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20054總第24輯)

中國學術(20054總第24輯)

《中國學術》是文史哲等人文學科領域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該卷為第二十四輯,包括論文8篇,評論2篇,通訊1篇,書評11篇。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作者劉東
ISBN:10位[7100051967]13位[978710005196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07-5-1
定價:¥26.00元

內容提要

這期雜誌本已編定,現在卻要緊急加進一些內容,以便搶先在行將印行的文本中,為一位正與病魔搏鬥的偉大學者公開祈福!
這祝福表達於排在最前的講壇/通訊一欄。
北島以一篇《青燈:獻給魏斐德》,表達了一位詩人對一位史家的最高敬意。他在別處尤為生動地寫道:“我對魏斐德在學術上的造詣所知甚少,真正打動我的是他人性的魅力。他深刻而單純,既是智者又是孩子。跟他在一起,會讓人喚起一種對人類早年精神源頭的鄉愁。他笑起來如此縱情毫無遮攔,如晴天霹靂,只有內心純粹的人才會這樣笑。我想正是他的博大、正直和寬容超越了學院生活的狹隘、晦暗與陳腐,超越個人的榮辱、愛憎與苦樂。”
劉東則以一篇《北大課堂上的魏斐德》,表達了一位中國後學對一位漢學前輩的真摯感情。他在文中天真爛漫地憧憬著:“所幸的是,這位教授的名字告訴我們,他是會永遠醒著的,因而肯定是會‘退而不休’的。……也許,從清史到上海史再到密探史,只是他可能走出的成功之路之一,此後他再次回到這個出發點,也許會走出完全不同的路來。由此,今天只是他另一次青春的開始——他很可能會回到寫作自己第一本書的那種新鮮感,讓一切灰色的理論模式都見鬼去,而只保留青春時代的靈感,只保留對於各種歷史例外的好奇心!”應當說明,本欄中的這兩篇文字,都曾於今年5月5日下午在伯克利校園,當著魏斐德教授和整整一個大廳的來賓,非常動情地誦念過,那是一個值得在記憶中定格的時刻。

作者簡介

劉東,男,祖籍中國山東。 
1955年生於江蘇徐州。 
1966年因遭逢文革而失學。 
1970年升入國中復讀。 
1971年旋即分配到翻砂車間做童工。 
此後利用工余時間自修了高中及部分大學課程。 
1977年考入南京大學哲學系。 
1982年起任教於浙江大學。 
1984年起任教於南京大學。 
1985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1989年完成研究宋代美學的學位論文。 
1990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91年起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0年起任職於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年出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副院長,兼中國礦業大學客座教授。
劉東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其教學和指導方向為“比較美學”與“國際漢學”,他著有《西方的醜學》(1986)、《浮世繪》(1996)、《劉東自選集》(1997)、《理論與心智》(2001)等,主編有《中華文明》(1994),並譯有《馬克斯·韋伯》(1987)、《維根斯坦哲學導論》(1988)、《盧梭·康德·歌德》(1992)、《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1995)。此外,他還撰寫過相當一批學術論文。 劉東出於教學與研究的需要,曾先後到美國愛默思學院(Amherst College)、美國哈佛燕京學社、美國康乃迭格州立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擔任研究員或客座教授,他還曾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和香港的數十所大學進行學術講演。此外,他也擔任著國內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客座教授,以及浙江大學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 劉東除了大學教育和個人寫作之外,更傾全力組織中國的民間學術活動,其中主要包括主持雜誌、叢書和講壇。他為此而兼任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人文與社會譯叢》主編(譯林出版社)、《中國學術》季刊主編(北京商務印書館),並主持著國家圖書館的“中國學術講壇”。此外,他還擔任著十數種中外期刊的編輯委員。

目錄

卷首語
講壇/通訊
北島青燈——獻給魏斐德
劉東北大課堂上的魏斐德
論文
李峰歐洲Feudalism的反思及其對中國古史分期的意義
潘星輝歷史的錯覺、假說與真相——從清初激進思想看明、清易代
曹建國青銅編鐘與《詩》的構體
若芬俯仰之間——《蘭亭修禊圖》及其題跋初探.
韓巍對王國維“先公先王二考”的回顧和思考
都重萬試析“五四”時期李大釗介紹唯物史觀之晚清學術背景、
胡志德魯迅及其文字表述的危機
吳曉東臨水的納蕤思——中國現代派詩人的鏡像自我.
評論
蔡亮重構與解構——對美國漢學界早期儒學研究的一些回顧和思考
楊澤波“性”的困惑:以西方哲學研究儒學所遇困難的一個例證——《孟子心性之學》讀後
書評
查爾斯·泰勒:《現代社會想像》(戴沙迪)
佐藤正幸:《歷史認識的時空》(王晴佳)
愛德華·弗里德曼、布魯斯·吉里(編):《亞洲的巨人:中印比較》(黃錦欣)
阿貝勒‘古烏阿瑪:《非洲的現代性:政治和宗教形態》(張倫)’.
狄考思瑪:《古代中國及其敵人——遊牧人勢力在東亞歷史中的興起》(趙書新)
吳莉葦:《當諾亞方舟遭遇伏羲神農:啟蒙時代歐洲的中國上古史論爭》(古偉瀛)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劉錦華)
杜德橋:《唐代的靈異體驗與世俗社會——讀戴孚
《廣異記>》(陳倩)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田苗)
王沉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張瑞龍)
呂春盛:《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仇鹿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