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U型潛艇

德國U型潛艇

德國U型潛艇,是二戰中最神秘的武器,偷襲是它唯一的戰術,因此U艇又被人稱做海上之狼。在二戰中的大西洋上,德國的U艇肆無忌憚地在盟軍的海上交通線上“獵殺”盟軍的船隻。僅僅在1942年11月,U艇就擊沉了盟軍118艘船隻,創下了743321噸的記錄,給盟國造成了難以承受的損失。

簡介

德國U型潛艇水下潛行
德國U型潛艇,1906年初,德國人建造了以柴油機為動力的U型潛艇1914年9月5日,德國U21號潛艇用一枚魚雷擊沉英國軍艦“開路者”號,250名官兵葬身海底。1914年9月22日,德國U9號潛艇在比利時海外用不到90分鐘的時間就擊沉3艘12000噸級的英國裝甲巡洋艦,艦上1500人死亡。到1915年末,德國潛艇擊沉600餘艘協約國商船;到1916年和1917年,被擊沉的商船總數已分別達1100艘和2600艘。僅1艘U35號德國潛艇就獨自擊沉了226艘艦船,總計達50多萬噸。

研發背景

一戰後,《凡爾賽條約》規定戰後德國不能擁有潛艇。希特勒上台後決定大力發展海軍,主要是潛艇和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當時的鄧尼茨海軍上校接受任務,決定建造大型潛艇用於遠洋作戰,由於受《凡爾賽條約》規定,研製潛艇需要秘密進行,秘密的設計工作一直在荷蘭、芬蘭進行。
1906年,德國的日耳曼尼亞造般廠為德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潛艇“U1”號成為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懼的武器。1935年6月18日,德國於英國簽定了迴避《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協定書,規定了德國的海下武裝力量要限制在英國的45%以內。
德國於1935年開始建造潛艇。ⅡA型成為納粹德國第一種具有戰鬥力的潛艇,ⅡA型服役後主要訓練優秀的船員和為以後建造潛艇提供可靠的數據。ⅡA型並不先進,水上排水量只有254噸,而且是有問題型的潛艇,主要是動力裝置和密封裝置。海軍決定改進成ⅡB型潛艇。
ⅡB型增厚耐壓倉的厚度,使下潛深度提高到120米。另外加長潛艇的長度,達到42.7米。ⅡB型共批准建造18艘,編號為U-7號至U-24號。ⅡB型最終共建造20艘。ⅡB型服役後,成為當時德國主力潛艇。

主要種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海軍有II型(2型)、VII型(7型)、IX型(9型)以及XXI(21型)、XXIII(23型)型用於作戰。所有潛艇型號皆以羅馬數字命名,其中各型號還有一系列改進型號,如改進自IIA(2A)型的IID(2D)型,VII系列有VIIB(7B)、VIIC(7C)、VIIC/41等,IX系列有IXB(9B)、IXC(9C)、IXC/40等。還有用於補給油料的潛水油船XIV型(綽號“奶牛”),以及用於布雷的X型。

II系列

IIA型 1934-1935 參數、數據排水量 水面254噸/ 水下303噸/ 總計381噸長度 40.9米(134尺2寸) 全長/ 27.8米(91尺2寸)壓力殼寬度 4.1米(13尺5寸) 全長/ 4米(13尺1寸)壓力殼高度 8.6米(28尺3寸)吃水深度 3.8米(12尺6寸)動力 2 × MWM RS127S 6缸柴油引擎, 700 hp (522 kW) / 2 × SSW PGVV322/26 雙動電力發動機, 402 hp (300 kW)最大速度 水面13節(15 mph; 24 km/h)、 水下6.9節(7.9 mph; 12.8 km/h)續航力 水面1600海里(2960km)/8節(15km/h)、 水下35海里(65km)/4節(7km/h)最大下潛深度 150米(492尺) 下潛時間 35秒(潛望鏡深度-10米)武器 3 ×533mm魚雷發射管(船首),5枚魚雷潛艇人員 22~24人

