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中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是由多層聚酯材料複合而成的單頁卡式證件,採用非接觸式IC卡技術製作。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有六大變化:融入IC卡技術、防偽性能提高、辦證時間縮短、存儲信息增多、有效期重新確定、發放範圍擴大等。

概述

中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中國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採用專用非接觸式積體電路晶片製作成卡式證件,規格為85.6mm×54mm×1.0mm(長×寬×厚)。以“萬里長城”為背影圖案的主標誌物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治久安,遠山的背景增強了長城圖案的縱深感,圖案以點線構成。國徽莊嚴醒目,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名稱,明確地表達了主題。證件清新、淡雅、淳樸、大方。
證件正面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的證件名稱,採用彩虹扭索花紋(也稱底紋),顏色從淺藍色至淺粉紅色再至淺藍色的順序排列,顏色銜接處相互融合,自然過渡。“國徽”圖案在證件正面左上方突出位置,顏色為紅色;證件名稱分兩行排列於“國徽”圖案右側證件上方位置;以點劃線構成的淺藍灰色寫意“長城”圖案位於國徽和證件名稱下方證件版面中心偏下位置。有效期限和簽發機關兩個項目位於證件下方。
證件背面印有:與正面相同的彩虹扭索花紋,顏色與正面相同;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和本人相片七個項目及持證人相關信息;定向光變色的“長城”圖案位於性別項目的位置,光變光存儲的“中國CHINA”字元位於相片與公民身份號碼項目之間的位置。
證件採用漢字與少數民族文字。根據少數民族文字書寫特點,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證件有兩種排版格式。一種是同時使用漢字和蒙文的證件,蒙文在前,漢字在後;另一種是同時使用漢字和其他少數民族文字(如藏、壯、維、朝鮮文等)的排版格式,少數民族文字在上,漢字在下。
“二代證”登記內容共有九項
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視讀、機讀的內容共有九項: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證件的有效期限和簽發機關。
“二代證”六大防偽措施:
(一)直觀防偽措施
1、扭索花紋採用彩虹印刷。
2、在底紋中隱含有縮微字元。縮微字元由“居民身份證”漢語拼音字頭“JMSFZ”組成。
3、正面寫意“長城”圖案採用螢光印刷。
4、背面“長城”圖案採用定向光變色膜。
5、背面“中國CHINA”字元採用光變光存儲膜。
(二)數字防偽措施
6、證件機讀信息進行加密運算處理後存儲在證件專用積體電路(晶片)內。
“二代證”七項識假方法:
針對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採用的直觀和數字防偽措施,有關部門或個人在對居民身份證進行查驗或核查時,可以採用以下七種方法:
(一)核對相片。判別證件照片與持證人的一致性。
(二)彩虹印刷。居民身份證底紋採用彩虹、精細、縮微印刷方式製作,顏色銜接處相互融合自然過渡,顏色變化部分沒有接口。
(三)查看底紋中縮微文字字元串。使用放大鏡(10倍及以上)觀測。
(四)使用紫外燈光觀測螢光印刷的“長城”圖案。
(五)查看定向光變色“長城”圖案。自然光條件下,垂直觀察看不到圖案,和法線(垂直於圖案平面的直線)成較大夾角時:在正常位置觀察,圖案反射光顏色為橘紅色;當圖案繞法線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鏇轉30至50度時,圖案反射光顏色為綠色;當鏇轉70至90度時,圖案反射光顏色為紫色。
(六)查看光變光存儲“中國CHINA”字元。可觀測到“中國CHINA”字樣,字元串周轉有漸變花紋,外沿呈橢圓形。
(七)通過專用閱讀機具讀取存儲在證件晶片內的機讀信息,並進行解密運算處理後,自動判別其真偽。若讀取的信息是合法寫入的,則專用閱讀機具顯示(或送出)所讀取的信息;或讀取的信息是非法寫入或被篡改,則專用閱讀機具只顯示(或只送出)信息有誤的提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