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項目由國土資源部負責組織,具體實施任務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中心承擔。

中國“九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1997年6月獲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批准,1999年9月27日獲國家計委批准,選址江蘇省東海縣。2007年12月17日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國家驗收。項目由國土資源部負責組織,具體實施任務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中心承擔。項目總投資1.76億元,其中國家安排投資1.3億元。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繼前蘇聯德國之後第三個超過5000米的科學深鑽,也是全世界穿過造山帶最深部位的科學深鑽,該工程建成了亞洲第一個深部地質作用長期觀測實驗基地,也是亞洲第一個大陸科學鑽探和地球物理遙測數據信息庫,亞洲第一個研究地幔物質的標本岩心館和配套實驗室,使我國超高壓變質帶和地幔物質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類向自然界挑戰的三大壯舉。被稱為伸入地球內部“望遠鏡”的大陸科學鑽探是帶動21世紀地球科學和相關工程技術發展的大科學工程,同時也是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資源災害環境等問題的重要基礎研究課題之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勝利完工,標誌著中國宏偉的“入地”計畫的開始,也預示著中國從地學大國向地學強國邁出了新的步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