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白話報刊

中國近代白話報刊

中國用白話語體文編寫出版的報刊起始於1876年。到1919年止,累計近60種。

簡介

中國近代白話報刊,中國用白話語體文編寫出版的報刊起始於 1876 年。到1919年止,累計近60種,遍布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山西、河北、福建、廣東、廣西、新疆、蒙古、西藏等地,以北京、上海最多。
中國近代第1份白話報紙,是1876年3月30日在上海創刊的《民報》。它附屬於《申報》 ,隔日出 1 小張。以初識文字的店員和職工為讀者對象。出版不久即停刊。戊戌維新運動時期,資產階級改良派為了開通民智、傳播新知,也開始創辦白話報刊,主要有1897年在上海創刊的《演義白話報》、《蒙學報》和在無錫創刊的《無錫白話報》。《無錫白話報》由裘廷梁主編,是當時影響最大的白話報刊。白話報刊強調“白話為維新之本”,主張把辦白話報和辦學校結合起來,以推動變法運動。這些報刊除評論外,還設“新聞”“筆記”“常識”等欄目。戊戌變法失敗後,白話報刊仍繼續刊行。彭翼仲於1904年在北京創辦的《京話日報》,是北京歷史上第1家銷數逾萬份的報紙。
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了在文化程度不高的會黨、城市貧民和新軍中進行革命宣傳,也創辦了一批白話報刊。 主要有《中國白話報》、 《安徽俗話報》、《杭州白話報》、《直隸白話報》、《伊犁白話報》、《白話新報》、 《寧波白話報》、 《平湖白話報》、《武昌白話報》等。主編多是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成員。其中,《中國白話報》1903年12月19日創刊於上海,半月刊(後改為旬刊),林白水主編。設有“論說”“新聞”“小說”“戲曲”等欄目,宣傳資產階級自由民主和愛國主義的思想,是這個時期影響最大的白話報刊,共出24期。《安徽俗話報》在陳仲甫(陳獨秀)主持下,《 杭州白話報 》在孫翼中主持下,宣傳民主革命,很受讀者歡迎。外國在華傳教士和清朝政府為影響下層民眾,也辦過一批白話報刊。
中國近代白話報刊與近代中國思想啟蒙運動和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有緊密的聯繫,對五四時期的白話文運動也有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