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鑽探科學技術史

二、卓筒井的鑽探技術 一、鑽井工具的演變 一、中國鑽井技術的西傳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鑽探科學技術史
【作 者】:劉廣志主編
【裝幀項】:精裝 26cm / 354
【出版項】:地質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8.12
【ISBN號】:9787116026117 / 7116026118
【定價】:¥50.00 
【主題詞】:鑽探-技術史-中國 技術史-鑽探-中國

圖書簡介

內容提要本書自古至今系統地論述了我國鑽探科學技術的起源、發展和進步,以及我國在世界上最先發明小口徑深井鑽探——卓筒井的過程及鑽探設備與工藝程式。這套鑽探工藝程式不僅在1835年鑽成了世界上第一口深超千米的天然氣滷水井,而且對西方勘探與開發石油天然氣起到了啟迪促進作用,並沿用至今。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鑽探工程科學技術得到迅猛發展,書中列舉了多方面的經驗、科技成果和收穫。該書由劉廣志院士主編,全書由十數位資深鑽探老年工程師、研究人員撰寫,共分十二章,是一本有較高科技價值的科技史書,可供大學、中專院校師生、工程技術人員參閱。

本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緒 論
第一章 鑽探技術的萌芽
第一節 古井的起源和演變
一、遠古時代井的演變
二、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掘鑿井技術
第二節 李冰入蜀穿廣都鹽井
一、關於李冰入蜀的記載
二、開鑿廣都鹽井的歷史條件
三、關於開鑿廣都鹽井
第三節 漢唐時期(公元前206~公元907年)掘鑿井技術的發展
一、由於社會的需求和技術的進步鹽井的規模和深度迅速增加
二、小口徑淺井的掘鑿
三、關於大口徑鹽井的開發
四、水井及礦井的專業分化
五、漢唐時代油氣井(火井)的掘鑿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鑽探技術發展的里程脾——宋代卓筒井
第一節 發明卓筒井的歷史條件
一、北宋社會的相對穩定和鹽業政策的調整
二、四川人口的倍增與大口徑鹽井生產的衰退矛盾突出
第二節 卓筒井的工藝技術
一、卓筒井的發明創造及其主要文獻記載
二、卓筒井的鑽探技術
第三節 卓筒井的規模和分布
一、卓筒井在艱難歲月中推廣
二、卓筒井的規模
三、卓筒井的分布
第四節 卓筒井的卓越成就
第五節 現存卓筒井的狀況及其技術方法
一、現存卓筒井的狀況
二、現存卓筒井鑽探主要設備
三、現存卓筒井鑽探工藝概述
四、現存卓筒井與宋代卓筒井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明代鑽探技術的進步
第一節 明代中葉政治環境及科學技術的發展
一、較寬鬆的社會環境促進了鑽探的發展
二、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為鑽探技術進步提供基礎
第二節 明代鑽探規模及其分布
一、明初鑽探狀態及其恢復
二、明中葉後鑽井技術及規模開始發展
三、油氣滷水井的開發
第三節 明代鑽探技術的進步
一、鑽探工序的逐步規範化
二、鑽探工藝、器具、設施的改進
三、地面設施(井架、卷揚設備及動力)的改進
第四節 明代鑽探的主要成就及影響
一、自流井氣水田的發端
二、明代鑽探技術的進步對生產和社會發展的促進和影響
第四章 清代鑽探技術發展的高峰
第一節 清代鑽探技術發展到高峰的社會背景
一、清初井鹽業的衰敗景象
二、清初促進井鹽業恢復和發展的措施
三、清中後期井鹽業資本主義手工業工場的發展
第二節 清代深鑽井技術的輝煌成就
一、自流井的騰飛
二、精湛的深鑽井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 鑽、治井工具的完備
一、鑽井工具的演變
二、修治井工具的主要類型和特點
第四節 鑽井工藝的完善
第五節 宏偉壯觀的鑽探和采鹵井架——井架造型與結構的演進
一、井架的創造和演進
二、井架的造型與結構
第六節 巧奪天工的修治井技術
一、修治井技術的發展
二、四川自流井修治井工具群
三、獨特奇巧的修治井技術
第七節 世界最早鑽成的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
一、先進的鑽井機械
二、燊海井的鑽采簡史
三、精心的修葺復原
四、燊海井的重大歷史價值
第八節 獨特的天然氣開採技術——康盆採氣
一、天然氣的發現和開採
二、自流井氣田的開發
三、康盆採氣的機理研究
四、東源井——百年低壓採氣的奇蹟
第九節 中國與西方鑽探工藝和鑽探工具的比較
一、中國與西方早期繩式衝擊鑽機的比較
二、中國與西方鑽探工藝的比較
三、中國與西方固井技術的比較
四、中國與西方鑽頭類型的比較
五、中國與西方震擊器(活環)的對比
第十節 中國鑽探技術傳入西方的若干考證及其對世界石油勘探開發的
巨大貢獻
一、中國鑽井技術的西傳
二、歐洲仿效古代中國鑽井方法的試驗
三、中國鑽探技術對世界石油勘探開發的巨大歷史貢獻
四、鑽探技術是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
第五章 近代井鹽油氣鑽探技術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近代鹽井鑽探技術的引進和開發
一、鋼繩衝擊鑽探技術的引入
二、鏇轉鑽探技術在鹽井的套用
第三節 近代油氣鑽探技術的引入和套用 (1878~1949)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當代陸上油氣鑽探科學技術
第一節 鑽探領域急劇擴展
第二節 鑽探管理步入正軌
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二、更新改造技術裝備
三、集中統一管理施工
四、培訓提高技術骨幹
五、提供服務、方便基層
第三節 鑽探工藝日益完善
第四節 鑽探技術迅速提高
一、採用國際行業標準
二、採用井眼穩定技術
三、採用優質鑽井液
四、採用地壓預測檢測
五、採用油氣儲層保護
六、採用高壓噴射鑽井
七、採用平衡壓力鑽井
八、採用優選參數鑽井
九、採用受控定向鑽井
