高潮迭起,精彩紛呈,集思想性,邏輯性,明辨性,前瞻性於一體,凸顯了中國商界未來精英的睿智、博學、專業與靈活。學術界、企業界、媒體界共34位評審出席了此次盛會並對決賽進行了精彩點評。
本屆案例大賽是在中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管理學家》雜誌和深圳發展銀行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CIMA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為大賽提供學術指導。

案例介紹

1、李寧公司案例:《李寧品牌的中國元素國際化》
2008年8月8日晚,李寧,這位前世界體操冠軍以“夸父追日”式的奔跑動作,點燃了第29屆奧運會的主火炬,也點燃了中國人夢想百年的奧運豪情。對李寧來說,這既是個人的勝利,也是李寧牌的勝利。雖然李寧沒有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簽約贊助商,但李寧點燃奧運火炬卻被很多人認為是更有效的“廣告”。從簽約奧尼爾到贊助西班牙男籃,再到以中國元素作為產品特色進行北京奧運行銷,李寧公司CEO張志勇認為,北京奧運會之後,李寧品牌將更深入人心,李寧公司的國際化進程將穩步推進。
2、金蝶軟體案例: 《金蝶國際:向服務轉型》
金蝶國際軟體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始創於1993年8月8日,其子公司有專注於中國大陸企業管理軟體市場的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專注於中間件業務的深圳市金蝶中間件有限公司,專注於為小企業提供一站式管理軟體及電子商務服務的金蝶友商電子商務服務公司,為政府及公共部門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務。
從2008年開始,金蝶的戰略發生重大轉變,開始向“成為全球企業管理軟體及電子商務服務市場的領導者”這一目標邁進,推動公司從產品型公司向服務型公司的轉變,創新中國管理模式,建立管理專家形象。2009年,金蝶軟體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0.1%,占比40%。未來四年公司希望把服務收入的占比提高到50%。這家原來以為客戶提供軟體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如何實現產品型向服務型轉變?
3、宜信公司案例:《宜人宜己 信用中國》
2006年4月,唐寧在北京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從事P2P小額信用貸款服務企業--宜信公司。經過4年多的發展,宜信已經成為中國P2P小額信用貸款服務行業的領軍企業,在實踐者商業性和社會性的完美結合。
宜信P2P信貸服務之路是從助學貸款開始的。2009年,宜信推出“宜農貸”,它是宜信針對貧苦農村婦女所設立的一項公益性小額信用貸款計畫,對於解決中國三農問題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和實踐。其運作模式是把城市中高收入、熱心助農扶貧公益事業的人士和有信用貸款需求的低收入農戶(主要是貧困婦女)對接,通過個人對個人的民間借貸方式實現信貸助農扶貧、信用普惠大眾。
4、三花良治案例:《三花良治:如何持續領跑》
2002年,前奧普浴霸CEO馬悅由於看到潔身器行業的巨大發展機遇,在西安創立良治電器這一專業衛生健康電器品牌,“洗之朗”是良治電器旗下潔身器類別品牌。潔身器是安裝在坐便器(馬桶)上的,用於便後冷熱水沖洗排便部位代替手紙完成便後清潔的一種新型健康電器產品。
曾經成功帶領奧普浴霸做大做強的經歷,讓馬悅對潔身器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在推動《坐便潔身器》標準的工作中,三花良治當仁不讓地擔任了行業領先者的職責。看著公司走上預期的發展軌道,馬悅充滿激情,但也時刻警惕,因為隨著市場的成熟,有實力的競爭者隨時都可能大規模湧入。馬悅始終在思考:三花良治如何保持既有的領先優勢?
5、隆力奇案例:《隆力奇的渠道變革》
以蛇類保健品起家的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力奇” ),在市場競爭激烈,國內日化行業幾乎被外資品牌全部占據的情況下,通過獨特的銷售渠道建設,實現了逆勢成長。
創新貫穿於隆力奇24年來發展的每個階段,給隆力奇的發展蓄積了原動力。隆力奇的銷售渠道模式從創業以來,從未停止過變革。變革歷程中的任何一種渠道銷售模式都來自“對標”,設定目標之後 “學習、創新、再學習”的過程。2006年,隆力奇開始藉助高端護膚品進軍直銷領域,在美國成立護膚品研究院,在日本成立美建創新中心,借鑑倩碧、雅詩蘭黛等品牌的成功技術,研發高端護膚品和日化產品,此部分產品走直銷路線。那么,直銷渠道推出的新的高端品牌,是否存在風險?隆力奇的直銷系統是否會和原有的渠道產生衝突?如何解決這種衝突或問題?
6、 深發展案例:《深發展供應鏈金融:決策與競爭》
“深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指把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根據交易中構成的鏈條關係和行業特點設定融資方案,將資金有效注入到處於相對弱勢的中小企業,並為大型企業提供資金理財服務,從而解決供應鏈中資金分配的不平衡問題,並提升整個供應鏈的企業群體競爭力。
從1999年開始試點摸索至今,深圳發展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已十餘年。供應鏈金融業務是一項與銀行傳統業務有較大差異的創新型業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對供應鏈成員的信貸準入評估不是孤立的,銀行首先評估核心企業的財務實力、行業地位以及對整個供應鏈的管理效率;②對供應鏈成員的融資嚴格局限在其於核心企業的交易活動;③供應鏈金融還強調授信還款來源的自償性,即引導銷售收入直接用於償還授信。

