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宜居城市榜

中國宜居城市榜

2007年以來,中國城市國際協會(CCIA)以權威專家研究報告為基礎,已成功推介多個“宜居城市”。 2007年上榜城市:清遠市2007年11月8日,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城市清遠”授牌儀式在清遠市索菲特大酒店舉行。 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城市清遠”授牌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會長

活動簡介

中國城市國際協會-中國宜居城市榜中國城市國際協會-中國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潮流與方向,是城市建設的最高境界,代表了新的城市理想,符合中央的“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理念。2005年1月國務院檔案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後,迄今全國已有200多個城市把“宜居城市”確定為發展目標。
2007年以來,中國城市國際協會(CCIA)以權威專家研究報告為基礎,已成功推介多個“宜居城市”。由於程式最為嚴格,公信力較高,影響較大,效果較好。截至2011年底,“中國宜居城市榜”上榜城市共有4個,還有1個在審核中:
1、廣東省清遠市,2007年上榜。
2、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2008年上榜。
3、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2009年上榜。
4、江西省宜春市,2010年上榜。
浙江省臨海市人民政府已經於2011年10月份正式提交了“中國宜居城市榜”上榜申請,中國城市國際協會初審通過,正在進一步審核以及具體事宜安排中。
2012年起,“中國宜居城市榜”上榜城市,專家每年巡查一次、三年複審一次,如果城市政府不注重保護生態環境、不致力於改善民生,城市宜居性破壞較為嚴重,中國城市國際協會將收回或封存牌匾,停止繼續推介。

宜居城市推介條件

“宜居性”是城市的第一屬性、基本屬性,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城市,都具有一定的宜居性。中國城市國際協會“中國宜居城市榜”僅僅授牌推介部分宜居性相對較高、商業品牌價值較高的城市。主要條件如下:
1、國內權威性機構專家共同審定的《城市宜居指數研究報告》(依據國家建設部批准立項06-R1-26項目《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成果研編),確認城市宜居指數大於80;
2、地處或鄰近區域經濟中心,或有核心競爭力資源,交通便利;
3、城市政府提交《“中國宜居城市榜”上榜城市申請表》和“宜居城市”品牌宣傳整體方案;
4、本省、自治區已經獲得推介的宜居城市累計不超過3個;
5、有3個以上可供同類城市複製的創建“宜居城市”工作具體成功案例。
6、必要時,城市政府還須提交已經通過批准生效的《宜居城市戰略規劃》和《宜居城市建設重點工程規劃》。

宜居城市評價指標

宜居城市評價指標
2006年4月28日國家建設部建科(2006)98號檔案批准《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立項,項目編號:06-R1-26,研究成果2007年4月19日通過國家建設部科技司評審驗收,2007年5月30日正式對外發布。
《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六個方面,83個評價指標,宜居性80以上的城市為“宜居城市”,宜居性小於80大於60的城市為“較宜居城市”,宜居性低於60的城市為“宜居預警城市”。
環境優美度、生活便宜度是城市是否宜居的關鍵性因素。宜居城市應該提供各種高質量的服務並且使得這些服務能被廣大市民方便地享受。
“染指”以下任何一項,宜居性再高也將無緣宜居城市:社會矛盾突出,刑事案件發案率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尼係數大於0.6導致社會貧富兩極嚴重分化;近3年曾被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為年度“十大污染城市”;區域淡水資源嚴重缺乏或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黨校、中山大學、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中央黨史辦、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科學院、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天津市建委、北京市規委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與了項目研究、討論、評審等工作。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台、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新聞媒體參與了徵求公眾意見和成果發布的報導工作。

上榜城市

2007年上榜城市:清遠市

2007年11月8日,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城市清遠”授牌儀式在清遠市索菲特大酒店舉行。 出席授牌儀式的領導、嘉賓有:

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城市清遠”授牌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城市清遠”授牌
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會長 羅亞蒙研究員
中共清遠市委書記、清遠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陳用志先生
廣東省建設廳黨組書記、副廳長 房慶方先生
中共清遠市委副書記、清遠市人民政府市長 陳家記先生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 李迅教授 清遠市政協主席 鄒學軍女士
中共清遠市委副書記 陳茂輝先生
清遠市創建宜居城市宣傳標語清遠市創建宜居城市宣傳標語
清遠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 鄧光榮先生
清遠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石芳飛先生
國家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翟寶輝博士
全國近200位城市市長、專家和城市政府部門領導作為觀禮嘉賓參加儀式。
甄峰博士宣讀了《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城市清遠”新聞公報》,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會長羅亞蒙研究員向清遠市人民政府授牌,清遠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石芳飛先生接牌並致辭。2008年上榜城市:銀川市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崔波出席 2008年9月17日,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城市銀川”授牌儀式在

