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史會要

中國書畫史會要

《中國書畫史會要》是2009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和平,郭孟良,張同標。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中國書畫史會要中國書畫史會要
作 者:朱和平,郭孟良張同標
出 版 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30136
出版時間:2009-12-01
版 次:1
頁 數:594
裝 幀:精裝
開 本:大16開

內容簡介

我國書畫藝術源遠流長,幾乎與民族的起源同步。從文獻所載來看,文人參與創作和品評在漢末魏晉之際。書史屢稱漢魏有鍾張之妙,東晉則有王羲之為百代書法宗主,而從事繪畫的文人名家首推顧愷之等人。

目錄

書史會要
書史會要卷一
三皇
五帝
三代
列國

書史會要卷二

東漢
蜀漢


書史會要卷三

中朝四帝,都洛陽
江左十一帝,都建康
書史會要卷四




後魏
北齊
後周

書史會要卷五

五代
書史會要卷六

都汴梁
都錢唐
書史會要卷七
大元
書史會要卷八


外域
書史會要卷九
書法
書史會要補遺
三皇






後魏
北齊
後周


五代

都汴梁
都錢唐
犬兀

外域
考詳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書史會要附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書史會要
書史會要敘
書史會要序
書史會要序
書史會要引用諸書
續書史會要
續書史會要

續書史會要附錄
南村先生傳
書史會要後序
隱之先生懿行紀略
民國庚午影寫本
畫史會要
畫史會要卷一
三皇
五帝
三代
列國


東漢
蜀漢




南齊


後魏
北齊
後周


五代
畫史會要卷二
北宋
畫史會要卷三
南宋


外國
畫史會要卷四

畫史會要卷五
畫法
畫史會要附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畫史會要
畫史會要序
重修諸先刻並言
畫史會要引用諸書
隱之先生畫史會要跋語
誄詞一篇
索引(以筆畫多少為序)
後記

前言

我國書畫藝術源遠流長,幾乎與民族的起源同步。從文獻所載來看,文人參與創作和品評在漢末魏晉之際。書史屢稱漢魏有鍾張之妙,東晉則有王羲之為百代書法宗主,而從事繪畫的文人名家首推顧愷之等人。於此可以推論:書畫的發展與文明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文人從事書法早於繪畫。一方面,在於文字是記錄人類自身活動和社會發展進步的手段;另一方面,文字作為人們內心世界的自我表現和外在世界的再現與表現方式,使得與文字為伴的文士,逐漸從漢字書寫中生髮出藝術的種種奇思妙想。而且這一源於書法的思維不知不覺地影響著繪畫藝術,如影隨形在整個書畫史的歷史長河裡。人們常說善書者善畫,善畫者善書,這很顯然是從品評賞鑒的角度出發的,因為兩者的審美源頭基本相似,所以又常常被簡潔地說成是“書畫同源”。
不少學者在論及繪畫的起源和魏晉之前的發展演變時,多與經世濟國聯繫在一起,從而超出了單純的藝術性。這種論點的主要依據是古人所常說的繪畫的“成教化、助人倫”的功能,儘管在古人看來。

精彩書摘

皇明崇禎戊辰歲(1628)二月朔越祭日丁酉,賜進士及第、文林郎、新建縣知縣、通家社教弟卜象乾,致祭於誥封奉國將軍即封君桂翁朱老先生老大人之靈前,而言曰:
於惟宗侯,翩翩佳公子也。以善著聞,貴而能下,力鋤驕吝,可不謂賢侯不自賢也。有戶若限,而交遍天下士,高山景行,合契正遠,天下士其誰能外之,即其所以砥勵,雖口人以和而介然。宗子之維城,大雅不群,庶幾近之。居恆日對茂林修竹,坐擁萬卷,論世而加甲乙。寒玉一片,分寮而署者,史左遷而詩徐庾,王衛倪米,各造其極。又進而取古於神口在楮墨之先,一落人間,光掣如電,蓋才名滿天下而疏淡簡逸,直與漢孺子相伯仲。於不佞有下榻之誼,揚於風雅,點定標格,爾我相善也。猶及識北上時,持酒餞別,江乾瞻照如雪,而以法書狀其行色,何一再來,而仲氏儼然在憂服之中,且以絕筆見投矣。噫,圖史在前而光儀不可左右,車過腹痛,感言傷心,烏知所以哀侯哉。雖然,引交七稔,則知侯者,固莫余若而哀……(原書缺頁)不知費幾許,攢令之功,貫串之力也。大都斯一時也。甲第家或精神以華靡而罷,氣魄以嬌妖而敗。以致富者多以志標黃榜為榮,貴者多以綠字朱旗為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