IIB型

IIB型 1934-1940 參數、數據排水量 水面279噸/ 水下328噸/ 總計414噸長度 42.7米(140尺1寸) 全長/ 28.2米(92尺6寸)壓力殼寬度 4.1米(13尺5寸) 全長/ 4米(13尺1寸)壓力殼高度 8.6米(28尺3寸)吃水深度 3.9米(12尺10寸)動力 2 × MWM RS127S 6缸柴油引擎, 700 hp (522 kW) / 2 × SSW PGVV322/26 雙動電力發動機, 402 hp (300 kW)最大速度 水面13節(15 mph; 24 km/h)、 水下7節(8.1 mph; 13 km/h)續航力 水面3100海里(5741km)/8節(15km/h)、 水下43海里(80km)/4節(7.4km/h)最大下潛深度 150米(492尺)下潛時間 ?秒(潛望鏡深度-10米)武器 3 ×533mm魚雷發射管(船首),5枚魚雷潛艇人員 22~24人

IIC型

IIC型 1934-1940 參數、數據排水量 水面291噸/ 水下341噸/ 總計435噸長度 43.9米(144尺0寸) 全長/ 29.6米(97尺1寸)壓力殼寬度 4.1米(13尺5寸) 全長/ 4米(13尺1寸)壓力殼高度 8.4米(27尺7寸)吃水深度 3.9米(12尺10寸)動力 2 × MWM RS127S 6缸柴油引擎, 700 hp (522 kW) / 2 × SSW PGVV322/26 雙動電力發動機, 402 hp (300 kW)最大速度 水面12節(14 mph; 22 km/h)、 水下7節(8.1 mph; 13 km/h)續航力 水面3800海里(7038km)/8節(15km/h)、 水下42海里(78km)/4節(7.4km/h)最大下潛深度 150米(492尺)下潛時間 ?秒(潛望鏡深度-10米)武器 3 ×533mm魚雷發射管(船首),5枚魚雷潛艇人員 22~24人

IID型

IID型 1934-1940 參數、數據排水量 水面314噸/ 水下364噸/ 總計460噸長度 44米(144尺4寸) 全長/ 29.8米(97尺9寸)壓力殼寬度 4.9米(16尺1寸) 全長/ 4米(13尺1寸)壓力殼 高度 8.4米(27尺7寸)吃水深度 3.9米(12尺10寸)動力 2 × MWM RS127S 6缸柴油引擎, 700 hp (522 kW) / 2 × SSW PGVV322/26 雙動電力發動機, 402 hp (300 kW)魚雷艙最大速度 水面12.7節(14.6 mph; 23.5 km/h)、 水下7.4節(8.5 mph; 13.7 km/h)續航力 水面5650海里(10464km)/8節(15km/h)、 水下56海里(104km)/4節(7.4km/h)最大下潛深度 150米(492尺)下潛時間 25秒(潛望鏡深度-10米)武器 3 ×533mm魚雷發射管(船首),5枚魚雷潛艇人員 22~24人

VIIB型

排水量:水面735噸/水下857噸 最大速度:水面17.2節/水下8節續航力:水面6500海里/12節、水下90海里/4節 安全下潛深度:150米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30秒魚雷發射管:前4後1,共5個533mm發射管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6人、水兵30人

VIIC型

排水量:水面761噸/水下865噸最大速度:水面17節/水下7.6節續航力:水面6500海里/12節、水下90海里/4節安全下潛深度:150米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27秒魚雷發射管:前4後1,共5個533mm發射管 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6人、水兵30人
IX型

IXB型

排水量:水面1050噸/水下1178噸最大速度:水面18.2節/水下7.3節 續航力:水面8700海里/12節、水下64海里/4節安全下潛深度:165米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35秒魚雷發射管:前4後2,共6個533mm發射管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9人、水兵32人