評審名單

深發展供應鏈金融2010(第六屆)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總決賽評審名單:
專家評審(按姓氏拼音排序)
高 建 清華經管學院教授 院長助理
何玉興 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
陽桃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蘇文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仝允桓 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清華經管學院教授
吳革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席酉民 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管理學家》主編
企業家評審: (按姓氏拼音排序)
叢寰宦 正略鈞策諮詢集團CEO
胡 剛 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廉奇志 AMT 集團合伙人、副總裁,北方區董事總經理
林正剛 前思科中國區總裁
劉大偉 宜信公司總裁助理
劉 鑫 中航傳媒集團總經理
盧廣練 隆力奇首席信息官兼人力資源總監
陸振華 河南航天金穗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呂文平 Vivitek麗訊中國區總經理
馬黎明 深圳發展銀行貿易融資總監
馬 悅 三花良治董事、總經理
秦 穎 亞孚投資總經理
權順亮 金蝶顧問學院院長
任 立 德御坊總裁
孫丹威 北京吳裕泰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萬洪春 科瑞集團副總裁、香港科瑞基金管理公司總裁
夏 挺 CIMA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工會中國區教育市場開發總監
趙 龍 慧聰鄧白氏CEO
鍾偉昌 瑞安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商業總經理
媒體主編評審:(按姓氏拼音排序)
方家喜 新華社經濟部主任、全國金融性學術研究機構秘書長
何 力 《財經》雜誌 主編
胡明沛 《IT經理世界》副社長
李 偉 《管理學家》副主編
慕雲五 《管理學家》執行主編
王 東 《錢經》雜誌出版人兼主編
王正翊 《中歐商業評論》副主編

第七屆

冠軍隊香港科大冠軍隊香港科大
2011年12月10日,中國MBA教育界年度盛會——“達沃斯”2011(第七屆)中國MBA企業案例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際報告廳圓滿閉幕,經過一天緊張激烈的比賽,香港科技大學隊勇奪冠軍,清華大學隊和中山大學隊榮獲二等獎,湖南大學隊、西安郵電學院隊和西安交通大學隊三支隊伍榮獲三等獎,台灣政治大學獲得評審最佳創意獎。
本屆案例大賽是在中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清華管理評論》和《管理學家》雜誌共同主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聯合主辦。逗溜網對大賽提供特別支持,清華大學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為大賽提供學術指導。學術界、企業界、媒體界共20多位評審和嘉賓出席了此次盛會並對決賽進行精彩點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