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成立於1995年12月,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全國性非營利公益組織,是獨立的社會團體法人。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中國聽力醫學、康復醫療、科研教育事業發展,籌集善款,幫助更多的聾人聽力、語言康復。

基本信息

機構簡介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成立於1995年12月,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全國性非營利公益組織,是獨立的社會團體法人。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中國聽力醫學、康復醫療、科研教育事業發展,籌集善款,幫助更多的聾人聽力、語言康復。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始終恪守本會宗旨,積極倡導聽力保健意識,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方籌措慈善資金,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在防聾治聾科普知識宣傳、扶貧濟困、安老助孤等多項公益性服務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特殊的社會職能,為改變我國“十聾九啞”的局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特別是發起的"中國兒童聽力保健萬里行"活動,對於增強民眾防聾治聾意識,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基金會接受海內外熱心於公益事業的企業、社團及個人捐贈,所募資金用於資助貧困地區進行聽力現狀調查、普及聽力保健知識;幫助貧困聾人進行康復醫療;資助設立聽力醫學研究機構,進行有關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研究;資助聽力學專業人才培訓、設立聽力康復語言培訓機構等,設立"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獎",表彰為我國聽力醫學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
在新的征程中,理事會將一如既往地保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遵循本會宗旨,努力推動防聾治聾工作,提高人們聽力保健水平,使“十聾九啞”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

理事人員

陶斯亮陶斯亮

理事長 陶斯亮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陶斯亮,女,1941年誕生於陝西延安,祖籍湖南祁陽。
1967年:畢業於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
1968-1987年:先後在解放軍第七醫院、26醫院和空軍總醫院任醫生;
1987-1991年:中央統戰部曾任六局副局長;
1991-2001年:任中國市長協會副秘書長、秘書長;
2001年6月:任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05年3月: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2005年4月:出任中國聽力基金會主席;
2006.4月兼任基金會理事長。

機構使命

使命
通過社會倡導資助與服務,傳遞愛心與善心,促進聽力障礙者自我發展能力的成長。
強化防聾治聾,促進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研事業的發展,使更多的聽力障礙者受益。
服務對象
資助貧困社區的聽力障礙者,特別是貧困地區聾兒;
資助為貧困社區中的窮人提供技術性服務的專業人士和基層組織。
承諾
將用全部的熱情和愛去幫助那些貧困地區的聾人;
將在社會公眾的關注下竭盡所能去幫助那些聽力障礙的人們。

救助行動

活動背景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

中國有聽力語言殘疾人2057萬,占全國殘疾人數的34.28%,其中87萬為7歲以下的聾兒。因為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污染等原因,每年新增聾兒3萬多人,給社會和家庭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聽力語言障礙嚴重影響這一人群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
國家對聾兒康復工作尤為重視,1998年將聾兒康復工作作為一項搶救性工程列入國家計畫。截至2004年底,全國已訓練7歲以下聾兒22萬餘名,其中20%進入普通國小和幼稚園,並形成了全國年訓2萬名聾兒的能力。但我們不得不看到,在我國還有70%的聾兒生活在農村或城市的貧困家庭,加上助聽器價格比較貴,貧困聾兒家庭是難以負擔其費用,致使很多隻要佩戴上助聽器,經過語言訓練就可以康復的聾兒錯過了康復的最佳時機,成為聾啞人,造成終生遺憾。    
活動宗旨
1 通過中國貧困聾兒救助行動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的開展,弘揚我國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動員全社會廣泛開展貧困聾兒救助工作。倡導社會各界奉獻愛心,營造一個關心、幫助貧困聾兒的良好社會環境。幫助貧困聾兒恢復聽說能力,推動我國聾兒康復工作的開展。
2 通過"中國貧困聾兒救助行動"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的開展,使貧困聾兒得到及時的治療,讓他們深切感受來自社會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活動目標
設立"中國貧困聾兒救助基金",
1 用於幫助貧困地區聾啞兒童配置助聽器,進行康復性治療,建立聾啞兒童康復學校(班)。聾兒依據聽力損失程度選配助聽器:2000-4000元/每名(使用壽命5-8年),“救助行動”力爭五年實現資助10000名聾兒的目標。
2 建立"中國貧困聾兒救助行動"聾啞兒童康復學校(班)
① 在貧困地區建立"聾兒語言康復學校"、"聾兒語言康復班",免費幫助那些貧困聾兒進行康復性治療和語言訓練。
② 在貧困地區開設聾兒語訓師資班,培養具有專業水平的聾兒語訓教師。
③ 開設聾兒家長培訓班,幫助家長掌握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知識。
④ 每所"聾兒語言康復學校" 約需要50萬元,設立"聾兒語言康復班"約需15萬元,力爭通過各種形式的募捐活動籌集資金,爭取5年時間內在貧困地區建立30所(個)康復學校(班)。

聽力殘疾兒童聽力殘疾兒童

救助基金管理辦法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設立“中國貧困聾兒救助基金”,由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資金嚴格合理的使用和運行,定期在網上發布捐贈和資助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接受權威審計機構審計。
資助程式
一 救助申請:貧困聾兒家長申請,當地村委會 (居委會)、鄉政府(街道)、市(縣)民政或殘聯審核蓋章。
二 聽力核查:基金會專家進行聽力複查審核、按聾兒的聽力情況選配助聽器。
三 資助形式:捐贈者以委託基金會或自主選擇受助聾兒,採取一助一、多助一,一助多等形式資助。
執行委員會
自2005年衛生部批准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倡導的“中國貧困聾兒救助行動”大型系列公益性活動以來,已有多部委明確表示支持該項活動,成立了由衛生部、民政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海關總署、新聞出版署、藥監局及廣電總局等九部委共同成立的“中國貧困聾兒救助行動”執行委員會。開展活動近兩年來,社會反響較大,受到政府部門、新聞界和企業界的關注。
為激發社會各界關愛貧困聾兒的熱情,發揮基金會整合資源的優勢,決定成立“中國貧困聾兒救助行動”執行委員會。該執行委員會吸納全社會有志於幫助貧困聾兒慈善事業的愛心人士參與,在這個平台上展示愛心風采。
“中國貧困聾兒救助行動”執行委員會領導成員名單
主 席:陶斯亮
副主席:黃小川、曾延麗、何漢、傅建彤、陳澤華
秘書長:李京華
委 員:愛心人士(待定)

聯繫方式

地 址:中國北京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0號豪柏大廈C1座905室
郵 編:100044
電 話:(8610)51901903
傳 真: (8610) 51901904
E-mail:[email protected]
網 址:Http://www.adfc.org.cn

會徽標誌

會徽會徽

標識中心形似三塊聽小骨又象形兩隻耳朵。上部呈球面的放射狀線條為縱向傳導聲波,寓意失聰者在社會關愛下聽力語言康復後的美好前景,下半實體圓象徵充滿著愛的堅實大地。
英文字母書寫的“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環繞外周,象徵著基金會在接受全社會幫助的同時也關心全球聽力事業發展。主色調藍色象徵愛心的博大和深遠。

捐助方式

開戶單位: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
開戶銀行:中國銀行北京車道溝支行
帳號:809908956308091001
捐贈熱線:(8610) 51901903
傳真:(8610) 51901904
郵件:[email protecte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