中國城市國際協會向銀川市人民政府授牌中國城市國際協會向銀川市人民政府授牌
銀川市玉皇閣北廣場舉行。銀川市人民政府秘書長王勇主持了授牌儀式。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崔波,銀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榮山,銀川市人民政府市長王儒貴等自治區、銀川市有關領導出席儀式。出席儀式的還有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國土廳、建設廳、交通廳、水利廳等有關單位的領導。
2008年9月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提交推介“宜居銀川”城市品牌的申請,同時報送了南京大學、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宜居城市(中
自左至右:羅亞蒙會長、崔波書記、甄峰博士自左至右:羅亞蒙會長、崔波書記、甄峰博士
國)研究中心等單位專家學者研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寧夏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等單位專家學者評審驗收的《銀川市宜居城市規劃建設實踐研究報告》。
中國城市國際協會(CCIA)重視並讚賞銀川市人民政府打造高品質城市商業品牌的良好願望,尊重並肯定內地有關學術機構專家的辛勤勞動和科學論斷,經過審核,決定接受銀川市人民政府的申請,並定於2008年9月17日在銀川市舉行推介“宜居城市銀川”授牌儀式。授牌之後,銀川市人民政府即可使用中國城市國際協會(CCIA)的名義,在全世界宣傳“宜居銀川”城市品牌,感召海內外投資者、旅遊者、置業者到銀川投資、旅遊、置業。2009年上榜城市:朱家角

2009年3月14日下午,“2009朱家角宜居高峰論壇”在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景苑水莊舉行。出

江澤民主席為朱家角題名江澤民主席為朱家角題名
席論壇的嘉賓有: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會長羅亞蒙,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副主任甄峰博士,朱家角投資公司董事長魯千林,朱家角投資公司黨委書記徐定江,朱家角投資公司監事長張新建,朱家角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池春燕,朱家角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朱建芳,朱家角鎮黨委宣傳委員高健,
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朱家角”授牌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朱家角”授牌
上海市百餘名知名企業家,中央和上海市有關媒體記者,上海市有關部門領導和區政府領導。
南京大學甄峰博士主持了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宜居城市朱家角”授牌儀式並宣讀了《新聞公報》,中國城市國際協會羅亞蒙會長為朱家角授牌,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人民政府副鎮長諸建芳接牌。
著名音樂家譚盾應邀出席論壇,並作《視聽與環境的藝術》專題演講。譚盾先生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傑出的音樂家,曾在上海朱家角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音樂的作曲工作,他也是奧斯卡獲獎影片《臥虎藏龍》的作曲。
譚盾先生在演講中高度評價了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中國宜居城市”的活動,他說:“我很崇拜羅(亞蒙)先生做的工作”。譚盾先生認為,朱家角的確是一個很宜居的地方,他很喜歡朱家角,他在上海的音樂工作室也已經選定在朱家角。2010年上榜城市:宜春市

朵朵白雲的藍天下,沁人心脾的空氣透著清香,溫暖濕潤的春風迎面吹來,柔嫩喜悅的嫩葉隨風搖擺,娉婷嬌羞的花輕輕舞動,而平坦寬闊的馬路,大氣美觀的城市建築,幽雅宜人的居民小區,車水馬龍,物運暢通,頓

羅亞蒙會長給宜春市龔建華市長授牌羅亞蒙會長給宜春市龔建華市長授牌
時讓這幅令人心醉的春天美卷顯得立體而有質感。
這種美的盛宴,只要你來到江西省宜春就能立刻享受得到,因為這座“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氣如春,四時鹹宜”的月亮之都,已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等很多榮譽稱號,而現在它又增添了新的美名--“中國宜居城市”,這是江西目前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宜春,這座月亮之都正在光艷中交舞著自己美麗的嬗變。《中國經濟
人民日報海外版專版全球推介“宜居宜春”人民日報海外版專版全球推介“宜居宜春”
周刊》走訪了宜春市委副書記、市長龔建 華,對這座宜人宜居之城的嬗變有了深刻的理解。
“宜居城市”花落宜春
2010年4月9日,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推介“中國宜居城市”授牌儀式在江西省宜春市體育中心體育場內隆重舉行,宜春被授予 “中國宜居城市”稱號,宜春市委副書記、市長龔建華從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會長、宜居城市(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羅亞蒙手中接過了這塊極富含金量的推介牌匾。
據悉,宜居城市的評價指標體系共分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宜度與公共安全度6大類,含29個子項目、83個具體指標,並且提出了4條綜合評價否定條件,即社會矛盾突出,刑事案件發案率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基尼係數大於0.6導致社會貧富兩級嚴重分化的;近三年曾被國家環保局公布為年度“十大污染城市”的;區域淡水資源嚴重缺乏或生態環境嚴重惡化的,具有其中任何一項均不能確認為“宜居城市”。而評分採取百分制形式,綜合得分宜居指數≥80分且沒有否定條件的,才能稱之為“宜居城市”。2011年上榜城市:臨海市(綜合審核中)

浙江省臨海市人民政府已經於2011年10月份正式提交了“中國宜居城市榜”上榜申請,中國城市國際協會初審通過,正在進一步綜合審核中。

臨海市:千年台州府 山水宜居城臨海市:千年台州府 山水宜居城
臨海,東海之濱的璀璨明珠,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蘊、江南名城秀麗山水、現代城市繁榮昌盛為一體,位於浙江省沿海中部台州灣東海之濱,是浙東南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陸上交通樞紐,陸地總面積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81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27公里,人口130多萬。
2010年是該市宜居城市創建的起步之年,重點是提升城市環境優美度和生活便宜度,具體實施“九大行動”。 具體內容為:實施生態保護行動;實施道路保暢通行動,統籌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改造道路交通設施,完善城市公交系統,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實施精品城市建設行動,加快三江濕地保護開發,推進靈江兩岸、大田港建設,啟動宜居社區建設,加快特色鎮亮點建設;實施住房保障行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改善農村居民居住環境;實施城市文化建設行動,注重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注重城市標識體系建設;實施服務流動人口最佳化行動,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