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

海鷗劇社是中國海洋大學海特色鮮明的學生社團,其價值和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其排演了多少劇目,有多少經典劇目讓人難以忘懷,而在於她傳播了一種思維方式和文化形式——特色的校園文化需要建立特色鮮明的學生社團、創造性地開展社團活動、傳承健康高雅的文化。海鷗劇社作為承載校園文化的獨特載體,通過七十五年的積累沉澱,經過一代代海鷗劇社人的不懈努力,精心打造海鷗品牌,著力凝練海鷗精神,使海大校園文化具有了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底蘊,生生不息、傳承不衰。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成立於1932年,是中國海洋大學歷史最悠久的社團之一。七十多年來,海鷗劇社逐漸發展成為以話劇編演為主要特色,包括歌舞相聲小品等綜藝形式的綜合性社團,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編導和演員,創作排演了許多優秀劇目,《誰打了我的鴨子》、《他將遠行》、《海之魂》、《山海情》、《愛在西元前》等多個優秀劇目,在廣大師生中引起了良好反響,而且積極與青島市話劇院等演出團體合作公演,受到了青島市民的關注和讚賞,青島電視台及《青島日報》等多家媒體對此作專題報導,擴大了高校社團在社會的影響力。

劇社歷史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國立青島大學舊址
海鷗劇社是1930年在國立青島大學成立的。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民族矛盾空前尖銳。國立青島大學在學校地下黨的領導下,組織了179人的學生請願團,南下赴國民黨所在地南京請願,要求抗日。在請願失敗後,地下黨又通過“海鷗劇社”這種文藝形式,來進行喚起民眾、宣傳抗日的活動。該劇社由中共地下黨員黃敬(俞啟威)負責,成員有王林、王東升、崔巍、張福華和李雲鶴(即江青)等十幾個人組成。劇社的主要成員,在建國後成為作家戲劇家和黨的高級幹部。黃敬(俞啟威)在“一二、九”運動中成為學生運動領導人之一,建國初期任天津市委書記、天津市長,後任國家一機部部長、國家經委主任;王林是著名作家,解放後任天津市文聯副主席;崔巍這位山東實驗劇院的高才生,是劇社的導演和主要演員,解放後成長為著名的電影藝術家和劇作家,曾主演過《紅旗譜》,導演過《青春之歌》和《海魂》等電影;李雲鶴,就是上海時期的電影明星藍萍、延安時期的江青。在劇團的演員中還有王東升、杜建地等人,他們當年都是山東實驗劇院的學生。1932年6月30日,當時中共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的機關刊物《文藝新聞》用《預報了暴風雨的海鷗》為題,熱情報導、讚揚了這次演出。海鷗劇社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被《文藝新聞》稱為“預報暴風雨的海鷗”。

1933年的春節,北風呼嘯,冰封大地。在青島嶗山腳下的一個村頭廣場上,圍滿了衣衫爛縷的男女老少。一個賣藝的老頭兒,手擎皮鞭,向因飢餓昏倒在地的女兒抽去——。目睹此狀,人們無不氣憤。這時,只見一位工人跑上去奪過老頭手中的皮鞭,憤怒地說:“這孩子快要餓死了,你為什麼還要打她。”老頭流著淚說:“鄉親們哪!我們父女靠賣唱吃飯啊——。”在場的人們聽後無不義憤填膺—這是青島“海鷗劇社”在嶗山演出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時的一個場面。演老漢的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崔巍,演姑娘的就是李雲鶴(江青),演青年的就是黃敬(俞啟威)把話劇改編成街頭劇,在農村演出,得從1932年冬天說起,當時陳鯉庭的一個反映人民民眾抗日思想的話劇劇本《放下你的鞭子》從上海傳到了青島。劇社領導黃敬提出,下鄉為農民演出,宣傳抗日。他認為:到嶗山去,既是為農民演戲,再是查看地形,還可以在山裡建立抗日武裝隊伍。為了適應農村演出需要,劇社決定將話劇進行改編。改編的任務落到了崔巍的肩上。他反覆看了幾遍以後,將其改編成適宜於農村街頭演出的形式,取名為“廣場劇”,語言也進行了改革,不用那種話劇腔,而是用當地的方言,劇名也改為《飢餓線上》。春節期間,黃敬同崔巍、李雲鶴、杜建地、趙星火、梁桂珊和李秀英等人帶著簡單的服裝道具深入嶗山農村,用當地方言為農民演出。崔巍親自導演和參加演出。

1932年3月,海鷗劇社成立。國立青島大學地下黨支部書記王林和國立山東大學地下黨支部書記俞啟威先後擔任劇社社長。海鷗劇社成立之初曾受到我過著名戲劇家洪深先生的熱情指導。劇社曾經公演過《放下你的鞭子》,《工廠夜景》,《月亮上升》,《歲寒圖》,《開鑼之前》等先進劇目,活躍了校園的氣氛,激起了人民的抗戰熱情。

1998年3月,在中國海洋大學(原青島海洋大學)校團委和學生會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重新組建了“海鷗劇社”,並於當年5月17日在本校成功的出演了《雷雨》,《項鍊》,《深情》等劇目,宣告了“海鷗劇社”的新生。而後至今的六年中,劇社每學期都會舉辦一次大型公演,而這六年也是劇社走向成熟創造輝煌的六年,其中湧現出了大批優秀劇目。其中有反映中國海洋大學真實故事的《海之魂》,《誰打了我的鴨子》,《山海情》等,也曾公演過先鋒話劇《暗戀桃花源》,《思凡》,《戀愛的犀牛》,有根據電影自己創編的《猜火車》,也有根據熱門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改編的話劇。

