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

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模式的文體分析第一節 白話短篇小說敘事模式的意義和價值第四章 從文言小說到白話短篇小說文體發展的敘事分析第二節

【圖書簡介】

- 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學術界方法論的熱潮中先後譯到國內來的西方美學、文藝學理論和學說

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點擊查看大圖
,大概只有敘事學和接受美學等少數的幾種理論,現在還不斷地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者們所運用,並取得了許多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接受美學這裡不必說,運用敘事學理論來研究中國古典小說,張勇博士的《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 ,無疑是一部在觀點和方法等方面均具特色、創穫破多的著作。運作敘事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小說,還應該與對創作主體的思想的把握,與對作品產生的具體背景條伯、對作品中所體現的主要思想傾向等密切結合起來,因為儘管我們小說敘事學的研究是就作品內容與形式而言的,但你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演進的軌跡,卻很難說明作者為何要用此種方式而不是用另一方式來敘述的深層原因。

【作者簡介】

- 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
張勇,著名學者,1969年2月出生,雲南建水人,副教授,現任紅河學院紅河流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導師鞏本棟教授;200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古籍所,獲文學博士學位,導師章培恆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學習和研究,出版過專著《元明小說發展研究:以人物描寫為中心》 (上海市社會科學博士文庫第五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圖書目錄】

- 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宋代說話的商業化及其繁興
第一節 宋代說話的商業化
第二節 宋代說話的繁興
第二章 可能性與限制性——從說話、聽眾和白話短篇小說的關係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的文體特徵
第一節 說話的藝術特徵及其對白話短篇小說的文體影響
第二節 宋元白話短篇小說斷代問題研究術略
第三章 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模式的文體分析
第一節 關於入話
第二節 關於故事性
第三節 關於敘事結構、視點、語態及其他
第四節 關於道德說教範型
第五節 白話短篇小說敘事模式的意義和價值
第四章 兩種敘事,兩種觀念
第一節 從文言小說到白話短篇小說文體發展的敘事分析
第二節 一個故事的兩種寫法(一)
第三節 一個故事的兩種寫法(二)
第五章 錯中錯:中國古代的荒誕派小說
第一節 “錯”的含義和形態
第二節 荒誕:生活本質的勘探
第三節 關於荒誕的敘事
第四節 中國古代的“變形記”
第六章 制謎與揭謎——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中公案小說的敘事特徵,兼論其善惡觀
第一節 公案小說的制謎與揭謎
第二節 公案小說的善惡觀
第七章 巧合的敘事與敘事的巧合——關於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一種敘事現象的研究
第一節 “巧合”的含義和形態
第二節 “巧合”的敘事
第三節 敘事的“巧合”
第八章 文學上的“蝴蝶效應”——《沈小官-鳥害七命》與《一
第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白話短篇小說理論的初期形態與敘事思想研究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