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33型潛艇

中國033型潛艇

中國033型潛艇,即“R”級常規動力潛艇(033型)是前蘇聯633型的改進型,根據“二四協定”,前蘇聯向中國有償轉讓,由中國進行仿製的。是中國生產批量最大的一型潛艇。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033型潛艇中國033型潛艇
中國033型潛艇,“R”級常規動力潛艇(033型),是前蘇聯613型的改進型,是根據“二四協定”,前蘇聯向中國有償轉讓,由中國進行仿製的。是中國生產批量最大的一型潛艇。首制艇於1965年12月在江南造船廠建成。作為原型的613型潛艇完全是一型二戰時期水平的潛艇。33型潛艇與613型相比主要改進之處是:增加2具魚雷發射管,提高了水聲設備性能,增加了蓄電池的水冷卻系統,下潛深度增大,通氣管狀態作為主要航態提高了航速,採用將貯備浮力轉變成超載燃油的途徑,巧妙地使續航力和自持力增大了一倍,結果在動力裝置未作改變,依靠改進流體動力和推進特性,排水量增大後艇的水下航速仍保持不降低,應當說,33型的設計是相當成功的。這種設計思路是不會過時的。

歷史

中國033型潛艇中國033型潛艇
1959年簽約,從蘇聯引進633型R級中型魚雷攻擊型常規潛艇的建造權和部分器材裝備。1959年5月至1961年3月,我國分8批收到蘇聯發來的633型圖紙,1961年10月,圖紙資料翻譯複製完畢,代號改為6633型。首制艇分別由江南和武昌造船廠完全按照蘇聯圖紙建造,江南造船廠裝配建造的6633型潛艇首制艇於1960年2月18日開工,1963年8月21日下水,1965年9月交付部隊服役,舷號136。武昌造船廠裝配建造的首制艇於1960年2月19日開工,1964年10月29日下水,1965年12月交付部隊服役。

我國購買的633型潛艇的材料設備只有6艘。至1963年,江南、武昌兩造船廠已各開工3艘。由於部分設備已作為樣機,武昌造船廠的3號艇設備已不完整,故艇體開工不久就被迫停工。

1960年開始中國化修改和國產化工作,至1967年基本完成,並命名為033型,出口型號ES5A型。經過努力,江南造船廠的4號艇和武昌造船廠的3號艇部分使用國產材料設備完成了建造。1966年2月,全部採用國產材料設備的第1艘033型潛艇――江南造船廠的5號艇開工建造,1968年下水,1969年6月22日服役。為給南海艦隊提供潛艇,從1969年9月開始,在黃埔造船廠共建造了13艘033型潛艇,其中11艘是由江南造船廠、武昌造船廠加工製造好分段後運抵黃埔造船廠組裝,包括江南造船廠3艘、武昌造船廠8艘。1967年,根據三線建設的需要,由江南造船廠包建四川陪陵造船廠。該廠於1975年形成生產033型艇的生產能力,共建造過3艘後於1985年轉產民品。隨著配套的完成,033型潛艇開始大批量建造。1973年達到年產9艘的頂峰(江南造船廠4艘、武昌造船廠5艘)。最後1艘建造的033型潛艇是1985年11月由黃埔造船廠建造,1987年交付服役的304號艇。至1987年停產時,我國共建造了106艘。其中江南造船廠47艘、武昌造船廠42艘、黃埔造船廠13艘、陪陵造船廠3艘、渤海造船廠1艘。有90艘裝備了中國海軍(其中有4艘又無償轉讓給朝鮮),1983―1984年間向埃及出口了4艘。另外於1973―1975年由江南造船廠建造了12艘半成品由我國無償提供給朝鮮自行裝配建造(代號“十三號工程”)。國內服役的已確認的舷號如下:209、210、212、214、216、217、227、240、254、256、272、280、287、298、299、300、301、302、303、304、341、343、346、349、

在批量建造的同時,對後續艇不斷進行了改進,包括多種聲納設備的改裝、螺旋槳降噪、水聲對抗設備改裝,通信天線系列改裝、空調、製冷、和制淡水能力的加強、流水孔改裝和其它減振降噪改裝。