十、採用多流地層測試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當代海上油氣鑽探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一節 地礦部海上油氣鑽探
一、作業實績
二、黃海鑽探(1974~1979)
三、南海鑽探(1977~1980)
四、東海鑽探(1980~1996)
五、渤海鑽井(1992~1997)
六、鑽井設備
七、海上鑽井工藝
第二節 海洋石油部門油氣鑽探
一、鑽井設備
二、作業情況
三、海上鑽井技術
第三節 勝利油田研製的坐底式鑽井平台
一、勝利一號坐底式鑽井平台
二、勝利二號步行坐底式鑽井平台
第四節 台灣省的海域鑽探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舊中國地質鑽探技術
第一節 近代西方金剛石鑽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第二節 中國機械岩心鑽探萌芽
一、初期階段
二、抗日戰爭以前(1910~1939)
三、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時期(1931~1945)
四、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
五、解放戰爭時期(1946~1948)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新中國地質鑽探科學技術發展
第一節 建國初期鑽探發展簡況
一、建國初期(1949~1952)
二、大發展階段(1953~1957)
三“大躍進”“文革”期間(1959~1978)
第二節 金剛石鑽探與金剛石繩索取心鑽探
一、研究發展金剛石鑽探的有利條件
二、金剛石鑽探發展的大事記
三、金剛石鑽探的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四、金剛石繩索取心鑽探
五、金剛石鑽探與繩索取心的鑽探成果
六、金剛石鑽探鑽具管材標準
第三節 受控定向鑽探
一、我國地質定向鑽探成就
二、機械式連續造斜器
三、液動螺桿鑽
四、螺桿鑽定向鑽探推廣效果
五、螺桿鑽進行定向鑽探的優點
第四節 衝擊迴轉鑽探
一、液動錘發展的歷史回顧
二、氣動潛孔錘的研製
三、潛孔錘已成一類新型孔底動力機
第五節 反循環鑽探
一、引起重視與發展的背景
二、反循環鑽探法設備與工藝
三、推廣使用效果(部分)
第六節 多種鑽探工藝
一、金剛石多工藝鑽探
二、多工藝空氣鑽探
第七節 大直徑煤礦井筒鑽井法
一、打井不用下井挖
二、中國特色的煤礦豎井大鑽機
三、破岩刀具
四、反循環洗井
五、減壓鑽進與鑽孔偏斜控制
六、懸浮下沉安裝井壁
七、壁後充填固井
八、廢棄泥漿的控制與處理
九、不斷深化與發展
第八節 探礦專業研究所成立
一、勘探技術研究所
二、探礦工程研究所
三、探礦工藝研究所
四、石油鑽井研究所
第九節 探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
第十節 鑽探工程管理
一、有關操作規程
二、有關鑽探管理辦法
三、鑽探生產定額
四、鑽探岩石分級方法、分級表和鑑定岩石級別儀器
五、探礦工程門類標準化
六、《探礦工程》雜誌的創辦和發展
第十一節 “探礦工程學”學科的形成與發展
一、“探礦工程學”是一門新興的工程技術學科
二、“探礦工程學”是多學科綜合起來的學科
三、“探礦工程學”的任務
四、“探礦工程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五、關於具體落實措施的幾點意見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地質鑽探技術裝備
一、建國初期地質鑽探裝備的引進及其影響
二、地質岩心鑽探裝備的發展
三、水文地質及水井鑽探裝備
四、工程地質鑽探裝備
五、基礎樁施工鑽進裝備
六、特種鑽探裝備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幾段重要歷史時期的地質鑽探
第一節 “六五”期間(1981~1985)
一、技術經濟指標持續增長
二、管理工作全面加強
三、“六五”期間是地質部鑽探工程發展最蓬勃、技術進步最顯著的時期
四、水文地質、水井、地熱鑽探、工程地質勘探、施工鑽探
五、沖洗液與護孔、堵漏技術取得顯著成績
六、鑽探機械形成系列
七、在探礦工程中套用電子計算機
第二節 “七五”期間(1986~1990)
一、探礦工程工作
二、推動工程施工鑽探(岩土鑽掘工程)發展
第三節 “八五”期間(1991~1995)
一、探礦工程完成任務情況喜人
二、科研成果取得重要收穫
第四節 “九五”期間(1996~2000)遠景綜述
一、90年代發展地質勘查工作的關鍵技術
二、有關探礦工程關鍵技術十四項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科學鑽探
第一節 科學鑽探的目的與未來
一、從“上天、入地、下海、登極”說開去
二、科學鑽探之花開遍全球(從深海、大洋到大陸)
三、大陸科學鑽探是地球科學的前沿
四、近幾年大陸科學鑽探的幾項主要成果
第二節 我國科學鑽探事業的開創
一、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CSDC)選區的確定
二、主要科學目的
第三節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施工技術特點及先進鑽探技術
一、鑽探施工構想技術方案
二、科學鑽探施工技術的特點和面臨的難題
三、具中國特色的先進鑽探技術
第四節 地質科學鑽探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
一、實驗室的性質和任務
二、實驗室的課題研究方向
三、實驗室的組成
四、實驗室的管理辦法和組織機構
五、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成果
六、擬建高溫高壓地學模擬實驗裝置
第五節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籌備工作大事記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古今鑽探名詞對照表
編後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