IXC型

排水量:水面1120噸/水下1232噸 最大速度:水面18.3節/水下7.3節續航力:水面11000海里/12節、水下63海里/4節安全下潛深度:165米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37秒魚雷發射管:前4後2,共6個533mm發射管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9人、水兵32人

IXD2型

排水量:水面1616噸/水下1804噸最大速度:水面19.2節/水下6.9節續航力:水面23700海里/12節、水下57海里/4節安全下潛深度:165米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42秒魚雷發射管:前4後2,共6個533mm發射管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9人、水兵32人

XXI型

排水量:水面1621噸/水下1829噸最大速度:水面15.6節/水下17.5節續航力:水面11150海里/12節、水下285海里/6節安全下潛深度:210米潛到潛望鏡深度(16米)的時間:25秒魚雷發射管:前部6個533mm發射管,23枚魚雷 潛艇人員:軍官6人、士官24人、水兵34人

實戰戰績

德國U型潛艇魚雷艙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潛艇擊沉的商船總數達5906艘,總噸位超過1320萬噸。據統計整個第一次世界大占中用潛艇擊沉的各種戰鬥艦艇共達192艘,其中有戰列艦艇共達192艘,其中有戰列艦12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39艘,潛艇30艘。戰爭中各參戰國共建造了640餘艘潛艇,德國建造的潛艇就有300多艘,其中U型潛艇以其卓越的水下機動性和作戰能力在海上了盡了風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潛艇成為主要的水下戰艦。戰前,各參戰國共有潛艇496艘,戰爭中建造了1669艘,潛艇總數達2100餘艘。戰爭期間,潛艇擊沉的作戰艦艇達395艘(含戰列艦3艘、航空母艦17艘、巡洋艦32艘、驅逐艦122艘),擊沉的運輸艦船達5000餘艘,2000餘萬噸。德國依仗性能先進的U型潛艇,在大西洋海域有效地攻擊了盟軍的商船隊和護航船隊。指揮德國潛艇的海軍上將卡爾·鄧尼茲發明了“狼群”戰術,用6—12艘潛艇組成水下艦隊,白天尾隨護航隊,黃昏時進入攻擊陣位,夜晚鑽入護航隊中用直航魚雷實施近程攻擊。
1940年10月,一個由12艘潛艇組成的“狼群”就擊沉了32艘艦船,而自己安危無恙。到1941年,德國用潛艇擊沉盟軍艦船的總數已達1150艘;到1942年上升到1600艘。1943年以後,盟軍在艦艇、飛機上加裝了反潛雷達,使艦船沉沒數量降低了65%,到1944年只有200艘艦船被擊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共建造潛艇1131艘,加上戰前造的57艘,共1188艘。這些潛艇擊沉了3500艘艦船,造成45000人死亡。到戰爭結束時,德國有781艘潛艇被盟軍擊沉。

生活起居

德國U型潛艇U型潛水艇廚房
U型潛艇內部的耐壓殼最大直徑只有5米,艇首和艇尾的空間更小。絕大部分艇內空間用於安置柴油機和電動機、蓄電池和其他必要的機械設備,用來供艇員生活和休息的空間所剩無幾,甚至連睡覺的位置都很有限,一些特定的隔間僅能容納一個鋪位的寬度。艇長的起居室較大,門口安裝了布簾以保證較為私密的空間,但艇長室往往位於潛艇內部的中心位置,因為平時的大小事務艇員都會向艇長匯報,這樣安置較為方便,所以,艇長也很難安靜下來休息。

對於德國U型潛艇而言,最惡劣的工作環境就是主柴油機艙。二戰期間的德國潛艇普遍裝有兩台長達6米的柴油機引擎,柴油機工作時的噪音往往令人無法忍受。很多長期在引擎室工作的艇員都患有嚴重的聽力損傷、失眠和厭食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