性能

結構尺度

中國033型潛艇中國033型潛艇
採用常規水面線型,艇艏水平舵,雙軸雙槳推進。單殼體結構,耐壓殼體內設有艏魚雷艙、前蓄電池艙、指揮艙、後蓄電池艙、柴油機艙、推進電機艙和艉魚雷艙。指揮台圍殼在艇的中前部。全艇共有11個壓載水艙 艇長76.6米,艇寬6.7米,吃水5.34米,水下排水量1750/1830噸,水面排水量1350/1475噸

主要性能

水下航速13節,水面航速15節,續航力14000海里/9節,自持力60晝夜。水下續航力350海里/2節,最大潛深300米,抗風力12級,噪音160分貝,編制53人。

動力系統

2台6E390C型中速柴油機,功率4000馬力,2台推進電機,功率2700馬力,雙軸雙四葉螺旋槳

電子設備

1部353型導航/對海搜尋雷達

1套SQZ―1型綜合聲納系統
1部SQX―1型通信聲納

1部SQC―1型偵察聲納
1部SQW―1型聲線軌跡儀
1部測冰儀
1部遠程噪音測向站(後期部分艇加裝)
1部DUUX―5型低頻被動測距聲納(後期部分艇加裝)
1部QDD―10(707)型對空導航潛望鏡
1部QZ―10(708)型指揮潛望鏡
後期部分艇換裝
1部QZHA―10(779)型指揮潛望鏡
1部QDYA―10(778)型多用途潛望鏡
1部921或921甲型雷達偵察接收機
1部SQK―2型高頻噪音干擾機(後期部分艇加裝)
1部SQK―3型低頻噪音干擾機(後期部分艇加裝)
1部SQK―1型氣幕彈發射系統(後期部分艇加裝)

武器裝備

艇艏六具533mm艇艏魚雷發射管,氣壓發射,攜彈量12枚。艇艉兩具533mm艇艏魚雷發射管,氣壓發射,攜彈量4枚。 可通過魚雷發射管布放最多36枚各式水雷,1套691型魚雷射擊火控系統。

導航

1套電羅經
1部水壓計程儀
1部航跡自繪儀

重要系統

綜合空調系統
CEO27/150型空氣壓縮機
應急吹除系統

改進改型

033型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改進

在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對近期建造的部分艇齡較新的艇進行了現代化改裝。
改裝項目包括:801甲噪音聲納、SQG―2噪聲測距聲納、063通信聲納站等多種聲納設備和水聲對抗設備的改裝、螺旋槳降噪、水聲對抗設備改裝、複合通信天線、磁性天線和超長波水下浮力拖曳天線等天線系列的改裝、換裝QZHA―10(779)型指揮潛望鏡和QDYA―10(778)型多用途潛望鏡;空調、製冷、和制淡水能力的加強、流水孔改裝和低噪音螺旋槳、螺旋槳導管貼上阻尼材料、低噪音液壓舵機操縱器、柴油機通氣管浮閥等其它減振降噪改裝。
80年代中期以後,又對該型艇進行了螺旋槳降噪改進,使其噪音等級降低了一個數量級以上,提高了潛艇的隱蔽性和加大了聲納系統的作用距離。以後還試驗性地安裝了法國的DUUX―5型被動測距聲納、配備義大利A―184線導魚雷等。經過改良的033型潛艇,其綜合作戰能力與德國的206型相當。

033G型(武漢A級)常規動力飛彈攻擊潛艇

以033型攻擊型常規動力潛艇為母體的改裝艇。1976年由701所開始研製設計,1978年完成改裝設計,1980年在武昌造船廠開工,舷號351,1983年交付海軍,1985年海上發射飛彈成功。1986年6月通過設計定型。
艇長76.6米,艇寬7.6米,水面排水量1650噸,水下排水量2100噸;潛深200米,自持力45天,最大航程14000海里/9節,乘員53人。
艇體加寬,在上層建築內兩側各增設了3座箱式鷹擊―8型反艦飛彈發射器(只可水面發射,發射時海情不大於四級,航速不大於8節,發射筒仰角15°,可單發、2發、6發齊射)。換裝了358G型對海搜尋雷達、925G型雷達偵察機,增裝了自動測風儀、方位水平儀。換裝雷彈合用的數字式射擊指揮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