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翼仲

彭翼仲,出生於1864年,卒於1921年,是江蘇蘇州人。

彭翼仲(1864-1921),名詒孫,江蘇蘇州人,長期居住在北京,“趕車拉過水”,因而對底層人民的生活疾苦有所了解和同情。他一生創辦了3張報紙,其中以《京話時報》聲譽最好,影響最大。《京話時報》是在一張以城市居民為主要讀者對象、用通俗的北京話出版的報紙,1904年8月16日創辦於北京。
1906年著名的南昌教案發生後,該報連續報導事件真相,並將被法國傳教士殘害致死的南昌知縣江紹棠遺體的照片公諸報端,揭穿了江市自殺的謊言,激發起讀者對帝國主義的極大憤慨。該報曾連續揭露清朝王府活埋侍妾的罪行和駐京淮軍經常騷擾百姓的事件,敢於在“太歲”頭上動土,並與讀者保持密切的聯繫、熱心為讀者服務,因而深受讀者的信任與讚許,卻得罪了權貴和官僚。1906年9月28日,清廷以“妄議朝政,容留匪人”的罪名將該報查封,彭翼仲被流放新疆十年。在他離京之日,“市民去送行數千人,贈送程儀者無算”,一位讀者還自願陪他去新疆。1913年彭翼仲從新疆回京後,復刊《京話時報》直至逝世。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對於報紙來說,得千萬讀者而得聲望。將報紙辦到如此地步,彭翼仲確實不簡單。再有古有蘇武大漠牧羊數十載,今有彭翼仲為辦報流落天山腳下十年,同樣的不屈氣節令人敬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