歷史作用

海鷗劇社作為山東第一個革命紅劇團體,為山東乃至中國的戲劇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它在於藝術創新上的貢獻,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工作仍有著積極的借鑑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將話劇《放下你的鞭子》改編為街頭廣場劇《飢餓線上》,並用方言到廣大農村進行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齣戲在北平由崔巍和張瑞芳合作演出後,引起轟動,感動了全中國觀眾的心,成為抗日戰爭初期影響最為廣泛、在全中國各地演出場次最多的一個劇目。

“七七”事變以後,崔巍帶著這齣戲,演遍了大江南北,為宣傳抗日,盡了一個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將話劇改編為街頭劇,用土話為農民演出,這在青島、山東乃至全國的戲劇史上都是開創性的,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歷史名人

俞啟威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俞啟威
俞啟威(1912-1958),又名黃敬,祖籍浙江紹興

1932年春海鷗劇社正式成立,因俞啟威曾在“南國社”當過演員,故讓他出面組織“海鷗劇社”,成為海鷗劇社的第一任社長。海鷗劇社成立後,在俞啟威的努力下,趕排出了兩個話劇——《月亮上升》和《工廠夜景》。這兩齣話劇在“九·一八”事變後演出,具有時代意義,激發了學生和民眾們的愛國熱情,推動了學生運動。俞啟威把海鷗劇社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被當時中共領導的上海左翼作家聯盟的機關刊物《文藝新聞》稱為“預報暴風雨的海鷗”。

洪深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洪深
海鷗劇社在成立之初還曾受到我國著名戲劇家洪深先生的熱情指導。1934年,國立山東大學校長楊振聲,邀請在上海的洪深來校接替離職的梁實秋,任外文系主任。在青島,洪深在中文系講授《大學戲劇》、《浪漫詩人》、《小說選讀》等專業基礎課和文學專題研究課。教書之餘他仍然從事戲劇研究和演出活動。在學校里,他創辦了“山大劇社”,並熱情指導學生社團“海鷗劇社”。抗戰前夕,抗日救亡運動呼喚著洪深,洪深離開了青島……

崔嵬

崔嵬(1912-1979),原名崔景文,著名電影藝術家、劇作家。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崔嵬
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成立。1931年秋,崔嵬回到青島,進入國立青島大學中文系做旁聽生。到國立青島大學後,崔嵬對戲劇的愛好和進步思想,加之他的表演天賦,使他成為青島地下黨指導下的進步文藝團體“海鷗劇社”的骨幹力量。這一時期,崔嵬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革命戲劇活動的演出。1933年春節,崔嵬和海鷗劇社的其他成員一起利用寒假深入到嶗山農村演出,先後為嶗山東部的王哥莊等地的農民、漁民演出了《飢餓線上》(原名《放下你的鞭子》)、《鄉村小景》等劇目,宣傳抗日救亡運動。

發展狀況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阮玲玉》劇照
“海鷗劇社”本著“繼往開來,立足生活,開創未來,豐富廣大師生文化生活”的目的,努力創作,漸漸成為校園裡最具特色的社團之一。其長達70年的悠久歷史,以及其間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的歷程,甚至是98年涅磐重生的經歷,都構成了她的歷史性;然而她所傳播的精神,所創造的文化氛圍,以及她在校園裡的應想構成了劇社不可動搖的思想性;其實劇社也演出了許多與時俱進的劇目,譬如《海之魂》,甚至是走在戲劇文化先鋒陣的實驗戲劇,如《我是詩人的女兒》《暗戀桃花源》,所以海鷗劇社又有著她明顯的時代性;最近劇社的演出逐漸開始走向市場化,走出校園尋求演出夥伴,解決演出的後顧之憂,也為學校減輕負擔,這其中劇社充分發揮了她的社會性。

如今,海鷗劇社依然堅持話劇周的開展,致力於宣傳大學生自己的話劇,將大學生所見所聞,所觀所想呈現於舞台之上,讓大家從中得到感悟,引發思考。平時不斷地在學生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充分發揮著劇社作為海大文化社團的功能,充實廣大師生的文化生活,成為海大校園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海鷗劇社自重組起所演出優秀劇目列表
演出劇目演出時間
雷雨1988
項鍊1988
深情1988
風雲起兮1989
尊嚴1989
海之魂2000
一盒枯乾的玫瑰2000
他將遠行2000
我心永恆2001
招聘2001
2001
海之魂2001(重演)
星之約定2001
現代灰姑娘2001
紅星美女2001
生日2001
東京的月亮2001
聖人孔子2002
我是詩人的女兒2002
暗戀桃花源2002
維落那二紳士2002
夜無色2002
切·格瓦拉2003
戀愛的犀牛2003
破碎的風景2003
第一次親密接觸2003
思凡2003
2004
夢裡花落知多少2004
八美千嬌2004
愛在西元前2004

相關詞條

資料來源

[1]、http://www2.ouc.edu.cn/xiaobao/read.asp?id=2412

[2]、http://news.ouc.edu.cn/news/Article/Class6/2006-05-24/20060524220804.html

[3]、http://haiou.ouc.edu.cn/index.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